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多元科技推广调查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后,以农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落后,没有经济支柱,政府收入较少,因此对农技推广的投入不足。 县乡两级推广业务协调和沟通 不足 ① 周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xx 年 9 月,第 17 页。 11 在调查中我了解到,郯城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和花园乡农业科技推广站之间的协调沟通困难,郯城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下达的有关通知难以对花园乡农业科技推广站起到应有的规范作用,有时甚至开会都找不到人。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 20xx 年机构改革后,花园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人权和事权主要受到花园乡政府的管理,花园乡政府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经常把科技推广人员调到人员紧缺的计划生育、拆迁等部门,而郯城县业务部门多以指导为主,想管管不了,导致花园乡农技推广人员减少,与郯城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协调和沟通困难。 农技推广人 员年龄老化、综合素质偏低 针对 98 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年龄、综合素质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 1。 表 1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调查 变量名 选项 数量 比例( %) 有效百分比 2630 岁 5 3135 岁 22 3640 岁 25 4145 岁 30 4650 岁 10 50岁以上 6 高中 11 大专 46 本科 34 研究生及以上 7 平均一年一次 16 的情况 平均半年一次 77 平均一月一次 5 平均一周一次 0 0 0 助理农技师 26 初级农技师 42 中级农技师 25 高级农技师 5 可以发现 35 岁以上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占 70%以上, 41 至 45 的农业 12 技术推广人员最多,占 %, 30 岁以下的农业科 技推广人员仅占 %,缺乏新一代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 通过访谈还了解到,花园乡农技推广站长期未进新的技术人员。 郯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近一半是大专学历,本科学历占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仅占 %,学历层次偏低。 而且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很少,基本上是半年一次。 在职称上,高级农技师仅占 %,且都是县直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花园乡没有。 再者,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农技推广人员所学专业许多与农学无关,比如一些学法学、计算机、企业管理的也被调到科技推广部门。 在职的科技推广人员,特别是花园乡的科技 推广人员中缺乏作物育种等专家。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郯城县和花园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首先是乡镇工作环境和待遇不好,很难吸引高学历人才,再加上一些非专业人员进入,造成推广退伍中整体素质偏低;其次是郯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不完善,限制农技推广员素质的提高。 农技推广人员薪资偏低,社会地位低 调查发现,农技推广人员普遍反映自己的薪资待遇较低,并且社会对他们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他们的社会地位低。 薪资偏低,社会地位低 ,严重的影响了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影响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影响农技推广队伍的稳定。 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 农业的从属地位导致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少,农业从业人员收入较少;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对农业从业人员长期存在偏见;农业从业 13 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 福利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 (二)非政府科技推广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除了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院校、涉农企业、行业协会作为科技推广的主体,在花园乡农业多元科技推广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际中也存在 一些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农业院校侧重科技研发,缺乏实地推广科技的动力 农业院校科技人员较多,科技力量雄厚,每年都有许多新技术问世,但科研结果投入市场较少,高校技术人员运用科研结果下地指导农民也较少。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我国目前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下建立起来的以政府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主导的一元式推广模式,政府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分别由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负责,各自为政,缺少横向联合,农科教相互分离,制约着农业科技推广。 其次是因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收入远低于教学、科 研、管理、后勤等岗位,且下地指导比较辛苦,因此农业院校科技推广人员进行科技推广积极性较低。 涉农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其科技推广行为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不可能承担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公益性职能 涉农企业科技推广的动力是市场需要,因此科技推广的力度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以农民的切实需要为导向,局限性很明显。 这主要是由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大多数涉农企业 进行技术研发,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进行农产品加工销售都是以市 14 场需要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最终目的,不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和遇到的问题。 农产品 行业协会发展不足 花园乡草莓协会总体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技术覆盖面较窄、辐射带动能力较差。 这主要是因为花园乡草莓协会弱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