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项目申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公司董事长该主抓整个平台建设工作,有关专家负责综合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制定 实施方。 项目实施单位将配备得力人员参与本项目的实施,在项目执行期内,项目组成员将各负其责,按照项目计划分工实施,以确保完成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 公司在平台建设的前期工作中,制订了有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在连锁店管理上,制定了《连锁店管理规定》、《产品上柜制度》、《产品销售制度》等,用制度规范连锁店管理,使连锁店管理做到有序规范。 为加强技术服务工作管理,编制了《技术服务工作手册》、《产品知识手册》、《会员发展管理办法》、《村级技术员管理试行办法》、《试验示范工作管理与评定验收标准》、《技术员例会制度》、《荔民 科技》报编辑发行制度、农技 110 服务制度、农民培训工作制度等十一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和管理办法有效地促进了公司各项技术服务工作顺利开展,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18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 建设期为 三 年:即 20xx 年 1 月- 20xx 年 12 月。 在实施期内将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与完善。 第一阶段: 20xx 年 1 月 20xx 年 12 月,完善综合服务办公楼及仓储库房建设,完成机房建设、软硬件购买,农资产品、农业技术及成果资源信息采集,完成农资与农技信息服务子平台、农资连锁销 售服务子平台及农技连锁服务子平台三个板块的设计、调研,基本模块制作,初步建立农资与农技信息服务子平台、农技连锁服务子平台。 建立分公司 2 个,乡镇配送服务中心 20 个,连锁网点 200 个。 本阶段 计划投资 5000万 元 , 其中: 单位自筹资金 20xx 万 元 , 银行贷款 1000 万元,争取国家资金 20xx 万元。 第二阶段: 20xx 年 1 月 20xx 年 12 月,新建 分公司 5 个,乡镇配送服务中心 50 个,建 立 村级 连锁店 500 家, 连锁网点 累计总数达到 700 家, 初步形成农资销售网络,初步建立农资农技连锁销售子平台,完善农资与农技信息服务、完善 农技连锁服务子平台。 本阶段 计划投资 9000 万 元 , 其中: 单位自筹3000 万 元,银行贷款 20xx 万元,争取国家 资金 3000 万元。 实现销售收入 1 亿元 ,利润 303 万元,税收 61 万元。 第三阶段: 19 20xx 年 1 月 20xx 年 12 月,新建 分公司 5 个,乡镇配送服务中心 80, 连锁店 800 家,实现村村连锁,形成完善的农资销售网络体系,农资农技连锁销售子平台建设完成。 全面开通农资与农技信息服务子平台,启动农资连锁销售服务子平台与农技连锁服务子平台,开展全程技术服务。 本阶段 计划投资 亿元 , 其中: 单位自筹 5000 万 元,银行 贷款2310 万元,争取国家 资金 5000 万元。 实现销售收入 万元,利润 600 万元,税收 120 万元。 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方案 ( 1)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依据项目内容及实施方案的要求,估算 项目总投资 亿元。 其中:土建及设备购置 13710 万元;技术平台建设 600万元;流动资金 11000 万元。 ( 2) 资金来源及筹措方案 项目资金拟通过企业自筹、申请银行贷款、争取国家资金等方式来解决。 具体筹措方案为:申请农业发展银行贷款5310 万元,企业自筹 一亿元 ,争取国家资金 一亿元。 ( 3) 资金使用与管理 ① 资金使用 本项目所筹资金主要用于 农资 仓储库及配套设施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和流动资金等。 20 ② 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使用将严格按照国家金融制度、金融法规进行管理和使用,确保专款专用,以促进项目健康发展和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 4) 资金还款计划 按照项目建设周期,银行贷款本金计划从 20xx 年开始每年本金等额偿还利息照付,一直到 20xx 年之前全部偿还完毕。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发展规划分析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了现代物流业的产业地位,提出了今后物流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商务部关于《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发展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工业化消费品与生产资料批发的创新步伐。 农业生产资料 是关系 农业生产 的重要物资。 渭南 是 农业大市 ,进一步强化 农资 的储备与流通,建立合理有序的 农资 21 流通体制,保证市场有效供给,是国家确定的“十一五”期间, 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之一。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陕西省及渭南市、大荔县对推进陕西省及渭南市、大荔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县域经济活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重要意义。 产业政策分析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间,国家对 农资 一直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政府制定 农资 销售价格,制定供销社统一经营 农资。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 农资 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 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农业产业政策和产业化发展方向,项目选址合理,符合国家《关于深化 农资 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基本要求,生产规模确定适合当地资源条件,投资适度,产品市场销售有固定渠道,组织管理及运行模式符合市场实际,项目建设对发展 农村 种植业,推广优良种业,提高 农产品 质量及解决农民增收、安置就业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建设非常必要。 项目所在地渭南市大荔县是陕西省重要的 农产品 生产基地,建设该项目在促进渭南市以至陕西省和周边县市 农业产业 发展上将起到重要作用。 行业准入分析 2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现代物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集中,传统物流已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变,中国的物流业正 处于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大潮之中,传统物流企业改造和转型提升,市场供应链流程需要进行改造与创新,物流系统总体规划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进行全面整合。 根据我国加入 WTO 的承诺,物流和服务业是最早开放的行业之一,国内市场将在高层次、高起点上展开,这必然使本来发展就相对落后的中国物流业面临极大挑战。 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 农资 物流与储备,不仅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 又有其特殊的地位。 中国是一个 农业大国 , “三农”问题 始终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而保证 农资 安全储备、高效流转、有效供给、价格平稳,不 仅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任务。 该项目顺应 农资 物流市场需求,不仅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和投资方向,又符合国家《关于深化 农资 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基本要求;项目技术方案及建设规模设计合理,产品市场销售稳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项目选址大荔县 城同州路 ,交通便捷,建设条件好。 第 三 章 节能方案分析 23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本国策,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各项措施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给社会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益处。 本项目节能涉及的专业 有通风、电气及建筑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本项目节能原则要求有以下几点: ①合理使用能源,选用国家推广的新型节能仪器设备。 ②主要仪器设备选型与 经营 规模相适应。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主要节能措施: ( 1) 合理选用设备,以节约用电。 ( 2)照明设计执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做到按工作要求安排合适的照度。 ( 3)本项目建(构)筑物设计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 4)在 经营 中节约用电,及时关闭照明等用电。 ( 5)建立节能机构,加强节能管理。 在公司领导下设节能办公室,各库均设置专职节能管理人员,制定节能措施,定期督促检查,使节能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 四 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24 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项目选址 根据大荔县 农业生产 现状布局,拟将项目实施地点设在大荔县 城同州路。 ( 1)项目总部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大荔县位于陕西省东部,东临黄河,南接渭河,与华县、华阴隔河相望,西接临渭、蒲城,北与澄城、合阳毗邻。 项目所在地大荔县 城同州路 , 紧 临 108 国道,南距西潼高速和陇海铁路 线 22 公里。 ( 2)自然资源状况 ① 地形及资源分布 大荔县地质地貌特征为:县城内地势平坦,渭河支流 —洛河穿县境而过,县城内平均海拔 370 米,县内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西瓜、冬枣等农副产品享誉全国。 黄河、渭河、洛河三河流域广大肥沃的土地适合棉花生长,项目所需棉花资源非常充足。 ② 气候气象 大荔县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带,受秦岭山脉影响,故属暖温带大陆性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季温暖多风,秋季温凉湿润,年平均气温一般在 176。 C,年降水量 ㎜, 7~ 9 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 25 的 70%以 上。 无霜 210 天左右,全年日照 2472 小时 ,主导风向为微风最多。 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及偏旱的气象特征,适合作物 种植与生长。 ③ 水文 大荔县水资源相对丰富,县城地表水较浅,一般水埋深70 余米,黄河、渭河、洛河水年流量相对丰富,地下水分布差异不大,县北地势较高,地下水埋深大约 100m。 ④社会经济 大荔县是农业大县,现辖 26 个乡镇, 117 万亩耕地, 人口 70 多万,其中农业人口 60 多万,占总人口的 80%以上。 20xx 年,全县生产总值 42 亿。 农业推进、工业增长速度和效益得到提升,有力的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乡居民 收入稳定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