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
第 片 模块 11 SPC 计数型数据 World Class Quality Pty Ltd 1999年 9月 9np 图 • 计算 np 图的方法 – 确定子组 的容量,通常为 50 个零件。 – 确定检验的频率。 – 收集数据。 – 确定该子组 中不合格品的数量。 – 在 np 图 上记录 有 缺 陷 的 零件 数 量。 – 在 np 图上描绘该数据。 第 片 模块 11 SPC
:“要抱西瓜,不要抓芝麻 ” 质量波动的原因 = 必然因素 + 偶然因素(异常因素) – 必然因素 —— 始终存在,对质量影响微小,难以消除,是不可避免的; – 偶然因素 ——有时存在,对质量影响很大,不难消除,是可以避免的。 • 休哈特控制图的实质就是区分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的。 控制限就是区分必然波动与偶然波动的科学界限。 第二章 控制图原理(七) • (3)、预防原则 – 26字真经
:“要抱西瓜,不要抓芝麻 ” 质量波动的原因 = 必然因素 + 偶然因素(异常因素) – 必然因素 —— 始终存在,对质量影响微小,难以消除,是不可避免的; – 偶然因素 ——有时存在,对质量影响很大,不难消除,是可以避免的。 • 休哈特控制图的实质就是区分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的。 控制限就是区分必然波动与偶然波动的科学界限。 第二章 控制图原理(七) • (3)、预防原则 – 26字真经
程序能力 评估一个程序的自然变化公布状态与设计规格之间的关系。 程序能力指数 ( Cp ) 上公差极限 – 下公差极限 Cp = 6 where = 程序的标准误差 程序能力计算 LSL USL 程序宽度的自然变化范围 规格宽度的总范围 程序平均值 设计目标值 规格宽度 单边程序能力指数 LSL USL Cpk = min. ( Cpu, Cpl ) LSL Cpl = 3 USL Cpu =
0 . 0 3 0 . 1 2 0 . 1 9 0 . 2 4 0 . 2 8A3 2 . 6 6 1 . 9 5 1 . 6 3 1 . 4 3 1 . 2 9 1 . 1 8 1 . 1 1 . 0 3 0 . 9 8X模块 10 SPC 计量型数据 World Class Quality Pty Ltd 1999年 9月 - S图 • 练习 –用附录 2中的数据计算 UCL 和 LCL,
規格上線 規格下線 中心線 規格下線 (與管制下限重合 ) 規格上線 (與管制上限重合 ) 中心線 管制上線 規格上線 規格下線 管制下線 制程能力足夠,產品品質稍有變異也不會產生不良品 管制圖圖示法 制程能力還可以,但產品品質稍有變異即會產生不良品,應提高制程能力 制程之分散寬度太大,制程能力不足,此時須追查原因改善制程,進而做有效管制 16 制程能力調查 中心線 管制上限 管制下限 中心線
X 图和 R 图上的点描好后及时用直线联接,浏览各点是否 合理,有无很高或很低的点,并检查计算及画图是否正确。 52 确保所画的 X 和 R点在纵向是对应的。 注: 对于还没有计算控制限的初期操作的控制图上应清楚地注明“ 初始研究 ”字样。 2 计算控制限 首先计算极差的控制限,再计算均值的控制限。 21 计算平均极差( R)及过程均值( X) R=( R1+R2+…+Rk ) / k(
X 图和 R 图上的点描好后及时用直线联接,浏览各点是否 合理,有无很高或很低的点,并检查计算及画图是否正确。 52 确保所画的 X 和 R点在纵向是对应的。 注: 对于还没有计算控制限的初期操作的控制图上应清楚地注明“ 初始研究 ”字样。 2 计算控制限 首先计算极差的控制限,再计算均值的控制限。 21 计算平均极差( R)及过程均值( X) R=( R1+R2+…+Rk ) / k(
• 优点 : * 用于制程之管制 ,甚灵敏 ,很容易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 ,因此可以预测将发生之不良状况。 * 能及时并正确地找出不良原因 ,可使品质稳定 ,为最优良之管制工具 . • 缺点 : * 在制造过程中 ,需要经常抽样并予以测定以及计算 ,后需点上管制图 ,较为麻烦而费时间 . 计数值管制图之优缺点 • 优点 : * 只在生产完成后 ,才抽取样本 ,将区分为良品与不良品
类错误 虚发报警 漏发报警 控制图原理 3σ原则 规范限、控制限 规范限 T 控制限 三、控制图应用 控制图应用 分析用控制图 过程状态: 统计控制状态 技术控制状态 统计控制状态 技术控制状态 统计控制状态 是 否 技术控制状态 是 Ⅰ Ⅱ 否 Ⅲ Ⅳ 控制图应用 状态调整 Ⅳ → Ⅱ , Ⅲ → Ⅰ 过程控制 Ⅳ → Ⅲ , Ⅱ → Ⅰ 过程改进 过程能力 pC6T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