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
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难度大,土方施工单位抢进度,抢工期,开挖顺序较乱,特别是雨期施工,甚至不顾挡土支护施工所需工作面, 留给支护施工的操作面几乎无法操作,时间上也无法完成支护工作,以致使支护施工滞后于土方施工, 导致支护施工无操作平台完成钻孔、注浆、布网和喷射混凝土等工作,而不得不用土方回填或搭设架子来设置操作平台来完成施工。 由于施工管理人员不到位,技术交底不充分,分层分段开挖高度不一,
.................................................... 9 ............................................. 9 ............................................. 9 6. 成品保护 ........................................
0 度。 高度在 20 米以下的,必须设置正反斜支撑。 9. 井字架、龙门架首层进料口处应搭设长度不小于 36 米的防护棚,其它三个侧面必须采取封闭措施,各层卸料平台出入口处均应设有安全门,通道两侧必须设有安全防护栏杆。 吊笼定位装置必须安全可靠,任何人不准乘坐吊笼上下。 10. 井字架、龙门架的天轮与 最高一层上料平台的垂直距离应不得小于 6 米,必须设置超高限位装置
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缺陷或不合格,经监理及甲方确认后,视情节轻重罚款 ~ 2 万元。 涉及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罚款 1 ~ 10 万元。 若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经鉴定后,同施工单位解除合同,工程余款不予支付,且甲方有权追究乙方赔付由此产生的全部经济损失。 竣工验收后,出现的质量问题,罚金从结算造价中扣除,甲方并有权增加合同约定的尾款比例。 各施工单位应按监理
人员往往不会管这些要求,只是一味的抢进度,只追求局部的效益,这就导致减料少工现象的时常发生。 而建筑工程的基坑开挖工程是一个空间 上的问题。 而传统的基坑支护设计是按照平面问题来处理的。 在没有处理空间问题前而需要按照平面设计时,构造建筑工程的基坑支护结构时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于适应基坑开挖效应的要求。 而在这点上,实际的施工与其设计的要求相差非常大,这就需要引起施工方的高度重视。
范的要求,如在喷射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混凝土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养护,未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就进行接下来的支护施工,或者是在土钉支护过程中,锚杆并未达到设计的强度等等,都是经常遇到的;同时边坡面的处理不当,达不到标准要求,以及相关负责人员急功近利,没有做好基坑公正施工工序的协调工作,只是盲目的追求施工进度,都会给建筑工程支护带来安全隐患。 在建筑基坑土方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中
施工操作层必 须满铺篱笆,四角绑扎牢固。 铺设竹笆层时,应设置 40cm踢脚笆、围护笆或不低于 1m的小眼安全网。 登高设施 斜道(直上、之字形):走人的斜道坡度不得大于 1/3„运料的斜道坡度不得大于 1/4。 并应铺设特殊竹笆(竹黄一律向上)或加设防滑措施。 斜道应设置不小于 的平台。 斜道纵向外侧及横向两终端应设置剪力撑。 登高挂梯不得设置在脚手架通道中间。
围的环境 条件,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工程实体的质量。 三 、建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责任制度 实行不同等级的质量管理,要明确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分配专门的质量负 4 责人,以及专业的技术监督人员。 施工建设的不同队伍也要实行质量责任制度,层层管理、切实管理。 (二) 要实行质量否决制度 对一些的相关的设计文件、勘察资料等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管理
业应配备下列人员:(一)、 持有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的项目负责人 和 安全负责 人、 机械管理人员 ;(二)、具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建筑起重机械装拆工 、 起重司机 、 起重信号工 、 司索工 等特种 作业操作人员。 ,应 编制专项方案 ,并应采取 防碰撞的安全措施。 任意两台塔式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低位塔式起重机的 起重臂端部 与另一台塔式起重机的 塔身
具 :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干湿温度仪 台 2 2 混凝土试模 组 30 3 砂浆试模 组 10 4 抗渗试模 组 12 5 环刀 个 5 6 普通温度计 只 10 7 游标卡尺( 0125mm) 把 1 8 混凝土坍落度桶 个 2 试验人员培训 试验人员必须持试验资格上岗证上岗, 辅助试验人员进行试验工作的人必须具备相关试验知识,并接受项目经理部试验人员对其进行的试验知识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