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
——孙颖 黄光耀 《 世界当代史 》 • 对东欧国家来说,经互会 …… 起了积极作用,长期以来,苏联向它们提供燃料和原料,吸收其难以打进西方市场的产品 …… 基本上解决了这些国家单干所不能解决的困难。 …… 此外,苏联还可以得到政治上的利益,使东欧国家对苏联又较大的依赖性,政治上不得不向苏联作出某些让步。 ——吴于廑 齐世荣 《 世界史 》 苏 联 波 兰 民德 联邦德国 瑞士 法 国 土 耳
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中日建交 :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并签署 《 联合声明 》 ,宣布结束中日两 国之间迄今存在的不正常状态,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0、 60年代新中国政府积极谋求恢复合法席位 20世纪 80年代以后 —— 新时期对外关系,全方位多边外交 (第 27课) ★ 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 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
国际经济旧秩序加紧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掠夺。 政治上: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和维护独立、不介入美苏间的斗争 经济上:摆脱外国控制,发展民族经济 不结盟运动 历史背景:贯彻万隆会议精神,摆脱美、苏两大集团的控制 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召开 宗旨:不与大国结盟 意义:一定程度上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标志着 “ 第三世界 ” 的形成 三、地区冲突
称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 2)不同点: A、国联强调大会一致原则,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 后者更具有现实合理性和权威性; B、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不仅会员国多于国联,尤其是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C、作用不同。 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上无所建树,而且在 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集团的侵略,而联合国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世 界 银 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克逊民族。 美英特殊关系的发展是美英两国在大国地位变化过程中相互调整的结果。 孤悬在欧洲大陆之外的英国 , 在欧洲各大国的关系中一直充当战略 “ 平衡者 ” 的角色。 美国崛起后 ,英国沦为二流国家 , 面对欧洲大陆国家的团结 , 英国只能根据自身力量选择方向 , 美国恰是它用来维持大国地位的最后依赖。 而美国也需要借英国来平衡欧洲权势。 双方的相互需要产生了这种特殊关系 ,
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提出: 1953年 12月周恩来 访问 印度时 内容: 相互尊重主权 和 领土 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 利 、和平共处。 意义:是对当代国际关系的贡献,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共 同接受的指导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得到了国 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日内瓦会议(略) 1954年
序。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944年, 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基金会议,制定 《 布雷顿森林协定 》 ——1945年 12月,根据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的签订( 194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协定,成为战后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参谋军官,有 5名中国军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国维和部队在国际上的活动反映了什么问题。 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多地发挥重要作用。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前提) 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 1)参加 2020年 9月,江泽民出席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 2)成就 ① 阐述中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要矛盾的探索,始于党的八大。 中共八大决议明确指出:中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伤亡在中国战场。 中国付出的代价是 3500多万军民的伤亡,直接经济损失 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 5000亿美元。 罗斯福 曾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 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 丘吉尔 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 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 斯大林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