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
2、,要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 (二)防止马铃薯退化的措施1、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 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是防止退化的有效措施。 同时,要注意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和制度,在高山建立留种基地,把选用良种和防毒保种结合起来,才能维持良种的生产力和延长其使用年限。 2、秋播和晚播留种。 秋播和晚播留种,使结薯期处于冷凉气候下,植株生长健壮,增强了抗病性,且不利于病毒的繁殖与感染,可减少退化。 3、去除病毒
2、不是将稻草压实后的厚度,而是“轻轻拍实,压而不实”)。 稻草应铺满整个畦面不留空。 否则降低保温保湿作用,薯块易现青泛绿,绿薯率高,商品率及商品质量下降。 2、埋种后盖稻草其它与上一个方法相同,只是通过挖洞埋种或用沟土盖种将种薯埋入土中。 3、埋种或直接摆种后盖稻草再盖土稻田免耕,预先犁好丰产沟(排灌沟),沟宽 30 厘米,深 20 厘米,畦宽(包沟)100 厘米(大畦不便覆土)
2、培方式:解决玉米遮光问题,可采用二比二种植方式,即马铃薯和玉米各二行,行距均为三十厘米,每幅一百二十厘米宽,马铃薯株距二十厘米,马铃薯和玉米密度为每亩三千七百株。 对于高秆玉米可用三比二种植方式,即三行玉米二行马铃薯,玉米行距四十厘米、株距三十厘米,马铃薯行距六十厘米、株距二十厘米,马铃薯与玉米的行距三十厘米,每一幅宽二百厘米,马铃薯和玉米密度为每亩三千三百三十三株。
2、管理、机械收获为一体的耕作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2、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方式,该垄距 80 厘米、株距 17 厘米,垄距加大后,利于大马力机械在整个作物生长期进行田间作业。 二、技术主要优点该技术主要优点是“三高一低”:(1)标准化程度高,由于垄距大,适合大机械作业,利于栽培技术化、生产规范化、操作标准化。 (2)土壤墒情高,抗旱防涝、保墒提墒
2、播。 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 发病初期,叶片有黑色斑点,以后发展到茎部,严重时整株枯黄而死亡。 病菌侵染块茎时,薯块变软腐烂,发出臭味。 以上两种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一是清理环田沟,清除田间渍水;二是避免偏施氮肥;三是对发病中心的植株要及时拔除,并用药剂防治,每隔 710 天喷药 1 次。 其中晚疫病用硫磺胶悬剂、瑞毒霉锰锌 800 倍、消菌灵 1000 倍、代森锌 1000 倍、露克星
2、合肥(氮、磷、钾各含 15%的)50 公斤撒施,不能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钾),以免影响品质。 整地做畦后用腐熟的农家肥如猪、羊、兔、鸡、鸭粪肥或人粪尿 30 担以上,穴要开深一些、大一些。 先用人粪尿点穴,再施入一把畜禽粪肥,盖上一层土避免种薯和肥料直接接触,影响出苗,余下肥料可在行间开沟施入后复土。 这样即可源源不断地供肥,以后不必再追肥。 播种密度每亩 6000 垦左右。 三、适时播种。
2、垄面开好播种沟,沿播种沟亩施高浓度复合肥3040 公斤,施后轻耙土面,避免种肥接触。 三、合理密植。 适时播种、合理的密度是获得高产的关键。 在 1 月下旬2 月上旬催芽、下种。 采用双行垄作栽培,行距 4050 厘米,株距 2530 厘米,每亩 50005500 株。 四、搞好化除覆盖地膜。 覆膜前亩用 72都尔 100 毫升,对水 5060 公斤喷施垄面,垄面要平,封膜要严,贴膜要实。
2、(天)左右进行种薯处理,先晒种 1,然后根据马铃薯眼的分布,用经过酒精消毒的刀片将种薯切成 2,每块至少有1 个芽眼,将切好的薯块用 4%的福尔马林浸蘸后晾干。 为打破种薯休眠,可再将切好的薯块用 5“九二 0”溶液浸(分)后捞出晾干,然后放在潮湿的沙中进行催芽,温度控制在 20左右,当 80%以上芽伸长 1,即可播种。 每垄播种 2 行,播种深度 7右,株距 20亩播 4500
2、毒粒体呈线状,大小 730 一 79012(由于株系不同,适应性也不同,一般钝化温度为 556510 分钟,稀释限点 10000 一 1000000 倍,体外保毒期26 天(室温),个别株系可达 17 天,干燥烟叶 4下可保毒 16 个月。 马铃薯 Y 病毒有很多株系,我国鉴定在烟草上发生的 4 个株系:即普通株系()、茎坏死株系(S)、坏死株系()和褪绿株系(我国大多烟区为普通株系。
2、整薯播种,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机率。 二、适期播种当地表 10 厘米的地温稳定达到 67时播种。 播种采用起垄开沟点播或挖穴点播机械播种。 播深 810 厘米,穴距 1820 厘米,每穴两块,垄距 8090厘米,播量 ,保苗 3750045000 株/公顷。 三、合理施肥马铃薯是高产作物,对肥料的要求很高。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一般每公顷施优质农家肥 、尿素 150 千克、磷酸二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