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
2、天,按 2000 公斤/亩有机肥对配100 公斤生石灰均匀与土拌合,整畦理沟,灌水盖膜,利用有机肥腐熟和盖膜产生的高温酵热清洁土壤,消灭菌源,丰富土壤肥力,以保证植株生长健壮,增加群体抗逆能力。 及时整理植株,在草莓生长期间及时摘除衰老底叶、弱叶和病果,保持棚室整洁通透,雨后及时排水通风换气,控制湿度。 适量疏除次花蕾、花序顶果及弱势侧芽,确保养分集中,着果整齐。
2、发,至 12 月下旬盛发。 基肥不足,土壤缺水,造成植株生育衰弱;或浇水过多,氮肥过量,植株徒长,均有利于白粉病发生。 品种单一,且多年种植,都容易造成白粉病发生流行。 三、综合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引进具有较强抗病性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轮换种植。 2、加强栽培管理措施移栽前草莓田要深耕翻土,并进行大棚、土壤、移栽苗等消毒,以减少初菌源;覆地膜前应除草,以减少杂草作为白粉病中间寄主的作用
2、发适宜温度为 1530,侵入和发病适宜温度为 15一 18。 一般 25 一 28和稍干燥条件下或干湿交替此病易于流行。 分生孢子萌发需要有水滴存在。 保护地多在春季发病,露地种植从春末到夏秋都可发生。 防治方法1收获后及时彻底清理植株残体,集中高温堆沤处理,消灭残存病菌。 2保护地种植前选用硫磺粉 7515 千克/公顷熏蒸灭菌,或选用 43菌力克悬浮剂 8000 倍液,或
2、可以闭囊壳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条件适宜,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多次重复再侵染,扩大为害。 病菌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格,温暖、潮湿条件易于感染,但在干旱、少雨情况下,由于植物生长不良抵抗力下降,而分生孢子仍可萌发侵染,故有时发病更重。 早播和多肥时病重。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如金港五寸、三红胡萝卜等。 (2)施足粪肥,但注意切勿偏施、过施氮肥。
2、存活越冬,也可以闭囊壳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条件适宜,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多次重复再侵染,扩大为害。 病菌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格,温暖、潮湿条件易于感染,但在干旱、少雨情况下,由于植物生长不良抵抗力下降,而分生孢子仍可萌发侵染,故有时发病更重。 早播和多肥时病重。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如金港五寸、三红胡萝卜等。 (2)施足粪肥,但注意切勿偏施
2、菌浸染所致,病原菌可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温室南瓜上越冬。 病原菌借气流、雨水、农事操作等途径进行传播。 1)棚室消毒:定植前 57 天,每半亩棚室用硫磺粉 250 克,并与 500 克干锯末混均匀后,分装在几个塑料袋或花盆内,分放在棚室内,在傍晚时分,密闭棚膜,点燃熏蒸一夜,第二天放大风。 熏蒸时,棚室内气温最好维持在 20左右,架杆等物也可放在棚室内同时消毒。 (2)物理法防治:发病初期
2、温室或塑料大棚则多见于 36 月或 1011 月。 一般田间郁蔽,发病较重;番茄生长中后期管理不善,植株生长衰弱,空气干燥病害易发生。 防治方法:本病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结合栽培措施提高植株抗病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 加强栽培管理,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发病初期,可选用 10%世高 1000 倍液、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 15002000
2、粒点。 苦瓜霜霉病原与黄瓜霜霉病原相同,都是古巴假霜霉菌。 该病在广东地区的露地和温室大棚内的瓜类上周年传播侵染。 病原孢子悬浮于空气中,借气流和风雨传播,在叶片上有水膜时最易萌发,从细胞间隙和气孔侵入。 一般气候温暖、雨水多,或昼夜温差大、早晨雾大露重条件下发生流行严重。 苦瓜对霜霉病抗性较强,但近年该病也有上升趋势,华南地区一般发生在 5和 9。 苦瓜白粉病是由寄生性很强的白粉菌引起的。
2、小粒点。 苦瓜霜霉病原与黄瓜霜霉病原相同,都是古巴假霜霉菌。 该病在广东地区的露地和温室大棚内的瓜类上周年传播侵染。 病原孢子悬浮于空气中,借气流和风雨传播,在叶片上有水膜时最易萌发,从细胞间隙和气孔侵入。 一般气候温暖、雨水多,或昼夜温差大、早晨雾大露重条件下发生流行严重。 苦瓜对霜霉病抗性较强,但近年该病也有上升趋势,华南地区一般发生在 56 月和 910 月。
2、形。 3、发生规律在寒冷的地方,病菌以闭囊壳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 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借气流传播。 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靠气流进行传播再侵染。 保护地日暖夜凉温差大,湿度高,易结露,适宜白粉病发生,但在干燥条件下,病菌仍能萌发,发病也很严重。 4、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 病地实行轮作;选用较抗病的丰产良种;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科学浇水,不宜大水漫灌;加强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