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
著作,花了 40 年的时间。 列宁的一生也从不放过读书的机会。 向图书馆借书读,成了他生活中的习惯,甚至在他被流放和被关进监狱的日子里,也千方百计地借书读。 “学习,学习,再学习”成了列宁的生活守则。 读书是毛主席的最大嗜好。 全国解放后,虽然公务繁忙,但仍利用点滴时间看书学习。 他经常到北京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北师大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单位借书。 据不完全的统计,他先后借阅了 200 多种、
10 、主体部分可以分为哪几层呢。 这几个层次如何紧密衔接的呢。 答: 1. 主体部分为什么先说中路军,次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呢。 答: 12 .句中画线的句子(简称为 a 句)与下面的句子(简称为 b 句)相比较,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b 句)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对日下午至 22 日下午,东路军已战胜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明诸县,封锁长江。 答 : (二)
米。 14. 湖滨种着一排柳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 6 米,小明从第 1 棵树跑到第 100 棵树,一共跑了 ( )米。 15. 小明和小华去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明买 7 本, 小华买 5 本,小明用的钱比小华多 6 角钱,这种练习本每本是 ( )钱。 二、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打“ A”,错的在括号里打“ B” ) 1. 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 ( ) 2. 4008
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搞。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 ”(喂,来吃。 )饿人拒绝了“嗟来”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个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 ”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 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______________ 2. 从选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 2分) ① 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 3. 文言里的“而”一般起连接作用,通常表示①并列②修饰③顺承④转折关系。 请看下面句中的“而”各表示什么关系。 ( 2分) ①临溪而渔 “而”表示 ______________关系。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第 3页(共 8 页) ②溪深而鱼肥
得很, 强得很。 ⑸ 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 ⑹ 此外还有 广大的市民。 ⑺ 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⑻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⑼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 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⑽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 ⑾ 你们完了, 快完了。 ⑿ 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⒀ 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
____,丁文 的体裁是 ____________( 2分)。 丙、丁两文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各是什么。 请用横线在文中分别标出( 6分)。 对丙、丁两文所表达的共同点归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 ( 2分) A、 人类智慧和知识可以从图书中获取。 B、 人类智慧和知识必须用金钱才可换取。 C、 人类智慧和知识只能从图书中获得。 D、 人类智慧和知识只有从生活中才可获得
________________ 1文中能概括本次战斗的特点并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1分) 1文中最后一句突出表现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 20分) 丙( 10分) 下面是《中国教育报》的一则新闻报道,读后回答问题。 本报讯(记者鲍道苏)① 4月 24日下午,在春光明媚的清华园里
6 用简短的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 第二段:。 7 .文段中写景的作用是。 (二) 廿二日天 稍和,偕数友出东门,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若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
1 2 3 4 活动要求: 对象; 恰当的工具,采用合适的方法,测量出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