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格兰仕集团的战略选择内容摘要:

1、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广东格兰仕集团的战略选择编写:谢洪明 1 李卫宁 2指导教师:蓝海林 2(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 510640)摘要:世纪之交,美的和格兰仕先后进入对方经营领域,面对面地进行厮杀。 本案例可用于动态竞争战略的教学和研究。 格兰仕通过实施专业化和规模化战略,将微波炉的价格降低了一半以上,大大提升了微波炉在我国的普及率,同时也迫使许多微波炉生产厂家退出微波炉的竞争。 格兰仕已成为我国微波炉市场上的真正霸主,连续 5 年获得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美称。 然而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格兰仕宣布将投资 20 亿进军空调及其他大家电行业,消息一出,业界 2、顿时一片哗然,讨伐之声不绝于耳。 在当前空调需求过剩的情况,格兰仕进入空调行业将意味着什么。 格兰仕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进入空调业。 格兰仕还能在空调业创造微波炉神话吗。 格兰仕公司广东格 兰 仕 (集团)公司以 生 产 羽 绒 制 品 起 家 ,1993 年 进 入 微 波 炉 ,从 家 电 、轻纺等产业多元化走向微波炉小家电生产的专业化,迅速成为微波炉世界的“巨无霸”。 依托规模经济、实施低成本战略大幅度降低销售价格。 1995 年在微波炉市场占有率跃居第一,并保持至今。 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企业之一。 总公司面积 60 万平方米,现有员工11000 人,2000 年销售收入达到 50 亿元。 产品畅销全球 3、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 年出口创汇 美元,列中国家电行业前列。 格兰仕集团拥有 1500 万台微波炉的年产生能力,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基地。 占有全球市场近 35%,中国市场近 70%的市场份额。 格兰仕集团还拥有全球最大的豪华电饭煲生产基地之一,具备 1200 万个豪华电饭煲年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已经位列国内三甲。 经国家权威部门评估,格兰仕的无形资产已经高达 101 亿元,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格兰仕成功的发展模式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已被列为广东省 83 家大企业集团 和国家轻工局 68家争创国际名牌优势企业等,格兰仕将作为国家重点企业来扶持。 该集团以国际领先的技 4、术开发能力和日臻完美的产品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数以千万计的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 格兰仕拥有人才、品牌、技术、质量、服务、市场、营销、网络等诸多优势,1 谢洪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卫宁,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 2 蓝海林,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996 1997 格 兰 仕 在 中 国 大 陆 的 市 场 份 额 (%)市 场 份 额年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这些优势将为格兰仕创造多个全球第一 的产品,成为国际家电领域的 星际航母。 格兰仕产品以卓越不凡的产品质量赢得了世界消费者的青睐,因而 5、被世界消费者联盟这一权威组织评为“世界消费者满意企业” ,也被财富杂志推选为“最受赞赏的企业”。 格兰仕有上百种微波炉品种,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多系统遥控遥感高智能化微波炉、豪华型“金刚”系列以及“ 迷你”型微波炉等系列产品。 科技含量、性能质量价格比占绝对的比较竞争优势,为格兰仕强行推进货真价实、质优价廉奠定基础。 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格兰仕加快了迈向国际市场的步伐。 1999 年被推举为全国 33个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生产企业。 一些微波炉生产专家在访问格兰仕后,将格兰仕的成功归纳为:规模优势产生采购成本优势;规模优势支持技术进步,又极大地刺激形成成本优势;规模优势衍生专业化优势,进而形成强 6、大的品质优势;规模优势使生产力水平得到提升,尤其是格兰仕的速度是惊人的。 叫板微波炉1999 年 9 月,美的与日本东芝正式签约,进行“ 微波炉项目” 合作,挑战格兰仕。 这个惊人的消息被放在格兰仕董事长兼总经理梁庆德面前的时候,这位被格兰仕人尊称为“德叔”的人表情立刻严肃起来,他似乎早有预感。 在每一个格兰仕人眼中,格兰仕的领军人物梁庆德是一个和蔼可亲、令人尊敬的长者;在每一个竞争对手眼中,梁庆德是一个骄勇善战、令人畏惧的统帅;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眼中,梁庆德是一个万众仰慕的民族英雄。 有人说:“不是德叔拥有了格兰仕,而是格兰仕拥有了德叔 ”。 他为中国家电业守住了民族品牌的一块阵地,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7、梁总迅速搜集了业内人士和有关专家对美的此举的看法:作为全国最大家电生产制造商之一的美的集团宣布全面进军微波炉产业,意味着处于高度垄断的微波炉市场格局即将被打破。 美的此次进军微波炉市场,挟日本东芝世界顶尖级技术,目标直指包括最高技术在内的中高档品质变频微波炉,意欲在 21 世纪的厨房产业中大有作为。 据称,美的微波炉项目首期投资即达 1000 万元以上,预计项目总投资超过 1亿元,计划一年内达到 50 万台生产规模,3 年内形成 300 万台规模生产能力,产品范围涉及到 12 种规格。 此外,总投资 100 万元的微波炉研究开发中心运用世界最先进的开发软件专攻微波炉的电子开发、电子结构。 有关专家称, 8、由于国内微波炉市场仍以低档产品开发为主,在消费市场日渐成熟的情况下,消费者已开始逃离靠低价倾销、单薄技术构成的微波炉市场,而追求高技术带来的高品质生活。 此外,1999 年,国内城市市场占有率仅 10、农村市场占有率不足 1的空间,也促使美的加快进入微波炉市场的步伐。 目前的微波炉市场垄断局面其实是一种错误表象,高度垄断的市场必孕育着危机。 美的凭自己强大实力将使该市场重新充满竞争活力。 问题与机遇梁总知道,格兰仕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又岂只是美的进军微波炉。 1、高成长的微波炉市场随着人们工作节奏加快、生活质量提高,微波炉以省时、省力、方便、卫生的特点,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 9、09001000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产 量 ( 万 台 )图 2 中 国 大 陆 微 波 炉 产 量 增 长 情 况年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以及蒸、煮、煎、炸、炖等烹饪方式齐全的优点,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厨房。 在西方发达国家,微波炉的家庭普及率高达 8090。 而在中国,据专家调查表明,1999 年 35 个大中城市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微波炉拥有量仅为 ,1998 年年底我国大中城市居民微波炉的普及率仅为 微波炉市场正处于成长发育期,消费需求潜力巨大。 2、竞争日趋激烈1995 年以来,中国大陆微波炉产量持续增长。 市场的繁荣 10、引来了众多海外大企业,日本的松下、夏普、日立、三洋和三菱,韩国的三星和,美国的惠而浦、法国的万能等纷纷在华投资设厂,打出自己的品牌。 中国大陆微波炉行业前几年有近百家企业生产,但是难以抵挡格兰仕、立等强势品牌的冲击纷纷下马,到 2000 年中,仅有 30 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截止 2000 年 8 月,微波炉行业的品牌集中度已经很高,仅格兰仕一家的年产量就超过 500 万台,占据了国内全部市场份额的 50。 但是,尽管竞争如此惨烈,却并未阻挡住大型家电企业的涉足。 美的以其品牌、资金、技术、销售网络等优势进军微波炉市场,必将在竞争激烈的微波炉生产行业引起巨大的震荡。 3、产品品种相对单一格兰仕的主打产 11、品只有微波炉。 而其竞争对手却有多个主打产品。 例如,美的除了微波炉,还有空调、洗衣机等(如表 1 所示)。 梁总知道单一产品的企业在规模发展上会有一定局限性,尤其在目前市场状况不是很好的情况下,风险太大。 国外大的知名电器企业都具有很长的产品线,并且具有很强的联动性。 许多学者都提倡相关多元化。 表 1 全国主要生产微波炉的家电厂的主要产品主要产品厂商微波炉空调电风扇电饭堡彩电冰箱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不粘锅消毒柜抽油烟机洗衣机电脑炉具其他格兰仕 顺德希贵 万和 荣事达 海尔 美的 蚬华 惠而浦 万家乐 澳柯玛 小天鹅 上海上菱 顺德伟嘉 广东康宝 台山华富 深圳晶石 中山安朗 纬和公司 三星 松下 4、 12、微波炉的利润空间不断下降微波炉产品于八十年代末进入中国家庭,至今经历了发展、竞争成长和稳定成熟 3 个阶段。 经过从低档机、中档机再到高档机的价格调整和市场整合,整体看来微波炉市场的价格一降再降。 动辄千元,百姓望而却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价格最低降至 300 多人民币时,微波炉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微波炉也进入了微利时代。 就算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能雄踞一方的“强势群体”也只能图得微利,在整个家电行业中,微波炉的利润率处于中下游水平。 据说,在市场上占据两成份额的美的公司去年微波炉的利润空间只在 7;21 世纪素材资源平台 中国最大素材资料平台 160984104市场占有率近七成的格兰仕公司去年的利润 13、率也只有 68。 5、国际市场的挑战据统计部门的数字显示,近几年,我国家用电器出口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其增长幅度远远高出全国外贸出口的平均水平。 由此看来,我国的家电业正在努力与世界接轨,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际市场和同行的认可。 而且中国“ 入世” 也会有利于出口市场的扩大。 但是,一些市场分析专家坦言,家电业的竞争在新的千年将会更加激烈和残酷。 他们认为,国际家电产业未来将呈现三大特点。 1)国际家电产业目前已形成一定的格局;2)品牌的集中度越来越高;3)家电价格总体走低,造成该行业利润逐年递减。 其中技术是核心、是关键。 因此,国内家电巨子要直面这一严峻的挑战。 6、空调市场增长很快,竞争激烈据调查,空 14、调目前在我国的普及率仅为,变频空调不到,国内空调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 以中国空调业的成长速度计算,中国空调业正要进入高成长期,仍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 业内专家指出,只要有利可图便会有厂家进入,空调在大家电中又是仅存的沃土 ,厂家的蜂拥而至应是意料之中,随着更多国内家电巨头的加入,2000年空调价格大战已是烽烟四起,众多消费者持币观望,空调厂家销售遇到了空前阻力。 2001 年国内空调业的一场大战已是箭在弦上,并且将会空前激烈。 不仅是国内各家电巨头,国外品牌伊莱克斯、西门子、飞歌均携多款新品加入战团。 面对家电业最后一块肥肉,其技术、资金门槛双低,因此几乎所有数得上名字的家电企业都在生产空调:海尔、美 15、的、格力、春兰、科龙、海信、新飞、长虹、康佳、乐华、小鸭、小天鹅,空调业的激烈竞争就在眼前。 从空调业的竞争环境来看,市场已形成了完全多头竞争格局。 据有关资讯,海尔、格力、美的、科龙“四大天王”加起来的市场份额不足,强弱之间差距并不明显,群雄争霸注定了近年空调业的“平稳律”。 从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心理份额与情感份额看,海尔相对而言是一“寡头”,而其它几大品牌之间差距不大。 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格兰仕怎么办。 前面的路该怎样走。 是继续走专业化、规模化的道路还是进行多元化发展。 对于多元化与专业化策略哪个更好。 梁总说:“专业化发展还是多元化发展策略本身无优劣之分,这是与企业可支配的资源和市场环境所决定的。 我们学的是可口可乐、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企业的道路,我个人认为与其什么都做,但由于资源有限,什么都做不精,做不好,不如集中资源做精、做好一个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