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
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重施和偏施氮肥的稻田,禾苗生长浓绿,田间荫蔽,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密植和长期灌深水的稻田,稻飞虱的发生与危害更重。 晚稻灌浆成熟期,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极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如疏于防治,认为反正晚稻快收割了,不要用药防治,则易造成“穿孔”死苗,产量大减。 用药剂防治稻飞虱,有些农户见虫就打,实际效果并不好,既增加了用药成本,又影响了稻米品质
1、稻抽穗以后,不再长根长叶,营养生长基本停止。 如果管理不当,就会出现“大穗有余,结实不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的早衰现象。 因此,要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晚稻后期就必须在养根保叶、防止早衰的管理上下功夫。 1、坚持湿润管理。 叶片功能与根系活力密切相关,只有养好根,才能护好叶,避免根衰叶败。 而养根的关键是坚持湿润管理。 因此,在晚稻齐穗以后,必须进行湿润灌溉,做到干干湿湿、干湿交替
1、稻在抽穗至成熟阶段出现早衰,会导致籽粒充实不良、秕谷增多,造成减产。 造成水稻生长后期早衰的因素很多。 一是栽培管理不当。 栽植密度过大,植株生长细弱;前中期氮肥施用过多,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施用不足,植株地上部生长过旺,叶片疲软,田间阴蔽,下层叶提前枯死;同时严重阻碍根系生长,新根少而短,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引起早衰。 在长期淹水和缺肥的情况下,也易发生早衰。 二是土壤缺氧、板结。
1、华县河东镇宝瑞村种植甜玉米已有六七年的时间,病虫害防治得当,取得年平均产量 900 公斤以上的好收成。 现将其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病害防治:1)农业防治。 种植密度以亩植 3200 株为宜;施肥应以 N、P、K 平衡施,微量元素配合施;感病品种应在前期减少或不施单元素氮肥;授粉后的壮苞肥应以复合肥为主,减少氮肥的施用。 (2)消毒措施。 首先应做好种子消毒,可用 500
好秋玉米的后期肥水管理,是夺取秋玉米高产的重要环节。 今年秋玉米种植面积较多,但由于生长期间受阴雨天气影响,田间湿度大,生长不平衡,根系发育差,植株较矮小。 当前应抓好以下三条管理措施:重施穗肥因秋玉米需肥具有前期少、后期多的特性,所以要获得秋玉米高产,必须重施攻穗肥,以满足抽雄期至成熟期对氮肥的需求。 施穗肥一般在抽雄穗前 12 天施用,每亩施碳铵 40 千克或尿素 15 千克,根周围开穴深施
2、不限,畦沿高出地面 10周挖排水沟,场地周围喷敌敌畏杀虫,四周及底撒石灰粉消毒。 把菌筒脱去塑料袋截成两段,在菌筒四周用铁丝扎 46 个洞,断面朝上紧密地竖立在畦内,筒与筒之间用土塞紧,上覆消毒处理),向畦内灌一次大水,等水渗完后,再覆土保持料面覆土 1厘米厚。 最后在畦上覆膜保温保湿,7 天后即可出菇。 (3)筑墙灌水法:把缺水的菌筒脱去塑料袋,挖除菇根及杂菌感染部分。 墙底铺一层砖
2、入幼穗分化中期,即倒 2叶期,是施用保花肥和保蘖肥的最好时期。 倒二期施肥,能有效防止颖花退化,延长倒一、倒二叶的长度,促进分蘖成穗。 生产上应根据田间禾苗长势长相,施用好氮肥和钾肥,达到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目的。 一般每亩施用尿素3斤,钾肥 3斤。 另外,如果抽穗期叶片颜色淡绿,还应看苗补施粒肥,一般每亩施用尿素 0斤,或者施用叶面肥,以增强后期光合能力和促进灌浆结实。 但是
、花生后期易发生锈病锈病一般最先在底叶开始发生,叶片产生 斑,周围有很窄的 圈,表皮裂开后散出铁锈粉末,严重时叶片发黄,干枯脱落。 防治可用 75%百菌清 600倍液,或 25%粉锈宁 500 倍液喷雾。 二、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和夜蛾科害虫地下害虫主要是地老虎和蛴螬。 不仅危害期长而且危害严重,常造成缺苗断垄,是目前影响花生产量最主要的害虫。 防治每亩可用 50%辛硫磷 1000 倍液灌根。
1、早衰 花生从结荚期到饱果期是需要水肥较多的时期,如水肥供应不足,会造成植株发育不良,长势差,叶片黄,出现早衰,致使花生绿叶面积减少,光合能力下降,制造的养分少,干物质积累减少,向荚果运输的速度减慢,影响产量。 因缺肥造成早衰的田块,应在结荚到饱果期每 667 酸二氢钾加 1%尿素溶液 50 千克,喷施时间最好在晴天下午 4 时以后,每隔 10 天喷一次,一般喷 23 次,可有效的补充养分
2、受阻。 防治炭疽病,可用 65%代森锰锌 500600 倍液加 70%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喷洒,间隔 710 天,喷洒 23 次,兼治黑斑病、白涩病。 防治茎腐病可用 40%菌核净 500800 倍液喷洒茎叶,结合 50%多菌灵 400500 倍液灌根 23 次,每次间隔 10 天。 高温多雨季节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增加喷药次数。 褐斑病:该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当前生产中发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