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 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的要求;深刻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深谋远虑,真正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当前各项工作。 重点牢记总书记讲话上的的十九金句: “ 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
十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 “ 十三五 ” 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2018 年全国两会,也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首次会议。 作为一名党员,更是对两会格外关注。 在两会期间,我认真学习和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政策措施贯穿始终,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标注新方位。 回顾五年成就,民生答卷温暖人心。
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创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航者,无愧为全党拥护、人民爱戴的领袖,无愧为国家 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 在 2018 年 3 月 11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 ,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此次宪法修正案获高票通过,也充分展现了时代所趋、事业所需、民心所向,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
底线。 ” 短短的一句话,却铿锵有力,温暖人心,因为为政之道,民生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 “ 成绩单 ” 和 “ 军令状 ” 的政府工作报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语句,既是政府对人民的承诺,也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无不都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 “ 敏感神经 ”。 民生无小事
道路。 第二个关键词是 “ 新的发展阶段 ”。 习总书记指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这是对中国当下处于一个什 么发展阶段清醒的认识和清晰的判断。 中国当下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在不断变化也在不断发展,中国将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第三个关键词是 “ 理论创新 ”。 习总书记强调, “ 以更宽广的视野
展机遇、开创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旗帜引领前行方向,省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提出的 “ 七个深刻认识 ” 无不体现了对总书记讲话精神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展现了 xx 领导班子强烈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讲话精神和省委指示思路上来,把握大局大势, 增强战略定力,继坚决贯彻党中央精神和省委战略部署,续发扬实干精神
30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决定。 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 2018 年 3 月 5 日在北京召开。 2018 年 1 月,全国政协十二届常 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决定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于 2018 年 3 月 3 日在北京召开。
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努力。 作为一名党员,听完总书记的报告后,更加意识到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要时刻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要时刻关心周围的人群,充分发扬我党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十九大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大会,总书记在报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 性、指导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尽管我们是兵头将尾,但我们同样不能忘记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的古训。 你为人民做好事,人民会永远记住你,而你一旦脱离了群众,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人民也就不再拥护你,这看似简单的道理,意义却很深远,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因此,我们要扎扎实实 做好每一项工作,始终牢记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这一历史使命,树立好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要乐于奉献,妥善应对各种挑战
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在学习贯彻党 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要求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 建党 97 年来,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斗志不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行百里者半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