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433(水稻) 营 8433 是辽宁省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 1984 年开始通过品种间复合杂交选育的优质高产较抗病的水稻新品种,系谱为(5074(56)。 营8433 因其产量和品质突出,在生产上被广泛种植,累计种植面积达 20 万 征特性生育期 160d,株高 90右,株型紧凑,穗半下垂,着粒较密,穗顶部小穗有中短芒,每穗 110120 粒,千粒重 24g,结实率 90%95%。 糙米率
1、碱地区水稻育苗主要影响因素是盐碱为害,水稻立枯病和水稻烂秧、恶苗病等也相对较重。 因此,搞好水稻育苗床土的调配,做好可能发生病害的预防工作,控制好温度水分,对育苗之成败尤为重要。 1、种子消毒 2006 年春季由于在水稻浸种期间气温较低,加之某些品种恶苗病生理小种发生变化,因此有些常规浸种药剂消毒效果较差,恶苗病发生比较普遍。 针对这一情况,将恶苗净加入渗透剂,调整助剂成分
2、能随水漂浮,稻田灌水后,捞除浮在水面上的菌核,能减少初次浸染的菌源,有效地减轻水稻前期发病率。 捞除的方法是在田面耙平以后,适当加深水层,然后用畚箕等工具把浮在水面上的浪渣和菌核捞起,挑离稻田,深埋或晒干烧毁。 二、肥水管理关。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秧苗抗病能力。 偏迟、偏重施用氮肥、长期灌深水都易造成秧苗茎叶柔软嫩绿,郁闭严重而降低抗病能力,加重纹枯病发生。 因此
4(水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审定情况:1997 年上海市、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1991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登记号:990。 品种来源:测 21/辐农 709/辐农 709/单 209。 特征特性:早熟晚粳品种。 株高 80 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耐肥抗倒,穗茎粗硬,穗短,每穗 65 一 70 粒,结实率
2、2003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汕优 63 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 63 同期播种,亩秧田播种量 10 公斤;2、移栽:秧龄控制在 40,亩穴数 ,亩栽基本苗 8;3、肥水管理:亩施纯氮 10斤,重底早追,增施磷、钾肥。 水浆管理要做到干湿交替,够苗晒田,后期不可脱水过早;4、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
1、垫枕”技术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近 6 亿吨,主要利用方式有四种即俗称的“四料”(肥料、饲料、燃料和工业原料),还有大约 20%即 吨秸秆没有利用。 一部分堆放在村边地头,是农村火灾的重大隐患,另一部分秸秆由于农作物茬口紧张,不能及时返回,为不影响播种,农民采取就地一烧了之,既浪费资源,区污染了环境,甚者严重地影响了铁路、公路、民航等正常的交通安全。 为此
2、种子真实、纯净一致、清洁干净、饱满充实,发芽健壮整齐,无传染病害,干燥耐储藏。 稻种子的质量标准。 杂交水稻种子的标准是:一级种纯度不低于 净度不低于 发芽率不低于 80%,水分不高于 ,净度不低于 发芽率不低于 80%,水分不高于 常规水稻种子的标准是:原种纯度不低于 净度不低于 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 良种纯度不低于 净度不低于 发芽率不低于 85%,水分不高于 2
2、肥 100 公斤/公顷做底肥;钾肥 100 公斤/公顷,60%做底肥,40%做穗肥。 盐碱稻区必须施用锌肥,每公顷施用硫酸锌 25 公斤。 蘖期浅水灌溉,孕穗期浅水或湿润灌溉,成熟期干湿结合。 7 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应区域:吉林省白城、松原、通化、延边、吉林东部等中早熟稻区种植。 九稻 55 号选育单位: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 特征特性:株高 米,株型紧凑
叶枯、稻瘟病、恶苗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水稻细条病在我市发生面积较大,且有加重趋势,恶苗病也有零星发生,抓好种子消毒,对防治上述病害有事半功倍作用。 具体方法:(1)先用清水浸种 8小时,捞起滴干后放入强氯精 300 倍液中消毒小时,然后捞起用清水洗干净再按常规催芽。 (2)浸种 8 小时后,用 25%咪鲜胺乳油,按 2 毫升兑水 4斤浸种 3 公斤比例,消毒 2 小时后,捞起直接催芽。
2、协作组,并成为国家杂交粳稻的主持和牵头单位,联合全国主要粳稻区的 10 家科研机构组成了课题组。 目前,课题组已选育和推广了一批杂交粳稻新组合,为实现我国杂交粳稻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袁隆平院士等专家的大力帮助下,从 2003 年开始,天隆公司科研专家针对粳型杂交水稻优势不明显和制种产量低等问题进行艰苦攻关。 此次培育成功的“隆 1A”是具有高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的粳稻不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