液体
某同学使用水和酒精( P酒精 = 103kg/m3)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①分析表中 3或 6次实验的数据,可以看 出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比表中 4两次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出 ______。 次数 液体 数液体深度 /cm 液体内部 压强 /Pa 1 水 10 103 2 水 20 103 3 水 30 103 4 酒精 10 103
注 :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只跟其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 ,跟容器的底面积没有关系 . 帕斯卡桶实验 帕斯卡在 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 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桶压裂了,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 原来由于细管子的容积较小,几杯水灌进去,其深度 h是很大了,能对水桶产生很大的压强。
水柱对底面积的压力为 F=G=mg =Vρ g =Shρ g 水柱对其底面积的压强为 p=F/S =Shρ g/S =ρ gh 科学方法:模型法 p—— 液体在任一深度的压强 —— 液体的密度 g—— 常数 N/kg h—— 深度 指从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 某一点的 竖直 距离 gp g h三、液体压强的公式 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P表示压强, ρ表示液体的密度,
非晶体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软化,流动性也逐渐增加。 因此,有时把非晶体看作是过冷液体,而固体往往只专指晶体。 固体 液体 气体 体积对比 1 10 单个分子表现 在固定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 在非固定的平衡位置附近做振动 没有平衡位置 局部(小区域)表现 分子规则的排列 形成暂时的分子规则排布 无规则 宏观性质 各向异性 各向同性 各向同性 解决下列问题: 硬币为何会浮在水面上。
案以及设计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 参考表格: 深度( 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 mm) 水 盐 水 3 朝上 3 朝下 3 朝侧面 6 朝上 9 朝上 C、得出结论:请同学们说出从实验中发现的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1. 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
(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 ρ水 gh水 = 103 = 1764(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 P水 S容 = 1764 50 104= (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 G水 +G容 , 由于容器质量忽略不计所以 F′=G水 =m水 g=1 =(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 F/S容 = = 1960(Pa) 典型例题解析 【 例 5】 如图 5210所示是一根
=Vρ g =Shρ g 水柱对其底面积的压强为 p=F/S =Shρ g/S =ρ gh 科学方法:模型法 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P表示压强, ρ表示液体的密度, h表示液体的深度。 密度的单位是kg/m3,深度的单位是 m(米),压强的单位是 Pa(帕斯卡)。 注意: ①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跟容器的形状和液体的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 ②深度的处理:深度是以液面为起点
体自动混合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必须在系统设计、结构设计、软件编制、整机装配和调试阶段各个环节统筹安排,严格把关才能保证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信这套系统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被我们更加合理的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工作当中,为我们带来经济效益。 6 第二章 课题介绍 液体的混合装置分为液体输送、数据检测和液体混合三部分,液体的输送由两支输液管及控制阀门、一支出液 管及控制阀门组成
2*lnRTHdTpd mva pcRT Hp mv a p *ln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 在平衡管中装入环己烷,并按图 31所示将装置安装好。 2. 检漏:首先转动缓冲瓶上的三通活塞,使真空泵与大气相通。 开启冷却水,接通电源,使真空泵正常运行 4~ 5分钟后,调节活塞使系统减压。 余压至10kPa时关闭活塞,此时系统处于真空状态。 如果在数分钟内真空计示值基本不变
1 =9800N 3103m3m表达式 : F浮 =G排 因为 G排 =m排 g m排 =ρ液 V排 ρ液 ㎏ / m179。 V排 m179。 g N / ㎏ ※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F浮 =G排 = m排 g =ρ液 V排 g 所以 想一想。 有一个很薄的气球,里面装有一定的水(里面没有空气),它所受重力为 10N,用弹簧测力计把它挂在下面,慢慢放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