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
9。 ∴ 磁场力要增大 C F F′ 作业: 《 练习册 》 P71/1; 3; 5; 9; 12 《 拓展练习册 》 P57/16 试卷深入: 举例: B矢量叠加( 6); I图像( 14); 地磁场( 15) (1)应用公式 F=BIL时需要注意: ① B与 L垂直 ; ② L是 有效长度 ,其理解为 F、 B、 I一定时的最短长度 .有效长度与导线的几何长度无关 . 图示 曲线
电 灯 光电效应 我们所消耗的能量,无论是食物还是电,大部分是太阳能辐射到地球后转化而来的。 太阳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关系图 能量之间的转化 三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 , 也不会凭空消失 , 它只能由一种形式 转化 为另一种形式 , 或者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 ,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 说明 】 、 最普遍 、
源相连 ③ 定子 :永磁体 (整个线圈放在两个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中 ) 思考:线圈为什么会转动。 展示实物模型 ,并画在黑板上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 磁场力F垂直纸面向内 磁场力F垂直纸面向外 思考:那么线圈为什么会不停地转动。 a c b d B O O′ 线圈平面在受到磁场力的 合力为零时 的位置叫 中性面 ,即和磁场方向垂直时 B O O′ a c b d B O O′ a(d)
105J的热量 , 内能增加了 105J。 是气体对外界做了功 , 还是外界对气体做了功。 做了多少焦耳的功。 105J不变 , 但是内能只增加了 105J, 做了多少功。 计算结果是负值。 怎样解释这个结果。 1.能的形式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电能 化学能 光能 风能 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能的形式 能以多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每一种形式的 能 对应于一种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
较高 较低 弱光刺激 强光刺激 神经纤维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神经细胞 视细胞 视网膜 视网膜 视神经 视觉中枢 物体反射的光线 传导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折光、聚焦 视觉的形成 神经冲动 耳 (三)声音感受器 内耳 外耳 中耳 前庭 半规管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镫骨 耳蜗 跕骨 锤骨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前庭
变为神经冲动) 神经 大脑皮层 中相应 的神经中枢 (形成感觉) 光感受器 —— 眼球 阅读课本 P3及图 52, 回答下列问题: 、 从前 到后的顺序梳理 眼球 的结构。 折光装置 的组成 以及每个部分的作用。 眼球 眼球壁 折光装置 : 视网膜 —— 感光系统 脉络膜 巩膜 —— 保持眼球形状 角膜 → 房水 → 晶状体 → 玻璃体 聚光 营养 聚焦 外 内 前 后 光感受器 —— 眼球
毛,这就扩大了细胞的表面面积,增加了与气味物质的接触面积。 味觉 1 、 人是如何感知酸甜苦辣等 ? 2 、舌头是如何分辨不同味道的 ? 3、味蕾的作用有哪些 ? 味觉的形成 食物 化学物质溶解于唾液中 味蕾中的味觉细胞 产生兴奋 味神经 脑部形成味觉 . 舌味觉的测试 • 同学甲伸出舌,捏紧鼻子,保持不动。 • 同学乙取 1根消毒棉签,蘸取杯中试剂,轻轻地点在乙的舌面上。 “感觉剥夺”实验。
号) → 视神经(传导) → 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 → 形成视觉 折光装置:无色透明 角膜:聚光 房水:为角膜、晶状体提供营养 晶状体:聚焦
一的观点。 ②学生体会爱护自身各感觉器官的重要性和持久性。 3. 重点 各感受器的结构与功能 4. 难点 视觉与听觉的工作原理 二 、 教学过程 动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首先必须获取信息。 提问:你有哪些器官可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这些器官根据获取外界刺激物的类型分成两大类: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 一 、 物理感受器 A皮肤感受器 阅读书本后回答问题: 皮肤有
放递质 间隙 后膜 (受体) 电位变化 神经冲动 信息在神经元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 分析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区别 比较项目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速度 方向 传导方式 耗能的多少 快 慢 双向 单向 少 多 电信号 (神经冲动 ) 化学信号(神经递质 ) 二、 脊髓的调节功能 结构基础 ——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