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
的挑战,特别是高压稳定和低频区域间振荡比以前更加重要。 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根本办法是 使电力系统有较高的功率极限、抑 自 发振荡的产生、尽可能减小发电机相对运动的振荡幅度。 提高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qM dEUPX (11) 提高功率极限就要尽可能的提高 qE 和 U ,减小电抗 dX。 采用自 动调节励磁装置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发电机装设先进的调节器,
的三次谐波明显增加。 由于电网电压偏移在177。 7%以下。 所以发电、变电设备产生的谐波分量鄙比较小,比围家的考核标准低的多,因此发电、变电设备不是影响电网电压渡形方面质量的主要矛盾。 为此,影响电网电压波形质量的主要矛盾是非线性用电设备。 非线性用电没备是主要的谐波源,非线性用电设备主要有以下四大类:第一,电弧加热设备:如电弧炉、电焊机等;第二,交流整流的直流用电设备:如电力机车、电解
种:当并联电容器的电容 C 较小, |I C|< |I L|时,负荷中的感性无功电流没有被完全补偿,这时电源的 I 滞后 U ,如图 (c)所示,这种补偿称为欠补偿;当并联电容器的电容 C 较大 ,会出现 |I C|> |I L|的情况,这时负荷中的感性无功电流被完 全补偿滞后还有剩余容性电流,电源的 I 超前 U ,如图 (d)所示,这种补偿称为过补偿。
重要; 特别是在以监控为目的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如何快速、准确地采集各种电气参数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现自动化的过程中,首要环节是数据采集。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标准 IEC61850对采样速率有明确的要求,由表 1可知对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系统的监测装置和仪表应达到 M2级和 M3级,交流采样的遥测装置每周期 ( )采样点数分别要求大于 80和 240点。
. . . . . . .f ad d f f ad Dψ x i x i x i . . . . . . .D ad d ad f D Dψ x i x i x i . . . . .Q aq q Q Qψ x i x i 经过 park 变化后的磁链方程为下式 0 0 0d d a d a d dq q a q qf a d f a d fD a
节器各参数的变化情况。 集控室设专人监视各参数,准备两对对讲机,用于试验时通讯联络。 调度中心负责编写调度方案并安排试验时省网运行方式。 现场 安全措施由禹州电厂负责安排。 5. 5 XX 电厂 PSS 静态投运试验完成。 PSS 参数根据系统计算和静态试验的结果,确定好预备整定的参数。 5. 7 PSS 频率响应试验时, PSS 模拟信号输入在 AVR 底板背面的 TB2L, TB2H和
时,应按严重情况校验。 110KV 侧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断路器选择及校验 断路器选择 在本设计中 110KV 侧断路器采用 SF6高压断路器,因为与传统的断路器相比SF6高压断路器具有安全可靠,开断性能好,结构简单,尺 寸小,质量轻,操作噪音小,检修维护方便等优点,已在电力系统的各电压等级得到广泛的应用。 110KV 的配电装置是户外式,所以断路器也采用户外式。
12 参考文献 12 U0UK 10KV 电动机微机保护装置设计 摘要:。 针对高压电动机一些常见故降及产生这些故降的原因 ,提出了采用正负序电流的 测量 对电机故降进行分析的方法 ,阐述了采用微机系统设计的综合保护装里的硬件原理以及软件框图 ,达到了电动机短路保护。 不平衡保护 :接地故障保护。 过欠压保护的目的。 关键词: 电动机 , 微机 , 保护 引言 :
tion Grid)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电网 =智能输电网 +智能配电网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区别在配电网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发展智能电网应把配电网作为重点。 为适应“数字信息时代”的步伐,智能化配电网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而智能化配电网的核心之一就是各种信息的可靠准确传输,因此,采用何种技术和方案构建高效率、高质量、高可靠的通信网络承载智能化配电网各种业务信息,已成为急需研究的问题。
; 4)答辩时,叙述清楚,问题回答正确流利,态度中肯。 5 第 3章 变电所主接线设计 变电所主接线应根据 5 一 l0 年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进行设计。 在主接线设计时,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根据本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进出线回路数、负荷情况、工程特点、周围环境条件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一、变 电所主变压器选择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原则有如下几点: 1)在变电所中, — 般装设两台主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