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沪版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1节 认识压强(二)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 1. 从压强的公式可知压强跟 成正比,同时跟 成反比 . 2.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 ;减少 . 3. 减少压强的方法:增大 ;减少 . . 课 前 预 习 压力 压力 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 压力 受力面积 1. 如图 钉尖的面积是 10 7钉帽的面积是 10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4节 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二)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七章 运动和力 1.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 状态或 状态不变 . 2. 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是 的由 ;有的由快变慢,有的由 ;有的改变物体运动的 . 课 前 预 习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变化的 动变静 慢变快 方向 1. 如图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4节 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一)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七章 运动和力 1. 一个物体在 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 , 我们就说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 2. 二力平衡的条件:力的作用点 ,力的大小 , 力的方向 ,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课 前 预 习 两 匀速直线运动 相同 相同 相反 1. 一个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3节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一)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七章 运动和力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2.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 来维持 的缘故 . 3.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 课 前 预 习 运动状态 力 阻力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1.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2节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二)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七章 运动和力 1. 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的速度公式为 . 变形公式有 s= 、 t= . 2. 运动的分类 ( 1)运动的物体按 ,分为_运动和 _运动 . ( 2)在直线运动中,按 ,分为_直线运动和 _直线运动 . ( 3)物理学中,把 _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6节 探究滑轮的作用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六章 力和机械 1. 使用定滑轮不能 力,但 改变拉力的方向 ,定滑轮的实质相当于一个 杠杆,拉力 的关系是 . 2. 使用动滑轮可以 力,但 改变拉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实质相当于一个 杠杆,动滑轮平衡时,拉力 (不考虑动滑轮重) . 3. 滑轮组的特点:既能省 ,又可以改变 . 省 可以 等臂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1节 怎样描述运动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1.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 ,称 . 2.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选择作为参照的物体叫 . 3.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就说这个物体是 . 课 前 预 习 机械运动 参照物 运动的 静止的 运动 1.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2节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一)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七章 运动和力 20 m ; _s ; 72 km/h m/s . 叫做速度 . 度 表示速度,字母 表示路程,字母 表示时间,即,用字母表示的速度公式为 . 度的单位是 ,读作 ,符号是 ; 速度的常用单位是 ,符号是 . 课 前 预 习 20000 15 900 20 路程 /时间 v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4节 探究滑动摩擦力(一)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六章 力和机械 1. 摩擦可以分为 摩擦、 摩擦和静摩擦 . 2.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 ;而滚动摩擦是指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静止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叫静摩擦 . 3. 叫做滑动摩擦力 . 、 有关 . 滑动 滚动 滑动摩擦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5节 探究杠杠的平衡条件 (二)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六章 力和机械 1. 杠杆的平衡条件: 2杆将向 的方向转动 . 1)省力杠杆,即动力臂 阻力臂,能省力,但 ;( 2)费力杠杆,即动力臂 阻力臂,不能省力,但 ; ( 3)等臂杠杆,即动力臂 阻力臂,既不省力,也 ; 力与力臂乘积大 大于 费距离 小于 省距离 等于 不费距离 课 前 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