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波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跑好自己这一棒。 (篇四) 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做心中有戒的好干部 2017 年 3 月 18 日,年仅 48 岁的廖俊波,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土地和人民,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仅把脚印留在了热土上,把口碑印在了民心里。 人民不会忘记他,在心中为他铸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追忆他的生平,可以清晰看到,公仆本色、不忘初心,是他的真实写照。 廖俊波同志始终都把 “
优秀县委书记 ” 称号。 时任福建省 **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同志,在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 “ 全国优秀
廖俊波任政和县委书记。 政和县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发展长期滞后。 贫困县、革命老区、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第一,这就是政和的标签。 但是我们的优秀党员干部廖俊波同志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打倒,他虽是县委书记,但是始终坚持能不在会场就不在会场,廖俊波和同事穿着长筒雨鞋踩进烂泥田拔不出来;每年春节期间,廖俊波都到群众家中,和 群众促膝长谈,商讨发展大计 „„ 实地调研两个月后,最后确定
记廖俊波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 49 岁。 在 “ 两学一做 ” 学习教育中,廖俊波始终 “ 不忘初心 ” ,践行着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庄严使命和承诺,诠释了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是新时期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楷模。 如今,有的同志加点班就喊苦喊累,任务相比别人重点心里就不平衡,这是一种共产党员的信 仰缺失。 记得在《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 ——
作为支 撑。 各级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实际,精心部署安排,组织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践行党的宗旨,用一生的努力去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去实现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要牢固树立 “ 四个意识 ” ,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开拓进取,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实,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激励群众。 二要心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入党 25 年,廖俊波同志始终牢记党性原则,在大是大非前坚定立场,舍小家、顾大家 ,几十年如一日,勤勉敬业,抓工作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始终奔忙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抢险救灾等工作一线,以忙为荣、以苦为乐,一直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 我们党员干部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山乡巨变,财政总收入从 **年的 亿元增加到 **年的 亿元,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均实现翻番。 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到基层的路上。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廖俊波贴近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视人民群众为亲人,视自己为人民的公仆。 学习廖俊波,就是学习他这种 “ 一把乾柴暖万家 ”的奉献精神,学习他甘为群众磨刀斧的 “ 樵夫 ” 精神。 古有因禄富,吾独以官贫。
群众,意味着不能简单混迹于文山会海之中,必须扑下身子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解决基层群众的切实需求。 心系群众,意味着不能在办公室中一张报纸看到下班,必须用自己的脚步去体味百姓的疾苦。 看似简单的要求,做起来谈何容易。 不少党员干部将自己封闭在单位的工作半径之内,上班循规蹈矩,下班
下面一根针 ” 用来形容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再不为过。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过层层传达,最后都要靠基层干部去落实、去实现;而普罗大众在生产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也只能交由基层干部去具体解决。 基层干部既要迎合领导喜好,又要满足群众需求,工作既艰苦又繁杂,他们也常常因为工作缘故,牺牲个人假期
攻坚 ” 的三点具体要求。 二是明确一个学习主题。 支队党委立足高速交警岗位特点和工作实际,结合中央、省、市各级关于向廖俊波同志学习通知精神,发动全队上下以 “ 向廖俊波学习、做人民满意交警 ” 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廖俊波同志活动,全面推动公安各项中心 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开展一次集中学习。 结合支队 “212” 学习制度,利用每月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