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
遗 100 合计 2200~2500 饮用水 1200~1500 食物水 700 代谢水 300 合计 2200~2500 (一)含量 最高 生物体的含水量 (%) 水母 藻类 鱼类 蛙 高等植物 哺乳动物 休眠种子 97 90 80~85 78 60~80 65 10 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 (%) 牙本质 骨骼 骨骼肌 心脏 血
8 12 20 24 2月 1日 无 无 无 无 2月 2日 无 无 无 无 …… 3月 20日 无 无 无 有 …… 3月 24日 无 无 有 有 水温对柳条鱼产仔影响的实验记录 A B C D 8: 16 10: 14 12: 12 14: 10 除了光照时间之外,其他条件要相同
3 B.性激素, 2 C.呼吸酶, 1 D.胰岛素, 0 返回目录 第 6讲 细胞器与细胞核 图 264 [答案 ]D [解析 ] 题中血红蛋白和呼吸酶是蛋白质,但不是分泌蛋白,性激素是脂质。 胰岛素在核糖体上合成后,便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通过囊泡将加工后的蛋白质通过胞吐的方式排到细胞外,共穿过 0层膜。 [点评 ] 解答本题需要明确:①哪些物质属于分泌蛋白
新陈代谢场所。 细胞质 细胞器 膜 结构的细胞器 双膜结构 叶绿体 : 光合作用场所 线粒体 :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单膜结构 内质网 :扩大细胞内膜面积; 脂类合成 、 (粗面内质网) 蛋白质(酶)运输 通道 高尔基体 :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转运; 形成植物细胞壁 液泡 :内含细胞液,与渗透有关 非膜 结构的细胞器 中心体 :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 高等植物无 ) 核糖体 :
一阶段被分解为丙酮酸和还原性的 [H],因而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而不是葡萄糖;细胞膜蛋白最先形成于核糖体,然后再经由高尔基体转运到细胞膜; mRNA形成后通过核孔由细胞核转运至细胞质基质,与核糖体结合到一起,与高尔基体没关系。 答案: D (2020年上海高考改造 )图 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图 2~ 4是图 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 ]内填图中标号,
脱氧核糖核苷酸 RNA+水 核糖核苷酸 脂肪 +水 脂肪酸 +甘油 水解酶 水解酶 水解酶 水解酶 水解酶 水解反应 特定的水解酶 氧化分解反应 C6H12O6 2CH3COCOOH +4H +能量 (葡萄糖) (丙酮酸) 特点 酶 的参与 释放能量 不消耗 H2O分子 二 . 分解反应 酶 酶三、生物催化剂 —— 定义 :是由 活细胞 产生的具有 催化能力的 生物大分子。 成分:蛋白质(少数是
渗透系统装置 高渗液中的红细胞 低渗液中的红细胞 等渗液中的红细胞 看一看:不同浓度下的红细胞会怎样。 思考:如果把根尖生长点的细胞放在上述三中溶液中会怎样。 思考:什么细胞放在什么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 思考:高、等、低渗液的含义。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 核膜: 染色体 和 染色质 区别 核孔: 核液: 核仁: 染色体: 双层生物膜 大分子物质的进出通道 与核糖体合成有关
2)噬菌体的吸附器官 吸附过程为噬菌体的吸附器官于敏感细菌细胞表面的敏感接受点相互特异性的互补不可逆接合 一种细菌细胞表面可被多种和多个噬菌体吸附感染。 据测定,一个细菌细胞表面可被 250~ 360个噬菌体吸附达到饱和量 吸附受环境因子温度、 pH、阳离子浓度等影响 噬菌体的吸附与侵染图 侵染即注入核酸 噬菌体以其尾部固着于敏感细菌细胞表面后,将尾丝展开固着于细胞
A、糖原 B、氨基酸 C、血糖 D、脂肪 C 脂肪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最终可分解成 ——— A、氨基酸和脂肪酸 B、甘油和脂肪酸 C、葡萄糖和脂肪酸 D、甘油和氨基酸 B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血糖被利用的主要途径是 ———— A、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B、合成糖原 C、转变为脂肪 D、以尿素形式排出 A 早餐空腹喝牛奶,不如喝牛奶时吃些馒头等食品利用价值高些,为什么。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以为 凡 是 州之山有异态 者,皆我有也, 而 未始 知西山之 怪特。 相互枕着身子 这(代) 表修饰,地 每天 穷尽(动) 来 凡是 形态与其他的不同 未曾 常常 睡醒 更换 表顺接 认为 这 奇怪特别 表转折 遭贬谪 就,那么 二段释疑 :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 因 坐法华西亭, 望 西山, 始 指 异 之。 遂 命仆人 过 湘江, 缘 染溪,斫 榛莽,焚茅茷, 穷 山之高而止。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