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
1、万 1号 双万 1号,中科院甘薯所最新育成。 该品种遗传基因稳定,茎绿色、叶心脏形带齿,蔓长 1,结薯早而集中,薯块长筒形,薯皮深紫红色,皮光滑美观,肉质洁白,结薯力强,薯块大小适中,整齐度好,淀粉含量 2428,淀粉特白优质。 春薯每 667平方米(1 亩)栽 30003500 株,产量 40009000公斤;夏薯栽 35004000 株,产量 30005000 公斤。 该品种耐肥、耐瘠薄
2、能进行营养生长,气温回升后能开花结实。 先上市,每亩收益 3000 元至 5000 元。 二、 月下旬麦垄套种或 6 月 10 日前直播(生育期间10有效积温 2500以上),要求播前晒种 1 天,足墒播种,能够达到一播全苗。 采用等行距或宽窄行播种,中等肥力地块每亩 4800 株左右,平均行距 55 厘米,株距 25 厘米;高肥水地块每亩 6000 株左右,平均行距 55 厘米,株距 20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波黑大豆及其栽培技术 丹波黑大豆是原产于日本“丹波王国”的黑色大豆,是上贡名产。 丹波黑大豆对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要求严格,种植不当会失去商品价值,甚至无收。 总结我省几年来的栽培经验,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栽培条件丹波黑大豆适宜于气候温湿,昼夜温差大,年均温度 15,年降雨量 12001700 毫米,日照时数 1100 小时年的地方种植。 土壤以肥沃深厚的冲积壤土,粘壤土
2、二、栽培要点(1)播种期:9 月底至 10月初,或晚播。 (2)播种量:一般高肥地 15万基本苗,中肥地 20万,中下等地及晚播麦3035 万。 (3)水肥管理:总的要求按节水栽培的管理方法,省去返青水和麦黄水,以 3水为宜。 要施足底肥,有机肥 35 立方米,磷酸二铵 20公斤,尿素 15公斤,钾肥 5公斤。 如底肥不足可随冻水追尿素 10公斤。 如特殊干旱,早春可适当补水。
2、中旬进入新梢速生期,5 月初达到生长高峰,以后转入缓慢生长期,7 月底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 9 月底以后枝梢生长转慢,随后顶端逐渐出现针刺。 10 月下旬开始落叶。 5 月上旬进入始花期,5 月底 6 月初进入盛花期,6月下旬进入末花期。 8 月下旬果实成熟。 此时,其他品种的石榴尚未成熟,又值中秋佳节,市场上石榴缺货和石榴消费高峰期,加之市场上对红皮大粒浓甜的大果型石榴需求很大
2、着粒密度中等,籽粒短圆,壳薄,粒重中等;株型紧凑,生长清秀,青秆黄熟;早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经抗病性鉴定,“浙皮 6 号”表现高抗黄花叶病(株发病率 、中抗赤霉病(病情指数 、中抗白粉病(叶发病率。 在生产示范试验中,该品种还表现出较抗网斑病,抗倒性较强,耐湿性较好。 浙江省大麦区域试验结果,“浙皮 6 号”,比对照早熟品种浙农大 3 号还短 ,株高 米,每亩有效穗 ,每穗总粒数
2、20 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 2350左右。 接种鉴定:抗灰斑病,中抗花叶病毒病,株系。 2 产量表现20022003 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对照品种“绥逐 10”平均增产 2004 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对照品种“绥农 10”平均增产 20042005 年在吉林省延边地区进行两年生产试验,均比对照品种“绥农 14”平均增产 10%以上。 3 栽培技术“合丰
2、022003 两年省区试,14 点次增产,1 点次减产,斤,比对照增产 2003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肥力的地块均可种植。 种植密度中等以上肥力地块亩保苗 株,肥力差的地块亩保苗 株为宜。 辽宁南部、西部在 5 月上旬播种,中部、北部及东部 4 月底至 5 月初播种,等距穴播。 亩施优质农肥 20003000 公斤、磷酸二铵 15 公斤深施做底肥
2、95 天。 亚有限结荚习性,根系多瘤,固氮能力强,耐旱、耐湿、抗倒,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耐病毒病。 3、产量表现 19971999 年参加山西省中晚熟区大豆区域试验,三年平均 667米 2 产 1330 公斤,比对照晋豆 11 号、晋豆 19 号平均 667 米 2 产 1236 公斤增产 76,三年 25 个试点,17 个点增产,增产点占总点数的68。 19992000
哲麦 10 号“哲麦 10 号”是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强、抗旱性强、抗病,2005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 87 天左右。 幼苗叶色浓绿,苗壮,分蘖力强。 株高 80 厘米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籽粒硬质,白壳,红粒,千粒重34 克左右。 抗旱性较好,高抗秆锈病、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