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台精密加工中心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_(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时间,实现由机床工具生产大国向机床工具强国转变,实现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在国内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等一系列中长期目标。 2) 与其它行业关联度分析 机床行业尤其是数控机床的下游行业主要可以归纳为四大行业:即汽车行业 、 机械行业、军工行业(包括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等)和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行业。 其中:汽车工业和航天 、 军工产业在数量和 产品技术标准方面对各类机床具有较高的要求。 我国机床行业的下游用户一般为汽车行业占据 45- 50%,机械行业占据 20- 25%,军工行业占 15- 20%,其它行业占剩余份额。 航空航天工业 :这些年来 ,中国航空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技术进步明显。 ARJ21 支线客机和新舟 600 支线客机都将相继投产,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已于 20xx 年 5 月正式成立,大飞机项目开始启动,还有中国的神舟载人飞船工程登月计划的逐步实施,将需要购置大批的高速、精密、高效、复合数控机床以及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关键制造装备。 船舶工业:造船工业是中国 重点发展的产业,目前,中国的造船能力已居世界前 3 位。 20xx 年 ,中国的年造船能力达到 2300 万载 20 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 25%以上;到 20xx 年,中国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将达到 35%以上。 中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世界机床工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汽车工业:汽车工业一直是机床工具行业最重要的用户,目前中国机床市场的 35%以上来自汽车工业。 从中国汽车产业投资发展规划来看,生产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电力工业: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xx 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1000 万千瓦, 202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 万千瓦。 发电设备关键件制造需要的机床特点是大规格、高刚度、高可靠性,对于某些特定加工件,要求机床具备多轴控制、五轴联动及复合加工功能。 上述用户领域是中国机床市场的重点。 对机床的需求量较大,现阶段对精密加工中心等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十分明显。 3)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① 由于机床行业对国防军工和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作用,我国政府已将机床行业提高到了战略性位置,把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设备和功能部件列为国家重要的振兴目标之一。 随着一系列扶持性政策的陆续出台,未来几年我国机床行业有望在延续快速增长态 势的同时,在技术能力上实现质的突破,在高端机床领域形成国际竞争力,并诞生出几家世界级的机床企业。 总体上看,我国机床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势头依然会比较强劲,中国机床行业在未来几年将步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21 ② 20xx 年,中国消费加工中心数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 国内需求的加工中心中,大部分依赖于国外进口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从进口情况看:我国进口的各大类数控金切机床产品中,加工中心已成为最主要的进口产品,其数量和金额所占进口数控金切机床的比重分别接近和达到 1/3。 其中:立式加工中心主要进口来自台湾地区、日本、美国 和韩国,合计占进口立式加工中心总数 95%;卧式加工中心主要进口国是日本、韩国和德国,三国合计占卧式加工中心进口总数 %。 其中日本就占 62%。 我国加工中心进口的快速增加,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对这类数控机床的需求旺盛。 ③ 我国对加工中心的需求量很大, 20xx 年约为 27000 台, 20xx年预计达到 30000 台左右。 其中:数控龙门加工中心的市场总需求量为 2500台,立式、卧式加工中心的市场总需求量为 24350台。 但是国产的加工中心市场占有率还较低,约在 27%左右。 虽然近几年我国在高档加工中心 (高速、精密、五轴 )开发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批不同用途的高速精密、五轴新产品进入生产现场,但是,改变依赖进口还需一定时间。 因此精密加工中心市场前景尤为看好。 市场竞争力分析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资料: 20xx年,皖南机床生产销售各类机床 2147台,其中数控机床 及加工中心 552台, 在全国机床工具行业协会铣床分会会员单位中: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为 %,名列第六位,协会成员厂中仅 11家制造加工中心,本公司名列其中;在安徽省专业制造铣床的厂家中,皖南机床的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 22 公司生产铣床有坚实的基础,制造数控机床有丰 富的经验,产品销售也有良好的市场,各类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可满足不同客户、加工不同工件的选择。 目前。 产品已销售到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中东、日本、欧洲及美洲地区,企业有自营出口权,可直接与世界各地客商进行贸易。 为谋求持续和稳定的发展,掌握市场未来变化的趋势,公司一方面实施“年产 100 台精密加工中心技术改造项目”,提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水平。 另一方面,建立技术“带头人”制度,实施“核心技术、核心人才”的激励机制,加速新产品研发、提高产能,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形成系列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达到国内同类产品 的先进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风险分析 1) 产业政策风险 目前公司所属机床行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积极推动,已先后出台了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xx— 2020年)》、《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以及 《安徽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20xx20xx年)》 、 《 安徽省“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 等扶持政策。 产品符合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xx 年本)》第一类 鼓励类。 十四、机械 三轴以上联动的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及配套数控系统、伺服 电机及驱动装置、功能部件、刀具、量具、量仪及高档磨具磨料; 符合《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第一章品种质量、八、机械 23 行业、(十)机床工具 、精密、智能、复合、绿色数控机床。 高速、精密加工中心项目。 2) 市场风险 目前,国内外都将中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 目前市场呈稳步上升趋势,其市场需求量在近十年内非常巨大,产量正以每年超过 10%的速度递增,中高档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是未来发展方向,无论从政策背景还是市场需求两方面都是完全必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国内外机床工业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及国 外大量高档数控机床进入国内,使国内机床制造商 利润下降 并 带来 具大压 力, 加之,国外机床合资企业大量进驻国内市场,使国内机床企业也面临着销售风险。 但目前国外的产品价格较高, 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与促销工作, 制订适当的营销价格,将进口的关键零部件逐步实现国产化,以高性能的优势抢占国内 市场 ,必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 因此市场风险很小。 3) 技术风险 高速、精密型加工中心产品 是 公司根据国家标准、国内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对数控机床的需求,结合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以及对数控机床开发的经验,采用数字控制技术、电子技 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研制开发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中高档数控机床。 但随着客户对定型产品提出更多、更高或特殊要求,给公司生产技术准备带来一定困难,而且公司的新产品开发是不断试制、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如果公司不能及时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储备,将面临技术开发风险。 公司优先保证每年技术开发的投入占公司销售额的 5%以上, 24 为公司快速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包括产能等) 本次年产 100 台精密加工中心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 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45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1500万元。 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并结合企业的现状,确定本项目建设期为 2年, 20xx年 11 月投产,达产年可形成年产 100 台精密加工中心的生产能力, 可新增销售收入 15000万元,新增利税 2400万元,其中新增利润 1300万元, 新增税收 1100 万元。 (二)产品方案(主要产品种类、产量、质量和技术水平) 本项目的代表产品为 精密 型 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与龙门加工中心 , 新增生产纲领详见表 31。 表 31 新增生产纲领表 序号 产品名称 型号及 主要规格 年产量 (台) 均 价 (万元) 产值 (万元) 1 立式加工中心 XH715( VMC850)、 VMC85 VMC1060、 VMC1580、 VMC1890 VMC20xx、 XH7155A 35 76 2660 2 卧式加工中心 HMC500、 HMC6HMC800、 HMC1000 55 178 9790 3 龙门加工中心 XK20xx、 SP1825 10 255 2550 合 计 100 15000 本项目精密型四轴四联动 XH715( VMC850)立式加工中心被认定为 安徽省重点新产品、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 并获得 黄山市科技二等奖 ; VMC20xx立式加工中心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 、 通过安徽省科 25 技成果鉴定 并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证书; HMC630 卧式加工中心被认定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 ; HMC800 卧式加工中心 研发项目列入黄山市 20xx 年度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成功 与台湾合作生产SK20xx龙门加工中心等 , 上述 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国内 先进水平。 上述产品均体现了高效率的设计理念,同时在宜人性和环保方面进行了较多考虑。 产品经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及安徽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检验,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符合相 关 国家和行业 标准 要求。 四、厂址选择 及用地方案 (一)厂址现状及建设条件、用地方案 厂址现状 新厂区坐落在黄山市徽州区低碳 经济 园 (徽州区城北工业园)。 徽州区南距市政府所在地屯溪 16 公里,黄山机场 18 公里,北与黄山景区接壤,东距千岛湖 40公里, 素有“黄山南大门”和“沪杭后花园”的美称。 徽(黄山) — 杭(杭州)高速公路与合(合肥) — 铜(铜陵) — 黄(黄山)高速公路在此交汇,皖赣铁路穿境而过, 205 国道、慈张公路横贯境内。 黄山空港航班可直达国内各大主要城市并直通港、澳,交通发达,运输便利。 建设条件 新厂区外 的道路由工业园管委会统一兴建,主干道宽 18米,次干道宽 11 米。 园区的主干道敷设有给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雨水排水管道、通讯线路,并规划有城市燃气管。 水、电、汽、道路、通 26 讯等配套设施完善,具备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 厂区在前期的建设中对公用设施及道路等已综合考虑,能满足新项目的供应条件,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用地方案 本项目占地面积为 88 亩,新建装配车间为单层轻钢结构,长,跨度( 18m 6) 108m,总建筑面积 11000 m2。 (二)现有场地利用情况 本项目的建设地点在黄山市徽州区低碳 经济 园“皖南机床科技园”内。 “皖南机床科技园” 坐落于工业园区环城西路、永兴三路、信行一路交叉处,占地面积约 190亩(包括道路代征面积),总用地面积 127065m2,总规划建筑面积 m2,厂区规划已经完成。 其中: 本项目占地面积为 88亩,新建装配车间位于科技园的东南面,总建筑面积 11000 m2。 按照安徽省机械工业设计院的规划设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 41。 表 41 总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 标 单 位 数 据 1 厂区占地面积 m2 127065 2 总建筑面积 m2 3 建筑基底总面积 m2 4 绿化总面积 m2 35742 5 道路广场总面积 m2 6 建筑密度 % 40 7 容积率 % 8 绿化率 % 28 27 (三)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系 “皖南机床科技园” 建设分期项目之一。 按照总体规划设计,“皖南机床科技园”内建筑密度为 40%,容积率为 %,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厂区道路采用城市型道路,主干道宽 7m,次干道宽 4m, 厂房四周道路环形。 整个厂区内运输、消防道路网络通畅。 厂区绿化设计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布局。 厂区东南面是重点绿化区,设有绿地、喷泉、雕塑和各种艺术造型环境设计;厂房四周沿道路两侧种植草坪,配以乔、灌木树种进行绿化 ,绿化率达 28%。 综上所述,整体布局大方优雅,土地利用情况比较合理。 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主要设备方案 公司目前拥有各种加工检测设备 520余台套,设备原值 4217 万元,可供项目实施后继续使用,与新增设备重新组成不同产品生产线。 本项目拟新增关键加工 、检测设 备及公用辅助设备 44 台套。 设备购置费 2182万元。 详见新增设备明细表 51: 表 51 新增设备明细表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型 号 规 格 数量 (台 /套 ) 单价 (万元 ) 总价 (万元 ) 备注 一 机加工设备 1 卧式镗铣加工中心 HBM5 494 494 台湾 2 卧式加工中心 HMC800 1 170 170 国产 3 立式加工中心 VMC1060 1 80 80 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