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
2、要快、要轻,不能损伤芽苞处的木心,再在接穗上用同样的方法环割一大小完全一致的芽苞,切忌损坏芽苞。 这时,把接穗上剥下的芽苞轻轻按原方向对齐贴在砧木上,使接口部们位绝对吻合,立即用塑料带包扎牢。 同时,将砧木上所有不部位的芽苞抹去。 五、接后管理嫁接后对砧木上所萌生的芽及时抹掉,以促使营养集中,接芽旺长,一般每 710 天检查一次。 待嫁接新枝条长到 20 厘米以后,在砧木上绑一木棍或竹竿
2、坐果;但若留芽太少,易促发枝蔓旺盛生长,易严重的落花落果,因此要注意抹芽定梢。 抹芽:通常一条结果母枝上有多个芽萌发时,每隔 1520 厘米留一芽,每结果母枝留 25 条新梢,其余的从基部抹除。 抹芽时,一般抹除双芽中的无花穗芽或弱芽,一个芽眼只留一条梢。 当然为确保产量,也可在新梢长至 45 片叶时,视其第一卷丝是否带花穗而决定其去留,但这样浪费养分较多。 定梢绑蔓
2、八成萌发,此时应该注意留芽。 留芽太多,易浪费养分,树势弱,不利于坐果;但若留芽太少,易促发枝蔓旺盛生长,易造成严重的落花落果,因此要注意捎芽定梢。 抹芽:通常一条结果母枝上有多个芽萌发时,每隔 15米留一芽,每结果母枝留 2新梢,其余的从基部抹除。 抹芽时,一般抹除双芽中的无花穗芽或弱芽,一个芽眼只留一条梢。 当然为确保产量,也可在新梢长至 4叶时,视其第一卷丝是否带花穗而决定其去留
2、苗出土期间控制温度在300C320C,从幼苗出土到薯苗长大,床温保持在 250C300C,当薯苗高度达到 20 厘米25 厘米时,奖床温降到 200C 左右,但不能低于 180C。 管理以增温保温为主,同时注意苗床湿度。 (2)培育壮亩。 对薯亩要做到催中有炼,催炼结合。 除寒流低温天气外,苗床应尽量多揭帘,充分见光。 注意晴天膜内温度的变化,如超过 350C 时,应在薄膜上盖草帘遮阴
2、植时间以 3 月中旬初至 4 月上旬末为宜。 寒冷地区可以适当晚些,但应在草莓萌芽前栽好秧苗。 (4)栽植密度株距 40 厘米,行距 5070 厘米,每亩栽 22203330 株苗为宜。 (5)栽植深度栽植深浅是栽植秧苗成活的关键。 不宜栽的过深,不要埋住苗心,以防引发烂苗;也不要栽的太浅,如果新茎外露,容易引起秧苗干枯,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 3
2、焚烧,消灭越冬的顶梢卷叶蛾及红蜘蛛等害虫。 二、化学防治1、萌芽前喷施 5 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红蜘蛛、二斑叶螨及残存在枝干上的病原菌。 上年叶螨危害严重的果园,应全树喷一次 王星乳油 2000 倍液或 3 波美度石硫合剂,兼防蚧壳虫。 2、临近发芽时,用 50%敌敌畏 200 倍液涂抹剪据口枝杈等部位,灭杀卷叶蛾。 萌芽开花期或开花后,显蕾期可用 王星乳油 2000 倍液喷雾防治叶螨
2、2)切成块后用浓度为5 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浸泡,过 10 分钟后捞出、晾干,以备播种。 (3)栽植密度:行距 60 厘米、株距 20 厘米,每穴单株,并于穴内施入拌有辛硫磷的三元复合肥做种肥,以预防地下害虫危害。 然后把栽植沟内浇满水,等水完全渗下后将切块栽种上,并覆 5 厘米厚的土,最后盖上地膜。 田间管理围绕土、肥、水进行重点管理,其中水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1)幼苗期管理:播后
2、衡,各种养分供应不协调,会使花果因其养分不足或营养紊乱引起落花落果。 栽植过密,导致通风不良,光照不充足,光合作用减弱,雄花发育不良,使第一二层的花容易脱落。 防治措施如下。 一、实行轮作,选用抗耐病品种,栽植无病虫的健壮苗,不栽伤根断叶苗,合理密植,改善通风条件,调节好田间小气候,使植株有个好的生长环境。 二、加强温湿度的管理,在开花结果阶段应加大通风量,白天棚温保持 20间温度不低于
2、、金针虫、地蛆等地下害虫危害洋葱后造成的伤口,很易使霉菌浸入发生霉烂,同时造成浸染性病害的发生。 除了灌药防治外,4 月下旬至 5月上旬应喷施万灵、安打等药剂防治虫害。 缺素造成的腐烂由于早春地温低,土壤中铵态氮积累过多,影响钙、钾、镁等元素的吸收,造成因缺少上述元素的生理性病害发生。 生长期施用氮肥过多,也会造成上述元素的缺乏。 由于上述元素的缺乏,会造成叶缘失绿、叶尖干枯
2、壮苗的标准是叶色深绿,叶片肥厚且大,茎杆粗壮,节间短,根系发达,无病斑的苗。 3、定植根据气候条件,一般在 4 月中下旬、幼苗有 67 叶时定植到大田,定植前 10 天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 n、p、k 三元复合肥 75 公斤,磷肥 35 公斤,施肥后结合开沟整畦覆土,畦宽连沟 ,定植株行距 4050 厘米,每亩保苗3000。 4、大田管理定植后及时浇水,以提高幼苗成活率,生长期间要清沟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