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水的流动性 –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性有取决于大气降水、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 三、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 可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 地面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和落水洞 等。 • 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各种由碳酸钙淀积形成的堆积体(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天 坑 峰丛 峰林 孤峰 地下河 落水洞 博山溶洞 芙蓉洞 石柱 石笋 石钟乳 四
较高地租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乳牛、禽蛋业等, 离城远的地域应布局付出较低地租的农业类型,如水稻、小麦、棉花等。 • 3. 农业需水量的多少: 有些农业离不开水,如水产养殖;有些需水量很大,如花卉等。 这类农业宜布局在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 4.单位面积农业产值的大小: 农业类型不同,其产值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园艺业、花卉种植、蔬菜生产之类的农业的产值要高于种植水稻、小麦
一种自然现象,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对北半球而言,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季节的过渡季节。 • 已知右图为西半球图,结合图中所提供的其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此时 A点的太阳高度是 ____, C点的太阳高度是 _____。 • (2)B点的昼长是 ___小时, A点的夜长是
度 ),90176。 E~ 98176。 E(中南半岛 ),98176。 E~ 122176。 E(中国 )110176。 W~ 100176。 W(墨西哥 )20176。 W ③ 23176。 26′ S: 15176。 E~ 50176。 E(非洲南部 )120176。 E~ 150176。 E(澳大利亚 )80176。 W~ 40176。 W(南美洲 )15176。 E 重点难点突破
分析三圈环流的成因(原理),说出大气热力环流的主要过程及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 移动的规律。 ( 2) 说出大气水平运动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掌握 地转偏向力 在改变风向中的 应用。 ( 3)根据气压带风带的纬度分布,分析得出其 干湿属性 以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 4) 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 降水的形成过程 不做成因分析 理解
,过北极点后再向南。 ②同位于南半球,最短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南极点后再向北。 ③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是经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经过南极点的为劣弧,再根据劣弧确定最短航程的走向。 (2)若两地经度差不等于 180176。 ,则经过这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其最短航程不经过极点,而是沿两点和球心所在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走方向最近,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等于什么的度数。 要点 (1) [读图说明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方向为自西向东转。 [轻巧识记 ]在近日点时速度最快,在远日点时速度最慢。 [读图分析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即黄道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交角,叫做黄赤交角。 目前核度数是 23176。 26′,等于回归线的度数。 要点 (2) 要点 (3)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 A、 B、 C表示黄道面的是 ________
地形 一般规律 :地形 大气状况 大气削弱作用 辐射强弱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结构 太阳从里到外,分为 光球、色球和日冕 三层。 试 题 例 举 某日某地发生日环食现象,天文爱好者拍摄照片如图。 此时被遮挡住的主要是太阳( )部分。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太阳常有大气变化,甚至是剧烈的变化。 这些变化通称为 太阳活动
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的标准行星。 19世纪后,天文学家陆续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阳系的 “ 行星 ” 变成了 9颗。 此后, “ 九大行星 ” 成为家喻户晓的说法。 不过,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 “ 九大行星 ” 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 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 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
0176。 E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中时区 (零时区 )的区时,即 0176。 经线的地方时,称为国际标准时。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是:某时区的区时实际上就是该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 (2)昼夜长短与日出和日落的计算 ① 可以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在日照图上某条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分即为白昼的时间。 ② 可以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