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
2、。 田间管理幼苗期管理播后浇一水,定苗后视天气情况再及时浇一水,防止高温干旱影响幼苗生长。 浇水后或雨后应及时中耕。 莲座期管理亩施人粪尿 1000 公斤或尿素 10 公斤,施肥后及时浇水,以后掌握见干见湿原则。 结球期管理亩追施人粪尿 2000 公斤或尿素 15 公斤,每隔 5浇一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水分供应均匀。 采收前 8 天停止浇水,以免球体水分过大,引起腐烂。 防治病虫用病毒 1
2、 40000 勒克斯,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完全可以利用日光温室越冬栽培黄瓜、番茄和甜椒等的后茬进行夏播白菜栽培。 这些茬口的旧薄膜由于透光差,具有遮阳、避雨、防病的重要作用。 更好的做法是把日光温室或大棚的前边、顶部及后墙的所有通风口全部打开,并且安装预防害虫迁移的防虫网,以选用每平方厘米 2025目的白色或银灰色尼龙防虫网为佳。 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报道
2、染由叶片基部向短缩茎发展,引起根髓腐烂、并溢出灰黄色恶臭味的黏稠物,直至全株腐烂。 二、防治方法(一)农业措施。 一是轮作换茬,避免连作。 二是高畦栽培。 除干旱缺水和盐碱地外,均应采用高畦栽培,畦高 510 厘米。 三是小水轻浇,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四是增施磷钾肥,实行配方施肥,增强抗病能力。 五是采用直播方式,避免移栽造成的伤口病菌浸染。 六是拔除病株
2、茬收完后,将病残植株运到田外深埋,并翻地深 1620 厘米,晒15 天左右。 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 40005000 千克、过磷酸钙 2530 千克、草木灰 4050 千克后,即翻入土中,防根蛆成虫产卵。 翻地耙平后做畦,畦宽1 米、或 、或 2 米,畦长 68 米;或起垄,垄高 810 厘米、垄宽 25厘米、垄长 10 米左右;或做成铺地膜小高垄,垄宽 、中间高 10
2、长期 85 天左右,高抗三大病害,兼抗黑斑病,风味品质良好。 产量表现:2000 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毛菜亩产 5779 公斤,净菜亩产 3917 公斤,与对照郑白四号差异不显著;2001 年毛菜亩产 8218 公斤显著高于对照郑白四号;净菜亩产 5901 公斤,与对照郑白四号差异不显著。 2001 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毛菜亩产 6962 公斤
2、败叶或立即翻耕,消灭大量虫源。 物理防治 5份,每 667 平方米菜田设置 1 盏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卵量。 在成虫发性期间,用菜蛾活雌蛾或剪取雌蛾腹部末端,用苯三氯甲烷等制成粗提液来诱杀。 生物防治日均温 20以上时,采用细菌杀虫剂,如青虫菌、杀螟杆菌、7216 等,每克含 80活孢子的菌粉 800液喷雾,另加 01洗衣粉作展着剂,如加少量农药如故百虫,效果更好。 药剂防治幼虫孵化盛期或
2、,亩施尿素 3斤,抽薹后按上述标准再追肥一次,薹高 10来时及时摘心,后期注意防治病虫害,并搭架防止倒伏,当萝卜成株种荚呈黄色时及时收割,晒干后脱粒即可获得优良萝卜种子,置于阴凉干燥处保藏。 大白菜良种选育技术要点将无病由害、具有原品种的典型性状,商品质量好,外叶少,叶球大且包心紧实,成熟期一致的大白菜大株选作制种“母体”,将选定的大白菜种植在暖地假植贮藏,2 月上旬定植在露地,定植株距以
2、剂 500 倍液喷雾防治。 莲座期9 月中下旬往往是霜霉病发生的第一个高峰期,要加强中耕除草,控制水分,适当蹲苗,以提高植株抗性。 霜霉病可用 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 400倍液或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等喷雾防治;黑斑病可用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防治,兼防细菌性角斑病和黑腐病等。 包心期大白菜进入包心期后
2、南方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提前,北方应适当延后。 合理密植:“淄研热抗王”具有早熟、生长期短、株型小的特点,合理密植是高产的基本条件,适宜密度为每亩 35004000 株。 用种量因播种习惯和栽培方式而异,一般情况下为每亩 100200 克,直播用种量多,育苗移栽用种量少。 加强田间管理:夏季大白菜生长期间多处于高温、多雨季节,不仅土壤容易板结,而且此时极易发生草荒,因此,应及时中耕松土。
2、是胶州白菜、福山包头、城阳青等。 由于胶州白菜对肥水条件要求严格,抗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能力差,难于栽培,因此目前栽培面积很小。 福山包头:莲座叶丛平展,有 3 个叶环。 莲座叶倒卵圆形。 叶片绿色,叶缘平展,叶面微皱,刺毛多,叶脉稍粗而稀,中脉宽薄而微凹。 叶球卵圆形,球顶圆,基本闭合。 球叶 80 片左右,合抱。 球高 32 厘米,球横径 24 厘米,软叶率 50%左右,单球重 5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