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率下调对广东服装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xx 出版 ; 黎孝先 :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xx 年出版 ; 梁朋 : 《税收流失经济分析》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xx年出版 ; 财政部税制税则司 : 《国际税制考察与借鉴》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xx 出版 ;邓力平 : 《经济全球化、 WTO 与现代税收发展 》,中国税务出版社 20xx 年出版。 相关论文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这些著作和论文从政府角度、经济角度、尤其是税收角度,对出口退税诸多方面进行了有力的分析和总结,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 综合国内出口退税的理论研究动态,笔者认为,出口退税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出口退税避免双重课税,符合税收的公平原则和中性原则。 若出口货物未能实现真正的零税率,使出口货物彻底地以不含税价格进入进口国,就会产生国际间地双重征税。 第二,出口退税有利于鼓励出口,增强出口货物的竞争力。 对出口货物实行退税,使出口 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有利于出口货物公平地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这将增强出口货物地竞争力,调动企业出口的积极性。 第三, 出口退税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增强了外汇储备能力。 第四,出口退税已经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本文通过分析出口退税率下调给广东服装企业带来的利和弊两方面的影响,探讨广东服装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提出相应对策。 本文的结构和各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 出口退税的含义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 第 二章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现状分析 ,从经济学上分析出口退税,介绍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和从 20xx 年 7 月 1 日开始的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 第三章 广东省服装业的发展状况 ,介绍 广东省服装业的发展状况 ,及其存在的问题和第一章 绪论 5 挑战,分析广东服装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第四章 出口退税率下调对广东服装企业的影响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对广东服装企业的影响 ,及其利好影响。 第五章 广东服装企业应对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对策 ,全面分析出口退税率下调给广东服装企业带来的利和弊,探讨广东服装企业应该如何把握机遇,规避不利因素, 积极应 对。 第六章 应对出口退税率下调的案例研究 —— 以广州纺织工贸企业集团为例 ,通过真实案例的介绍,印证所提对策的可行性。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经济与贸易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6 第二章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现状 分析 出口退税的经济 学 分析 一个国家出口退税率和退税政策会对宏观经济的多种变量产生作用,反过来看,它又要受宏观经济形势因素的影响,国家在制定出口退税政策的过程中必然也要考虑宏观经济的因素,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本文仅从外贸因素来分析出口退税对国民经济总量发生的作用。 主要考虑出口退税率的变动 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如果出口退税率上调,那么企业出口成本减小,做出口的企业增多,出口数量增加,直接导致净出口总额的增加,再通过贸易乘数效应,进而对 GDP 产生影响,下面构造简单的关系图 21 进行阐述。 图 21 出口退税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分析图 从图 21 可以看出,假设国家提高出口产品退税率,则可以降低外贸企业出口成本,充分发挥价格优势,借此提高企业自身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国外对出口商品的需求量,在进口增量一定时,净出口必然增加。 反之,出口退税率下调, 净出口就会减少。 总之,出口退税对出口贸易的作用是很大的,两者是显著相关的。 表 21 是中国 198520xx年 出口退税额和出口额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出口额随着出口退税额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从而 GDP 相应增长。 出口退税率上调或下调 出口成本降低或增加 出口产品竞争力强或弱 净出口增大或减少 GDP 增长或减少 第二章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现状分析 7 表 21 中国出口退税 额 和出口额情况 表( 198520xx 年) (亿美元) 年度 出口退税额 出口额 年度 出口退税额 出口额 1985 1995 1986 1996 1987 1997 1988 1998 1989 1999 1990 20xx 1991 20xx 1992 20xx 1993 20xx 1994 20xx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 分析 我国出口商品的贸易方式主要有两种,即一般贸易方式和加工贸易方式(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约占出口商品贸易方式总额的 95%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补偿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和转口贸易等。 本文只分析出口退税对两种主要贸易方式的影响。 我国对加工贸易净出口货物实行保税监管制度,即在货物进口时,海关保留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权利,但实际不予征税,或按比例( 85: 15, 95: 5)征收,待原材料加工成成品出口时核销结案,且对加工贸易生产所需的机器 设备和生存工具免征进口环节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也就是说,对加工贸易出口的货物中“来料”、“进料”部分实行“不征也不退”的原则,这就彻底贯彻了出口产品零税率的原则。 而对一般贸易出口货物中的国产料件实行的是“先征后退”的做法,由于我国国内存在征、退税环节脱离而导致征退缺口问题,且 1995 年以来两次大幅度降低出口推水率,而国内原材料的增值税率 仍保持原水平,这进一步扩大了征退缺口,使得一般贸易无法享受与加工贸易同等的待遇。 从表可以看出,近年来加工贸易的出口额稳步递增,且增长速度也高于一般贸易的增长速度。 其中 20xx 年出口退税改革后更是明显,出口退税率下调,使得一般贸易出口需要全额承担征退税率差,而进料加工出口只 需承担国产料件及加工增值部分的征退税率差, 来料加工因实施免税, 基本上不受退税率下调的影响。 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所占比重下降,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上升(如表 22)。 经济与贸易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8 表 22 20xx~ 20xx 年贸易方式比较 贸易方式 金额(亿美元) 同比( %)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年 20xx 年 总值 4, 5, % % % % 一般贸易 1362 1, 2, % % % % 加工贸易 2, 3, % 22% % % 其他贸易 % % % 49%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资讯网, 我国 出口退税 制度的 现状 《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第 1 条规定,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出口和代理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做销售后,凭有关凭证按月保送税务机关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因此,根据当前进出口退税相关法规的规定享有出口退税权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 4 类: 第一 、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出口企业; 第二 、未享有进出口经营权而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其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 第三 、外商投资企业; 第四 、经特许享有出口退税权的企业。 出口退税的 义务主体是指承担返还出口退税款义务实际支出出口退税款项的主体。 从当前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相关规定来看, 1994 年以后发生的出口退税款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 直到 20xx 年 10 月,国务院对出口退税机制加以改革,将原来完全由中央财政负担的出口退税款项改为建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增量的新机制。 通常情况下,凡是应纳或已纳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经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报关离境 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经出口收汇并核销后,即报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具体说来 :第一、 只有贸易性质的出口货物可以出口退税,非贸易性质的出口货物不予退税; 第二、 并非所有经贸易出口的货物都可以退税,不属于应税货物的,未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即无所谓退还该部分税款或免于缴纳税款 ;第三、 货物第二章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现状分析 9 必须报关并输出海关。 报关不离境的货物不能视为出口货物 ;第四、 出口货物的销售收入需已实现,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 只要具备上述条件的出口货物,均可办理出口退税。 就当前我国退税的范围来说,退税并不针对我国现行税制下的所有流转税或间接税,而仅仅限于对增值税和消费税。 增值税是指以商品生产流 通和劳务服务各个环节中的增值税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消费税是指对消费流转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出口退税货物的退税率是出口退税的中心环节,是指出口货物的实际退税额与退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它反映了出口货物在一定时期内税收的实际征收水平。 退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出口企业能够实际享受的退税权利的程度,关系到国家和出口企业的经济利益。 由于国家对出口贸易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调整退税率来实现的,出口退税率便成为我国出口退税制度下变动最频繁的政策内容。 出口退税 的计税依据,是指计算出口货物应退税款的依据和标准。 税法规定,外贸企业的出口货物,以出口数量和出口货物的购进金额作为计税依据;赊购年产企业的出口货物,以离岸价作为计税依据,办理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率下调政策 20xx 年 6 月 19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 [20xx]90 号),规定自 20xx 年 7 月 1 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 这次政策调整共涉及 2831 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 37%,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取消了 553 项“高耗能、高污染 、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 主要包括: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盐和水泥等矿产品、肥料、染料等化工产品、金属碳化物和活性碳产品、皮革、部分木板和一次性木制品、非合金铝制条杆等简单有色金属加工产品,以及分段船舶和非机动船舶。 二是降低了 2268 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如植物油,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纸制品,部分石料、陶瓷、玻璃、珍珠、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其他贱金属及经济与贸易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10 其制品,部分钢铁制品,部分木制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至 5%;部分化学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至 5%或 9%;家具出口退税率下调至 9%或 11%;服装,鞋帽、 雨伞、羽毛制品,箱包,钟表、玩具和其他杂项制品等出口退税率下调至 11%。 三是将 10 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 主要包括:花生果仁、油画、雕饰板、邮票和印花税票。 其中,服装 产品的 出口退税率由 13%降到 11%。 这是自 20xx 年以来,我国第 4 次调整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 据了解,国家这次下调出口退税率,主要是为进一步控制外贸出口大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 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广东省服装业的发展状况 11 第三章 广东纺织 服装业的发展状况 广东纺织服装业的概况 纺织服装是广东省的传统支柱产业和主要出口商品。 长期以来,纺织服装行业对广东省安排劳动力、解决就业等方面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广东省纺织服装种类齐全,产品畅销全国,出口世界各大洲。 纺织服装业对广东省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 广东是中国服装重要产地; 第二, 广东服装业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三, 近十年广东服装产量和出口创汇均为全国首位,均占全国总量的 1/3 左右,年产量 30 余亿件,出口金额近 100 亿美元,销售收入约 800 亿元 ; 第四, 全省服装企业约 1 万余家,从业人员数百万人。 广东纺织服装业的优势 第一 , 广东是我国最早开设对外贸易的口岸之一,我省开放早的先发优势,灵活的就业政策、宽松的就业环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 此外,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使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海归派”和外籍人才、港澳人才前来创业。 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从而使我广东省拥有大批专业外经贸人才和较稳定的销售网络,为纺织品服装出口提供了良好的贸易环境。 第二 , 广东毗邻港澳,交通及信息渠道便利,有利于把握 国际流行消费走向。 再加上广东省纺织服装集群企业与港澳市场结合紧密,信息灵通,跟进国际流行趋势快于国内同行。 香港、澳门信息产业十分发达,网络完善,港澳市场服装流行款式能很快进入珠江三角洲。 珠三角地处中国信息、科技最前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最新的技术和信息传至各地纺织服装行业。 随着高新技术、高科技产品向传统纺织服装业的逐渐渗透,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水平已成为目前珠三角纺织服装产业形成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技术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 , 通过多年的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大批先进的设备技术及管理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省作为我国沿海开放带的龙头,纺织服装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从纺织服装业的原料 — 纤维工业看,广东省多个地市利用政策环境、地理位置及资金等优势,引进了一批国外先进设备,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全省引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