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华富施工组织总设计新(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锅炉的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范围包括锅炉本体,给料系统,烟风系统,排渣系统,吹灰系统,定排系统等。 汽机的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范围包括汽机本体,主汽、抽汽系统,凝汽器、凝结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氧给水系统,高、低压加热器系统等。 发电机的设计范围包括发电机本体,空气冷却系统等。 辅助系统的设计范围包括循环水泵房,空压机站,化学水处理系统,综合水泵房系统,除灰系统等。 ( 2)热工自动化水平和控制室布置 a、总体热工自动化水平 本工程采用机、炉、电集中控制。 2机组各采用 1 套微机分散控制系统 (DCS),对机、炉、电的启动、停机、运行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 仪表和控制系统用以保证机组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以 DCS 为控制中心的控制系统将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完成主辅机的参数控制、回路调节、联锁保护、顺序控制、显示报警、打印记录、分析计算等。 b、机组热工自动化水平 机组 DCS 系统其功能范围包括数据采集系统( DAS)、模拟量控制系统( MCS)、顺序控制系统( SCS)(包括发 /变组及厂用电源)、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FSSS)。 c、辅助车间及公用系统的热工自动化水平 各辅助 系统 :化学补给水处理系统、除灰系统采用 PLC 车间集中控制方式,与 DCS 通讯联系。 ( 3)控制室布置 控制室位于 BC 框架 210 柱之间标高为 7 米的运转层,控制室的面积约 108 平方米。 集中控制室左侧是工程师站室,其面积约 50 平方米,工程师站室左侧是机炉电子设备间,其面积约 110 平方米。 集中控制室右侧是电气电子设备间,面积约 120 平方米。 室内布置电气的保护盘、继电器盘等。 集中控制室、电子设备间的正下方 米层是电缆夹层,夹层高度约 2 米,其面积与集中控制室、电子设备间的面积相同。 ( 4)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178。 实现全 LCD 监控,控制台区仅留少量机组紧急停运的控制设备。 178。 采用自治分层的结构,各层或各级之间通过双环路或双总线,根据相应的通讯协议进行信息交换和传送。 178。 各操作员站均为全功能型,冗余配置。 通过设置密码给各操作员站不同的操作权限 ,保证操作安全。 ( 5)分散控制系统 (DCS) DCS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 ,把电厂主要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处理运算、监视控制、联锁保护等有机的融为一体 ,成为机组自动化系统的核心。 DCS 的覆盖面 ,包括下述四个系统 : 178。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DAS) 178。 模拟量控制系统 (MCS) 178。 顺序控制系统 (SCS) 178。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FSSS) ( 6)火灾探测报警 设火灾报警盘一个,按 GB5022920xx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条设置必要的感烟、感温报警装置。 本设计配合当地消防部门所指定的专业厂家设计。 给排水 循环水系统 本工程 2179。 15MW 凝汽机组,二台机配一座 1500m2冷却塔。 每台机配二台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安装在冷却塔旁的循环水泵房内。 经循环水泵升压后通过压力管道送至凝汽器、辅机冷却器、工业冷却用水等,经凝汽器后携带热量 的水通过压力管送入冷却塔淋水装置冷却;而通过辅机的冷却水及工业水直接回至冷却塔水池与冷却后的水进行掺混,此后进行下一道循环。 补给水系统 电厂以后湾水库水作为主要水源, 水库输水涵洞上引出的输水管上有一根 DN1000 钢管予留接口,供工业用水。 电厂厂址距水库较近,且水库处与厂址处标高差较大,本工程从该接口处接两根 DN225 管至电厂,可直接通过管道自流输送至电厂。 厂区内为施工用水打了一口深井,业主方提出待电厂运行后供电厂生活用水,并作为电厂生产的备用水源。 因电厂夏季最大用水量 m3/h,年利用小时数按 6500 小时计,按多年年平均气温 ℃计算,年耗水量为 万 m3。 消防用水 工业消防水池为 2座 20xx m3,消防储水量为 800 m3,为保证消防水的储水量不作他用,其他取水管设有水位控制措施。 厂区消防水系统为独立消防水管网,其水源取自工业消防水池。 在综合水泵房内设有 2台消防水泵和 2台消防稳压泵。 厂区排水系统: 厂区采用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分流制排水系统,全厂经处理的废水用于除灰、燃料输送系统冲洗用水,多余水量排入漳河。 a) 厂区日最大设计生活污水流量为 24t/d,最大小时处理能力为 3t/h。 生活污水由厂区污水管网先进化粪池后排至生活污水调节池。 处理达标后的生活污水可用于厂区冲洗、绿化。 处理后产生污泥可作农业肥料。 b) 厂区工业废水经各车间处理达标后,回用或统一排放: 1)变压器处的油水经油水分离池分离后,排入工业废水下水道。 2)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排污水回收后,作为除灰、渣用水。 3)化学水车间的废水经酸碱中和池中和后,排入工业废水下水道。 c) 厂区雨水不设雨水管道,地面雨水直接排入厂址旁的漳河。 化学水系统 水源及水质资料 本工程水源采用电厂上游后湾水库水,属中等含盐量地表水水质。 现根据现有情况按以下三份水质资料考虑设计,水质全分析报告见化水部分的表 表 表 3: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a. 系统选择 根据当前发电机组水汽质量标准,本工程化学水处理系统工艺选择为反渗透 +EDI的除盐系统。 工艺流程如下: 工业水来 —— 生水加热器 —— 斜板澄清器 —— 清水箱 —— 清水泵 —— 双介质机械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 —— RO保安过滤器 —— 高压泵 —— 反渗透( RO)装 置 —— 除二氧化碳器、中间水箱、中间水泵 —— EDI保安过滤器 —— EDI装置 —— 除盐水箱 —— 除盐水泵 —— 主厂房 循环冷却水处理 为节约水资源,减少循环水排污量,循环水浓缩倍率设计为 4倍。 为防止系统结垢,循环水必须加硫酸,降低碱度;同时采用加稳定剂方式提高极限碳酸盐硬度。 为防止循环水系统中微生物及细菌的滋生,添加杀菌剂处理。 给水、炉水校正处理 化学加药系统设备由设备厂组装成套供货。 2台炉的化学加药设备及各小单元控制柜均集中布置在钢制底盘上,并配置加药平台及扶梯。 加 氨系统为 2台炉共用,设 2台氨溶液箱、 3台加药泵,其中 2台运行 1台备用。 加氨点为除氧器下降管上。 加氨为 自动 加药 方式 ,根据 运行给水 PH值变频 调整加药量。 磷酸盐加药系统为手动加药,系统中设 有 2台溶液箱, 3台加药泵, 2台运行 1台备用。 化学加药设备布置在锅炉房零米层。 加药设备间设有通风设施。 热力系统汽水取样 每台机组设一套集中汽水取样装置,每套取样装置包括高温盘架、仪表盘架 , 取样系统的仪表信号送入集控室 DCS上进行监控。 在仪表盘架上设有手操取样点,包括炉水和饱和蒸汽、凝结水泵出口、 除氧器出口、省煤器入口、过热蒸汽 各点。 化学实验室 锅炉补给水处理车间固定端设有水、油及燃料等化验室。 实验室设备按规定配套。 采暖通风及输料除尘 本工程暖通专业设计范围:主厂房、生产辅助建筑及附属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输料系统除尘及厂区热网的设计。 采暖 热媒直接采用热水。 主厂房、 输料系统、辅助建筑及附属建筑采暖热媒为 110~ 70℃ 热水 , 热水由布置在供热站内的换热器供给 ,换热器所需的热源采用 P=,t=171℃的 蒸汽 ,由机务专业供给。 热交 换机组的蒸汽凝结水回至机务专业疏水扩容器。 通风: a、主厂房通风 ①汽机房通风 汽机房夏季采用自然进风、自然排风的通风方式。 室外空气经汽机房 层外墙的建筑门窗及运行层第一排窗进入室内,室内热空气通过设置在屋面的屋顶通风器排出室外。 屋 顶通风器总长为 42m,喉口宽 ,并设有可调电动挡板,作为调节排风量之用。 除氧间采用机械通风方式。 ②锅炉房通风 锅炉房运转层以下全封闭,运转层以上为露天布置。 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最为适宜。 ③主厂房电气设备间通风 ( a)变压器室通风采用自然进风 、机械排风方式。 通风量按夏季排风温度不超过 45℃,同时满足进风和排风温差不超过 15℃计算。 ( b)厂用配电装置室通风 厂用配电装置室通风换气量按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 12次设计事故排风,事故排风机兼作通风机用。 ( c)出线小室通风 出线小室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系统,下部百叶窗进风、上部轴流风机排风,通风量按换气次数 12次 /小时计算。 ④其他房间通风 汽水取样、化学水加药间等设置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系统,通风量按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少于 15 次 /时计算,风机和电机均采用防腐防爆型。 厂区其它建筑通风按有关规定执行。 根 据工艺要求,对散发有害气体和余热的各房间均设有机械通风系统。 空调 根据技术规定,本工程的集中控制室选用 2台 HFD13W 型恒温恒湿风冷柜式空调机;电气电子设备间和热控电子设备间分别选用 2台 HFD21W 型恒温恒湿风冷柜式空调机;其余分散式控制室,均采用分体柜式空调机或壁挂式空调器。 除尘 对料仓层料仓、转运站(点)等灰尘飞扬严重处,设计机械除尘装置及喷水抑尘装置。 除尘器与运料皮带驱动装置联锁运行,在运料皮带启动前 3 分钟启动除尘器,在运料皮带关闭后 3 分钟关闭除尘器。 a、皮带层(料仓)除尘 为造成料仓内负压,防止卸料口处灰尘外逸,并排除料仓内的可燃气体,在每个料仓上设置一台环隙脉冲布袋式除尘器。 经除尘器排出的干净空气用风管引至室外,过滤后的燃料落入料仓内。 除尘器与皮带给料机联锁。 b、皮带层转运点除尘 在转运点每条皮带机设计一台环隙脉冲布袋式除尘器,除尘器排风管引至室外。 过滤后的燃料粉落入导料槽内。 厂区采暖热网 a、厂区采暖管网范围 生产辅助建筑均采用热水采暖,热媒为 110- 70℃ 热水,采用 钢管三柱型散热器。 b、敷设方式 热水管网采用双管异程 不通行地沟或架空敷设。 c、管道补偿 本工程热力管道补偿利用自然补偿外,均设置Π型补偿器及波纹补偿器。 d、管道保温 热网管道采用岩棉管壳保温。 全厂采暖管网平面图,参见总图专业初步设计地下设施。 建筑结构 地基处理 对于主厂房、汽机基座、输料栈桥等荷载较重,对地基土强度和变形要求较高的建(构) 筑物,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在施工图阶段之前需完成试桩,并向设计方提供试桩报告。 烟囱比较独立,可采用深开挖换土垫层来处理。 附属建筑物可采用换土垫层、 CFG 复合地基等方法进行地基处理。 有关工程地质情况见 建厂地区的自然条件 及 工程地质及地基处理。 主厂房建筑结构设计 ( 1)主厂房建筑设计 本工程围护结构:外墙主要采用 370 厚空心砖砌体砌筑,外墙刷防水外墙涂料。 汽机房A排、固定端和扩建端运转层以上采用复合压型保温钢板围护。 锅炉运转层以下为砖墙封闭,运转层以上为露天平台型式。 内墙采用 240 厚空心砖或轻型砌块,所有内墙采用中级抹灰墙面,内墙涂料(包括梁、柱)。 对于有冲洗要求的输料皮带层墙面采用白瓷砖墙裙,墙裙高度 ~ 米。 集中控制室墙面采用 高档吸声板饰面。 楼地面:汽机房零米采用彩色耐磨混凝土面层, 米层采用水泥石屑面层,运转层楼面采用瓷地砖面层,集中控制室楼面采用玻化砖面层,楼梯平台及踏步(专用防滑)采用全瓷地砖面层。 锅炉房零米、除氧料仓间框架零米层采用耐磨混凝土面层,其余各层均为水泥石屑面层。 吊顶:部分房间装修要求较高的设有吊顶,如集中控制室采用穿孔铝合金吊顶板,电子设备间采用普通铝合金吊顶板、集中控制室的门廊及部分小房间采用矿棉吸音板吊顶。 卫生间采用 PVC 板吊顶。 窗采用铝合金窗,检修大门为钢制折叠门,配电间等设防火门。 ( 2)主厂房结构设计 主厂房承重结构主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主厂房横向为汽机房外侧柱-汽机房屋盖-除氧料仓间框架组成的框排架结构体系,纵向 A、 B、 C 排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A 排加纵向钢支撑。 汽机房屋盖采用 米 H型双坡钢屋架 ,钢支撑。 屋面采用带保温彩色压型钢板。 屋顶设自然通风器。 汽机房设一台 20/5 吨吊车,吊车梁采用钢筋混凝土吊车梁。 汽机房两端墙均为钢筋混凝土梁柱。 除氧料仓间框架各层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料斗为钢料斗,悬挂于 米皮带层大梁下。 汽轮发电机基座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加 热器平台为小岛式布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锅炉房运转层以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转运层以上为钢结构炉架 ,钢结构部分由制造厂供货。 主设备型号及技术规范 经过与业主、上海电气(集团)长江公司共同和厂家进行了技术协议谈判,确定了三大主机厂家为:锅炉为上海新业锅炉高科技有限公司,汽轮机为青岛捷能汽轮机有限公司,发电机为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 主机型号、参数及主要技术规范如下: 汽轮机(二台) 型号 N15- 额定进汽压力 (a) 额定进汽温度 450176。 C 额定功率 15MW 额定转速 3000r/min 额定进汽量 铭牌进汽量 最大进汽量 锅炉(二台) 型 号 型式 链条锅炉 容量 75t/h 额定蒸汽压力 (g) 额定蒸汽温度 450176。 C 给水温度 150176。 C 排烟温度 160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