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民参与浅析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它重新诠释了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即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并向人们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公民才是社会的主人,是公共服务的享有者和公共事务的重要管理者。 要成功构建服务型政府,就必然需要有公民参与的介入,只有在政府与公民、社会团体组织有效沟通和平等协商的前提下,各类公共问题才能得到公正合理地解决,政府的权威才能够得以强化,公民的社会主人翁地位也才能得以确立。 由此可以判定,公民参与是服务型政府成功构建的必然要求。 山西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6 民众的认可是服务型政府存在的根基,而只有民主的行政管理活动才是民众认可的,才能获得最为广泛的社会支持。 这是因为民主的行政管理活动具有公正性与合法性,它能够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并能有效避免妨碍社会发展的情形的发生。 也就是说,使服务型政府的行为和决策获得民众认可的前提基础就是对政府的民主管理。 政府的民主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政府制定和执行决策的民主,它要求政府在施政之前,要征求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只 有在充分考虑各方观点、协调好各方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最终决策并予以执行;二是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的民主,它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不仅要实行自我监督,同时还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以体现政府管理的民主精神。 这时我们不禁要思考,该借助何种方式来推动服务型政府的民主管理呢。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公民参与。 凭借公民参与,广大公民可以明确表达自己对政府行为的观点、态度,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形成对政府权力的有力监督与制约。 由此可见,公民参与正契合服务型政府民主管理的要求,是服务型政府民主管理的根本途径。 参与是服务型政府平稳发展的重要条件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是一项短期性任务,它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并要不断向前发展。 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期间,困难与障碍肯定会有的要想将其克服,以达到平稳发展的目的,关键是要看政府能否转变自身与社会公民之间的关系,因为当前维系政府与社会的基础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政府已从目的转化为手段,政府控制社会的合理尺度被确定在有利于社会及公民个人实现其理想和目标的范围之内。 这也就说明,只有政府意识到社会的独立山西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7 性和公民的自主性,不再以社会控制者自居,而是向社会和公民的服务者进行转变,才能减少同 社会、公民之间的各类矛盾冲突,进而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服务型政府的管理模式下,重视并坚持公民参与是政府尊重社会独立性和公民自主性的最好表现。 借助公民参与,公民可以自由表达意志、维护公共利益,而且可以约束政府权限、指导政府工作。 这些活动确保了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的对等关系,不仅能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赢得外界支持,还能为其平稳发展创造有力的社会环境。 以上内容都充分说明了,服务型政府的平稳发展离不开公民参与这一重要条件。 二、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民参与的现状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公民参与不仅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在实 践上也得到了各地政府部门的积极探索与推行。 全面反映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民参与活动的发展状况并予以综合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一) 公民参与在 服务型政府建设 进程 中 的 发展 随着各地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公民参与的实现形式也日益丰富,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按照公民参与的不同渠道,我们可以将现有公民参与的方 式划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种,是借助政府行政机制进行的公民参与; 第二种,是借助公共舆论所进行的公 民参山西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8 与。 公共舆论是指借助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一系列媒介所形成的一致性的意见。 第三种,是借助非政府组织所进行的公民参与,同分散的公民个体相比,非政府组织拥有更为丰富的参与资源和参与信息,并且对政策的制定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在当前我国政府的行政活动中,公民参与的影响力已经扩展到包括政府行政立法、决策和政府绩效评估在内的多个方面。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仅仅要扩大公民参与的领域,它还要求政府部门为公民参与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增加公民的参与机会。 随着我 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愈加意识到公民参与在协助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进步发展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了鼓励公民参与政府的管理工作,这些政府部门开始扩展公民的活动空间,并为公民参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客观条件,来逐步引导公民同政府进行互动和沟通。 (二) 公民参与在 服务型政府建设 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民参与虽然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有所进步发展,但是欣喜之余,我们也不应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当前与公民参与相关的问题的确不在少数,有些还十分明显,若不能及时有效地予以解决,今后 将会严重阻碍我国公民参与的发展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总体来说,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民参与的困境集中表现在传统政治文化环境的阻力、公民参与机制不山西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9 完善以及公民参与能力不足三方面。 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下的公民参与状况都与其传统政治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这是因为传统政治文化根植于其特有的社会形态中,其中的某些理论、观点符合人们的政治生活习惯,因而对生活于这种政治文化氛围中的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阶段,传统政治文化同样会对公民参与行为有所阻碍。 目前,对我 国公民参与而言,制约其发展的政治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 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思想影响公众对待公民参与的态度。 我国的封建社会历史长久,这期间在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小农生产方式的作用下,我国社会形成了以专制主义与等级观念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政治文化,它是与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相适应的一套政治心理、情感和价值观; 第二, 部分政府官员头脑中存有官僚主义思想。 自秦朝以来,中国在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下,形成了一套庞大的、以等级化、形式化为行政管理特征的官僚体系,由此也滋生了诸如官尊民卑、官 官相护、上行下效的官僚主义思想和行为; 第三, 社会公众的公民参与意识不足。 公民参与意识是指公民以主人翁的心态,有序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与社会事务的思想意识。 公民参与机制主要涉及公民参与的范围、途径以及政府回应的方式等内山西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10 容。 由于我国缺少对公民参与机制的统一规范和说明,因而在各地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发展状况可谓是千差万别,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 公民参与的规范化程 度不足。 我国目前缺乏专门的立法对公民参与予以规范,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无法以具体明确的法律条文对公民参与的主体、客体、途径、程序等内容的进行限定和说明,公民参与活动自然而然地表现出随意性、临时性和无序性; 第二, 公民参与机制缺失明显。 公民参与的实现与发展需要有政务公开机制、民意表达机制、政府回应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等一系列公民参与机制的配合,而不是单独几种公民参与形式的简单拼凑。 所以我们不能仅凭某地或某个政府机关举行了几次听证会、开展了几次公民评议活动,就认为其具备了完善的公民参与机制; 第三, 公民参与现有机制存 在缺陷。 政府部门在制定公民参与相关制度时考虑不周全、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公民参与机制不完善的表现。 公民参与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增进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并以此促进社会发展,而这种价值的实现是以公民参与能力的发挥为基础的,参与者若不具备基本的参与能力,就会在参与活动中难有作为。 我国现阶段公民参与的总体水平偏低,与广大公民缺乏参与能力密切相关,民众在参与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所表现出的参与能力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对参与议题的内容分析不透彻。 很多参与者由于掌握的相关信 息、山西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11 资料不完备,或是头脑中存在自身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冲突,致使自己对参与议题的内容分析不够透彻,在公民参与过程中提出许多自私且不切实际的建议和要求,既降低了公民参与的实际效果,也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第二 , 对参与方式的选择缺乏理性判断。 因为对公共问题和自身能力的认识不足,以及对公民参与的意义与作用理解不到位,有些参与者选择了不适宜的,甚至非法的参与方式; 第三, 对待决策结果的心态不正确。 公民参与的主体来自于社会各方,所以在公民参与下的政府决策是经过各方共同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