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店区东桥~西孙线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分析,预测未来年份货运量及其增长率,然后根据基年交通量和增长 率预测本路段远景年限交通量。 ①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 某一区域的交通运输业发达兴旺,人员和物质频繁流动,物资商品进得来、出得去,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比较快;反之,交通运输条件薄弱,信息闭塞,势必会使该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因此社会经济指标与交通运输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经过相关分析,多种模型分析比较,选用模型如下: Y=A XB 式中: Y客(货)运量; XGDP; B为回归参数。 利用回归模型对小店区 小店镇 客(货)运量和 GDP 进行回归计算,结果见 表 32。 直接影响区 GDP 与客、货运量回归模型参数 表 32 影响区 回归指标 A B R2 小店镇 GDP 与客运量 GDP 与货运量 小店区 GDP 与客运量 GDP 与货运量 太原市 小店区东桥 ~西孙线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对以上数据进行加权计算可得本项目未来各特征年交通量,见表 33。 各特征年的客(货)交通量表 辆 /日(折算成小客车) 表 33 年份 客车 货车 合计 2020 253 1075 1328 2020 499 1472 1971 2020 841 1784 2625 2018 1363 2063 3426 2020 1468 2336 3804 ②考虑诱发、诱增等因素的交通量 该 项目的实施,将改善原路段行车难的状况,诱发了那些原来需要出行却因交通条件制约而未能出行的潜在交通量,同时也提高了出行频率。 因此,对本项目考虑了一定数量的诱增交通量,含诱增交通量的预测值见 表 34。 远景年份交通量预测值 辆 /日(折算成小客车) 表 34 年份 客车 货车 合计 2020 273 1147 1420 2020 531 1563 2094 2020 890 1890 2780 2018 1438 2183 3621 2020 1549 2470 4019 太原市 小店区东桥 ~西孙线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第四章 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 建设规模 本项目 小店区东桥~西孙线公路工程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 小店镇 境内,根据道 路使用性质及其所在地理位置和现有的道路与交通运输情况,尽可能利用原有 公路作为路基、少占用耕地的原则,提高道路等级和技术标准。 综合技术是以 JTG B01202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为依据,合理充分地利用原有地质状况,在路线平、纵、横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同时,完善排水防护工程和沿线安全设施。 该项目 起点位于 小店区 东桥村村口南 135 米处( 小牛线 K6+585) , 终点位于小店区温家堡村,且与西孙线相接,路线全长 公里。 全线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进行建设,设计行车速度采用 30公里 /小时,路基设计宽度 米, 路基土方 3618m3,铺筑 水泥 混凝土路面 ,铺筑水稳砂砾基层 , 完善 排水设施。 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4 42 主要技术指标表 表 41 项 目 指 标 公路等级 三级公路 里程 路基宽度 地形 平原区 设计速度 30km/h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Ⅱ级 平曲线最小半径( m) 30 缓和曲线( m) 25 最大纵坡( %) 最 短坡长( m) 80 竖曲线半径( m) 凸 10000 凹 10000 地震动峰加速度 太原市 小店区东桥 ~西孙线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 42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数量 1 路基土方 m3 3618 2 18cm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 3 22cm 水泥混凝土面层 ㎡ 4 路边石 m3 5 路边石垫层 m3 6 培路肩 ㎡ 7 排水设施 m 8 涵洞 道 3 9 安全保障工程 km 太原市 小店区东桥 ~西孙线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第五章 建设条件及方案选择 沿线自然条件 自然地理位置及 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部, 该 项目 起点位于小店区东桥村村口南 135 米处(小牛线 K6+585), 终点位于小店区温家堡村,且与西孙线相接,路线全长 公里。 本项目区为平原区,海拔高程为 760~ 770m之间。 气候条件及水文状况 本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风多雨少,常年春早;夏季较热,雨量较多;秋季凉爽,多有阴 雨;冬季寒冷干燥。 全县年平均气温变化为 9℃,年平均降水量 450~ 500 毫米,无霜期 165~ 175 天。 冰冻深度一般为 80cm,最大冻土深度可达 106cm。 小店区处于汾河及其重要支流 — 潇河流域。 汾河和潇河常年有水,平时流量不大,但在汛期河水也暴涨,虽汾河上游有水库控制,不会造成太大危害。 因汾河和潇河对拟建公路相距较远,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甚小,一般不需要设置防护工程。 沿线地下水位较高,又多处潮湿,对路基稳定有较大影响,为此要避免翻浆。 本项目区内地表水系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季节性较强,雨季水量较大,平时雨 量较小。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1)地质构造: 本项目 处于 小店 新裂陷板块内,是在太原断陷与西谷南庄凹陷之间,属喜马拉雅构造层。 地质构造比较简单,区域内无明显断裂带。 地层岩性:沿线地层为晚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 Q4黄土覆盖,地表主要是粉砂、亚砂土和亚粘土为主,地表下层大部为新生界第三系上新统 N2b保德组,为河湖相堆积,称之保德红土。 由于全线地层岩性较简单,对公路危害不大,预防翻浆是本项目的主要地质问题。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本 项目主要用的建筑材料有沥青、钢材、砂、碎石和水泥等。 其采购情况简述如下: 石料:主要从太原风峪沟附近,还有尖草坪区镇城村运石料,一般石质尚好, 太原市 小店区东桥 ~西孙线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可开采片石、块石等运至工地。 沥青面层矿料则多从柴村一带远运,属石灰岩碎石,质地较坚硬,级配也能达到要求。 砂砾:本项目所用砂砾可从 清徐县采购, 其供应量大, 运输方便。 3. 砂:工程用砂多采用晋源区的砂。 工程用水:施工期间的生活用水、工程用水,沿线村镇满足供给。 工程用电:沿线电力供应良好,工程用电可与电力部门协商解决。 钢材、木材:尽可能利用当地材料或就地采购。 水泥:采用太原 市水利水泥厂“难老”牌 水泥。 运输条件 : 沿线筑路材料供应地,已基本在当地形成一定市场,有乡村道路以及 国道、省道与 之 连接,材料运输条件不困难。 建设方案选择 路线方案的确定 根据路线起、终点及主要控制点、按照 拟 定的公路建设等级,结合其在公路网中的作用、使用功能和特点、资源状况以及水文、气象、地质、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路线布设大部分沿原有公路为主,根据原有公路的技术状况,通过调查分析,对符合公路线形标准的,就充分利用其原有公路加宽改造,对沿线平纵形不达标的地段进行必要的改造,并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力求做到平面 顺适、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但又不得过分追求高指标而增大工程造价。 ( 1) 本项目 路线方案拟定的原则 ,力求与沿线产业有布局的现状及发展规划相协调。 ,方便出入,有利于吸引交通,提高拟建公路的运营效益。 ,减少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 济林地,避免大量拆迁,减少对群众利益的侵扰。 、直捷,以缩短里程,减少投资,提高运营效率。 ,以及施工 过程对现有公路运输的干扰和影响。 ,着眼于未来长远和利益。 ,减少水土流失。 ,注意公路美学,与景观协调。 太原市 小店区东桥 ~西孙线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 2)路线起终点 起点位于 小店区东桥村村口(小牛线 K6+585) 里程桩号 定 为 K0+000, 终点位于小店区温家堡村,且与西孙线相接, 里程桩号为 K1+。 路基工程 路基横断面布置: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20)的要求, 全线 按 三级公路标准拟建,路基宽度 米,其 中行车道宽 米, 路边石 2 米, 土 路肩宽 2。 路基排水防护: 根据实际地形情况,起点段前 620 米利用原有排水设施进行排水,后 米采用 米的梯形排水沟来满足道路的排水要求。 路面工程 路面结构根据路段现状、交通量及交通组成、设计弯沉,按部颁《公路 水泥混凝土 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20)有关规定设计。 在满足交通流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本着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用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方案的技术经济比 较,最终确定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组合 表 51 结构层次 结构组合 +315 面层 22cm 水泥混凝土 基层 18cm 水泥稳定 砂砾 总 厚 度( cm) 40cm 桥梁、涵洞 沿线遇河流,自然冲沟,灌溉渠等设置桥涵,桥涵结构形式的选择根据实际地形、水文及农田水利等情况,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结构上力求形式统一,力求采用标准化及便于施工,降低工程造价。 为了配合当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线 有 3 道涵洞 需 进行 加宽 改造 , 其中两道圆管涵和一道盖板涵 均加宽 4米。 起点段小桥工程由东桥村完成建设。 沿线设施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强沿线的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力争为行车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环境。 全线 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标志设施 ,以保证行车安全。 太原市 小店区东桥 ~西孙线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 编制依据 本项目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如下: 交通部交公路发 [1996]611 号《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估算指标》; 交通部交公路发 [1996]612 号《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以下简称《部编办》); 山西省交通厅晋交科字 [1997]56 号文“关于试行《山西省关于贯彻执行 [1996]部颁〈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若干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省厅规定》); 费用和费率 人工费: 按《省厅规定》的人工 元 /工日计; 材料费:外购材料的供应价采用沿线地(市)市场调查综合价格,地方材料原价采用沿线料场调查综合价格,材料运杂费按 《省厅规定》计。 其它材料费、 机械使用费: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 [1996]611 号文规定计列。 4 、 其他工程费:其他工程费以工、 料、机直接费为基数,根据《估算指标》中 的规定费率计列。 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 根据《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的规 定计列; 其中,工地转移里程不计列,主付食运费补贴费不计列; 计划利润按指标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 4%计, 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与计划利润之和的 %计列; 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按《估算编制办法》规定计列,办公及生活家俱购置费按《部编办》规定,按 1000 元 /公里计列; 建设项目管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根据《部编办》规定按累进办法计列;工程质量监 督费、工程监理费、定额编制管理费及设计文件审查费以指标建安费为基数分别按 %、 %、 %、 %计列; 勘察设计费:参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2020 年修订本《关于工程勘察设计费 太原市 小店区东桥 ~西孙线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标准》计算; 研究试验费、 施工机构迁移费、联合试运转费、生产人员培训费 不计列; 1预备费:按《部编办》规定,以第 一、二、三部分费之和为基数按 3%计列; 本项目 投资估算总金额为 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 万 元。 资金筹措 本项目资金来源通过申请开行 贷款、市政府补助投资补贴,其余 由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