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一、品种来源:河南省农科院著名棉花育种家王惠萍研究员选育而成。 2006 年河南省审定通过,审定编号:豫审棉 2006077。 二、品种特征特性:春播常规棉花品种。 河南中部地区春播全生育期 125128天。 株高 100115 厘米,株形紧凑,苗期长势好,中后期生长健壮不早衰;叶色深绿,叶片大小中等,茎秆坚硬,抗倒能力强。 单铃重 克,纤维品质好。 该品种属抗虫品种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 特性特征百棉 2 号是集高产、优质、抗病虫于一体的适于夏播种植的早熟棉新品种。 生育期 107112d。 该品种植株筒型,植株松紧适中,茎杆微紫多毛,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浅绿,结铃性强,单株成铃 ,铃圆型,壳薄吐絮集中,衣分平均 早熟性、丰产性和高产稳定性好。 霜前花率 株高平均 一果枝节位 ,子指 孕籽率 纤维品质:长平均 米,比强度平均 克隆值平均 纱均匀性指数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尤其是抗虫棉,使用系统化控,能够塑造合理株型、群体,高效率地进行光合作用,加强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结合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化调的技术环节可浓缩为前轻后重,少量多次。 棉花具有无限生长特性,如果没有及时地化学调节,其营养生长就不能顺利地过渡到生殖生长,就会出现枝繁叶茂,少花寡果,即徒长现象。 若化控得当,肥料充分,就会早现蕾,多挂铃、夺高产。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絮期是指开始吐絮至枯霜来临,生育结束的一段较长时间,一般在 8 月下旬至 9 月初开始吐絮,持续 70。 棉花进入吐絮期,营养生长逐渐衰退,以生殖生长为主,对水分、养分的需求显著减少,一般不易发生徒长,但易出现早衰,在北方为了保证棉株的正常生育,争取秋桃发育良好,仍需要供应一定的养分和水分。 吐絮期的管理,一般棉田要防止早衰,丰产棉田要防止晚熟、促进早熟。 1、坚持浇水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东省夏津县白马湖镇马堤村有 308 户,1423 人,耕地 200 公顷,2005 年该村在县蔬菜局的帮助下种植棉花西瓜间作 100 公顷,与净面西瓜相比,每 667 平方米增收 1000 多元,同时辐射带动了周边多个村庄棉花西瓜间作的发展,全镇棉花西瓜间作面积达到 1000 多公顷,共计增收 1500 万元。 笔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出一套棉花西瓜间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统调控是实现棉花“早、密、矮”栽培的重要保证,是棉花栽培技术较难把握而技术含量又较高的综合增产措施。 科学地促控、塑造合理株型、田间群体结构和提高光能利用率是棉花栽培的核心内容。 认真抓好棉花系统调控技术,防止棉花“高、大、空”,实施好以“控群体、壮个体”为中心的“早、密、矮”技术路线,是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 一、棉花系统调控的意义棉花的生长发育进程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絮期是指开始吐絮至枯霜来临,生育结束的一段较长时间,一般在 8 月下旬至 9 月初开始吐絮,持续 70。 棉花进入吐絮期,营养生长逐渐衰退,以生殖生长为主,对水分、养分的需求显著减少,一般不易发生徒长,但易出现早衰,在北方为了保证棉株的正常生育,争取秋桃发育良好,仍需要供应一定的养分和水分。 吐絮期的管理,一般棉田要防止早衰,丰产棉田要防止晚熟、促进早熟。 1、坚持浇水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已进入现蕾期,防治棉花徒长必须从现在开始。 所谓徒长,就是棉花失去了正常生育的功能,即只开花不结桃,或者开花多,结桃少。 原因首先是气候因子所致,其次是盲目乱引棉花品种,再者是栽培手段与气候变化不相适应。 据记载,当温度超过 35时,花粉发育出现畸形,不能正常授粉;而持续干旱则加剧蕾铃脱落。 另外,8 月中旬有些棉区出现连续一星期的阴雨,也会使棉花难以正常开花授粉。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棉间作两熟栽培是一种高效栽培方式。 近几年,山东省棉花大蒜套种面积稳定增加,已成为山东省棉田高效种植的主要栽培模式。 这种栽培模式,大蒜生长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大蒜素,对棉花苗期病虫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减轻了棉蚜危害。 棉花产量、质量与纯春棉基本相当,多收一季大蒜,棉田综合效益高,深受农民欢迎。 选用适宜的品种适合的品种主要有:33B、中棉所 29 号、中棉所 38 号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进入吐絮期后,其营养生长逐渐减弱,生殖生长处于优势,棉铃进入充实成熟阶段,是促秋桃,争铃重的重要时期。 此期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促早熟,防早衰,争取棉花多结铃,结大铃,吐絮畅,确保丰产丰收。 因此,在田间管理上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精细整枝加强棉花后期整枝,可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棉株养分不必要的消耗,有利于棉花的正常成熟吐絮。 因此,对肥水充足,长势过旺的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