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定边光、温、水资源正好与马铃薯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吻合,不仅是全国马铃薯鲜薯生产最佳种植区 ,而且也是全国种薯的理想繁殖地。 7 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定边县土地总面积 6920 平方公里,居陕西省第三位,全县现有耕地 284万亩, 有基本农田227 万亩,农民人均耕地达 ,地域广阔,地势平缓。 定边县土壤类型以沙壤土、黄绵土、黑垆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富含钾素,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速效氮含量 ,速效磷含量 ppm,速效钾含量 ppm ,土壤 pH 值 68之间,土壤条件非常适应马铃薯生长发育。 有充沛的劳动力资源。 全县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 13万人,进行马铃薯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劳动力充裕。 有较强的技术支撑。 县内有农技、植保、土肥、农机、种子等科研推广及马铃薯良种繁 育中心等单位,有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长期从事马铃薯科技推广工作,可以为马铃薯产业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服务保障。 有雄厚的群众种植基础。 我县马铃薯生产历史悠久,栽培广泛,广大群众经过长期的种植在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储藏和加工经验,为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便利的区位优势。 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部,陕、甘、宁、蒙交界地带,位于榆林“人”字形工业走廊西端,西距宁夏银川市 159公里,在大银川经济辐射圈之内。 青银高速公路和 307 国道横贯东西, 303 省道纵跨南北,正在建设的太中银铁路横穿全 境,发达的交通网络为定边的马铃薯 8 产品外运和交易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有突出的产品品质竞争优势。 定边由于海拔高、气候凉爽、风速大,这里生产的定边种薯退化慢、病虫害少、产量高、质量好,旱地一般亩产 1500 公斤左右,水地亩产可达 3000 公斤左右,一直是宁夏、甘肃、陕南以及南方数省区等地的重要种薯供应基地。 定边由于土质疏松、雨热同季,这里生产的定边商品薯个大、形圆、表皮干爽、光泽度好、无污染、无畸形、耐储运、淀粉含量高( 1623%)、鲜食口感极佳、加工产品色泽鲜亮、鲜食加工兼用,是天然的无公害绿色食品,鲜薯 产品畅销全国南方数十个省市。 有明显的产业比较优势。 从生物特性上看,马铃薯的适应性好,耐旱、抗灾、耐瘠薄,适于广泛种植,收获指数达 70% ~ 80% ,远远高于禾谷类作物,增产潜力大。 从作物特性上看,马铃薯的生育期短,播种期灵活,对分期播种周年供应、种植条件差的白于山区群众增收意义重大。 从效益上看,与粮食作物相比,马铃薯一般是同类生态条件玉米产值的 2 倍。 从用途上看,与谷类作物相比,马铃薯用途更为广泛,可用作粮食、蔬菜、饲料、工业原料。 从营养学角度看,马铃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大量膳食纤维,是现代社会 不可多得的营养食品和保健食品。 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马铃薯及其加工产品营养价值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消费量将逐步增加,消费缺口很大。 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量达 9 公斤,发展中国家年人均只有 公斤,白俄罗斯年人均,为世界之最,中国年人均消费量为 公斤,虽略高于发展中国家,但于发达国家相比还不足 50%,与白俄罗斯相比相差甚远。 从市场发展看,随着我国工业不断发展和食品行业的兴起,淀粉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据权威专家预测到 20xx 年我国以马铃薯作为方便食品的 人口将达到 2 亿人左右,相当于德、荷、英、法、西、意、丹麦 7国的总和,到 2030 年仅国内市场马铃薯精淀粉的需求量将达到 180 万吨,而我国现有年生产能力 1 万吨以上的加工企业仅 20家,全国精淀粉年产量仅 30万吨, 60%的精淀粉需要进口,需要进口薯条 10 万吨,同时我国人均消费鲜薯水平极低,但从近年来每年都在上升,今后 5年我国东部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大城市的 3亿消费群体,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消费水平 50kg,每年将增加鲜薯消费量 150亿公斤,因此国内马铃薯淀粉、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