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器
数据复用。 在这种模式下, P0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在 flash编程时, P0口也用来接收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 程序校验时,需要外部上拉电阻。 P1口: P1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位双向 I/O 口, P1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 4个 TTL 逻辑电平。 对 P1 端口写 “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 输入口使用。 作 摘要 7 为输入使用时
:std_logic。 begin if full39。 event and full=39。 139。 then t2:=not t2。 if t2=39。 139。 then d_out=39。 139。 else d_out=39。 039。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p_div。 end behav。 频率为 1MHz 的分频波形图: 9 其生成元器件如图
i(理论值)。 但考虑到低通滤波器的特性和设计难度以及对输出信号杂散的抑制,实际的输出频率带宽仍能达到 40%Fi. 频率转换时间短 DDS 是一个开环系统,无任何反馈环节,这种结构使得 DDS 的频率转换时间极短。 事实上,在 DDS 的频率控制字改变之后,需经过一个时钟周期之后按照新的相位增量累加,才能实现频率的转换。 因此,频率转换的时间等于频率控制字的传输时间,
74LS00,接成反相器。 施密特触发器具有波形整形作用,同时又具有反相、延时、波形变换、检幅等功能,其管脚排列如下图 35 所示 图 33 五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 图 34 状态转换图 7 图 35 74LS04 内部管脚图 ( 3) D/A 转换 — 加法器的设计 D/A 的功能是将计数器 Q端输出的高低电平转换成 权电流相加,在输出端产生阶梯电压,选择电路如图 36 所示。 图 36 D/A
后,请张老师来看我们的波形结果,张老师说我们的阶梯波不满足 电压为 1V/级,让我们再调调。 于是,我思考了一下,觉得需要把正反馈倍数用电位器调节,结果就满足了老师的要求。 这次试验让我系统的了解了阶梯波的设计原理,同时也增加了我接下来模电课设的信心。 基于运放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实验名称】 基于运放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仿真图,电路图,草图 附 在本试验的报告后 【设计任务】
通电测试波形,测A 点的时候,打一开始就不出波形,于是我就调节电阻 RW和 RW1,但是怎么调节都调解不出来,于是我判断肯定是电路板上哪个地方出现问题了,于是就开始检查,我先检查了看与产生 A 点波形有关的电阻是否有问题,但是结果它们都说好的,那就是可能是芯片和电容的问题,电容一般不 会坏,于是我直接检查了我的芯片和其他同学能产生正常波形的同学换了芯片,但是检查的结果是运放的芯片是好的。
管结构设计 7 材。 70 年代初,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采用高含镍合金材料,其中多数使用lnconel— 600 合金。 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管壁可以较薄,而且这种材料对氯离子应力腐蚀具有免疫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 lnconel— 600 合金仍然存在苛性应力腐蚀、耗蚀、晶间腐蚀和晶间应力腐蚀 传热管结构的设计 首先计算出传热管的根数利用公式 iauGaAn // 1 ( )
电池电量充足 5 作业环境的要求 保证工作场所光线充足。 防止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频率发生器,以免仪器受潮。 周围 无可燃物,不应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 6 技术要点 了解所检测的脉冲波形 ,主要是脉宽、电平值 等。 确定频率发生器所选择的波形是否与变送器所检测的信号一致。 发送信号前确定电缆连接正常。 7 作业方法及技术要求 使用前确认信号发生器电量充足。 编号: SLDQ/WJ— xx 版本号
及技术要求 脉冲信号测量 : 脉冲信号测量 时, 将表笔插头插到 IN 和 COM 接口 ,把电源 /波形选择开关 打至 ON 位置, 把功能 /量程选择开关( INPUT 侧)打至所用位置 ( 200 三个位置) , 用手紧握两表笔的绝缘部分,将两表笔鳄鱼夹 分别接至 被测设备脉冲输出端子 上 ,观察屏幕显示 ,作业完成后,把电源 /波形选择开关打至 OFF 位置。 脉冲信号 输出 :
能使用我厂生产球管的 CT 总台数在 600 台左右,因球管的使用是有周期性的,所以每年有 50%的 CT是需要更换球管的,我们的 CT 球管销售量至少在 100个左右;能使用我们球管的 X 射线机总数在 5000 台左右,每年大概有 5%的设备需要更换球管,我们的 X 射线球管销售量也应该在 100 个左右;今年的销售收入应在 3500 万左右。 如果我们把这些高端的球管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