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残余物可生产 副产品辣椒粉粕、辣椒籽。 其中:年产辣椒粉粕 500t,辣椒籽 20t,辣椒酱 600t。 二、产品质量指标 (一)采用标准 GB107831996《 食品添加剂辣红素 标准》 GB104651989《 辣椒干 标准》 《 食品中灰分测定方法 》 07 届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11 GB667820xx《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 GB84501987《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 》 GB84511987《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制试验方法 》 ( 二 )辣椒红色质量指标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外观 深红色油状液体 色价 460nm ﹥ 140 吸光比 A470/A454 ﹥ 砷(以 As 计) % < 重金属(以 Pb 计) % < 灰分 % < 己烷残留量 mg/kg < 10 总有机溶残 mg/kg < 12 辣椒素 % ≤ ( 750SHU) 不溶物 % ≤ 3 ( 三 )辣椒粉粕质量指标 外观:浅黄色至浅红色粉末。 水分: 11%14%。 ( 四 )辣椒籽质量指标 外观:籽粒饱满、色泽鲜艳、颜色一致。 纯度: 98% ,水分: 12%。 ( 五 )辣椒酱质量指标 按 《 NY/T107020xx 辣椒酱 》标准执行。 三、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一)技术工艺方案 辣椒红色素具 有不溶于植物油和乙醇,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度大,耐酸碱,耐氧化等性质,在分离提取时可利用这些性质使辣椒红色素与其它成分分离,而得到纯度较高的提取物。 目前常 用的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方法有三种:油溶法 、 溶剂法和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法。 油溶法 指在常温下用呈液状的食用油如棉籽油 、 豆油 、 菜籽油等浸渍辣椒果皮或干辣椒粉,使辣椒红色素溶解在食用油中,然后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从食用油中提出辣椒红色素。 但是由于油与色素分离较困难,使得辣椒红色素物质提取率低,难以得到色价高的产品。 溶剂法 指将去除次品杂质的干辣椒磨成粉后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用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乙醚、氯仿、三氯乙烷、正己烷等进行浸提,将浸提液浓缩得到粗辣椒油树脂,减压蒸馏得粗制品。 但这种粗制品含杂质多,同时还带有辣椒特有的辣味,为此需采用多种改进方法,以消除杂质及异味。 其主要方法有: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 ( 1)先将粗制的辣椒油树脂进行水蒸汽蒸馏,去除辣椒异味,再用碱水处理,有机溶剂提取,蒸馏得到辣椒红素;或先用碱水处理辣椒油树脂,然后用溶剂提取,浓缩,添加与油溶法相同的食用油,再用水蒸汽蒸馏以除去异味。 ( 2)在辣椒油树脂中加入脂肪醇与碱性物质如甲醇 — 甲醇钠,乙醇 — 乙醇钠,正 丙醇 — 正丙醇钠异丙醇 — 异丙醇钠,丁醇 — 丁醇钠等,通过这些碱性物质的催化作用,促使辣椒油树脂中的脂肪成分发生酯交换反应,然后蒸馏过量的醇,再将留下的椒渣中加水或食盐水,用酸调至中性,分层,油层中加入非极性或低极性溶剂,如正己烷 、 油醚 , 出固体,过滤得到辣椒红素,该法制出的辣椒红素质量上乘且无异味。 ( 3)先以 15% — 40%的 NaOH(或 KOH)溶液处理辣椒油树脂,使辣椒红素中的脂肪成分发生皂化反应,再用有机溶剂如丙酮进行提取浓缩,然后用水蒸汽蒸馏或在减压下用惰性气体处理即可得到无异味的辣椒红素。 此法所制出的辣椒 红素收率高,质量好,生产安全简便易行。 ( 4)以 20%的碱性金属化合处理辣椒油树脂,然后再加入适量的碱土金属化合物,使其形成一个水溶液体系,该水溶液体系 用 稀酸在室温下处理,形成盐后过滤,分出固体,水洗,再用有机溶剂提取,减压浓缩可得辣椒红素,所得的产品质地优良无异味。 超临界 C02 流休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食品工业新兴的一项萃取和分离技术,与传统的化学溶剂萃取法相比,其优越性是无化学溶剂消耗和残留,无污染,避免萃取物在高温下的热劣化,保护生理活性物质的活性及保持萃取物的天然风味等。 该技术是利用超临 界 CO2 作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物料中萃取,分离和纯化物料。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用超临界 C02 流体萃取法脱除辣椒色素中的残留溶剂,制备高浓度辣椒红色素是成功的,可行的。 超临界 C02 流体纯化辣椒红色素,使产品符合 FAO/ WHO 标准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 18MPa,萃取温度为 25℃,萃取剂流量 /分钟,萃取时间 3 小时。 国内研究表明,精制辣椒红色素时,萃取压力控制在 20MPa 下,辣椒红色素的色价几乎不受损失,有机溶剂的残留可以降低,辣椒色素中红色系色素和黄色系色素可以分离开。 国内专家认为在小于 压力下可萃取出黄色成分,保留红色素,同时,当压力大于 时,可将辣椒油树脂的红色组分基本萃取完全。 (二) 技术工艺选择 经过考察 , 本 项目对辣椒红色素的提取采用“两步法”。 先用溶剂法浸提出辣椒的粗提物 辣椒油树脂,再用超临界 C02 流体萃取法在辣椒油 树脂 中萃取分离出辣椒红素。 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提取方法是用 95%食用乙醇提取辣椒油树脂,该方法较经济实惠,且生产能力大,无残留溶剂造成的毒性。 其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挑选→清洗→脱水→烘干→去籽、蒂→粉碎→过筛(残渣)→浸提→过滤→滤液浓缩 残渣最后 浓缩液呈红色油脂状,即为辣椒油树脂。 然后将提出来的辣椒油 树脂, 采用超临界C02 流体萃取法萃取, C02 萃取压力以控制在 15MPa,温度 55℃时萃取效果最好。 萃余物为红色半干粉状物,口尝基本无辣味。 将萃取物和萃余物分别进一步脱溶、纯化、结晶、重结晶、精制、包装,即得辣椒红色素。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 根据技术工艺选择,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生 产 工 艺 流 程07 届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13 (四) 主要生产工艺设备 本项目主要生产工艺设备是烘干设备、溶剂浸提设备、蒸汽锅炉、超临界 C02 流体萃取设备。 (五) 、副产品生产技术工艺 主要是辣椒酱,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四 、 土 建设工程 (一)总平面布置原则 少占土地,节约用地,减少投资,在经济条件许可下尽可能创造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满足绿化、生活的使用功能要求,使布局紧凑,流向合理,管理方便。 满足厂内运输要求,使作业通畅、连续和短捷,避免重复交叉、相互干扰。 满足安全消防、 工业 卫生 、 环境保护等技术规范、规定。 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分区,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技术经济合理。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 (二)建设内容 本项目土建工程有冷冻库、原料准备车间、浸提车间、辣椒红色素加工车间、辣椒酱加工车间、辣椒粉粕加工车间、辣椒籽加工车间、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综合办公楼、职工宿舍、食堂等。 厂区占地面积 35 亩,建筑及构物建筑面积 2350m2,其中:生产建筑及构物建设面积 1430m2,管理及辅助生产建筑构物建筑面积 920m2。 综合办公楼、职工宿舍为多层建筑,其他建筑物为单层建筑。 生产车间及管理用房严格按生产作业规范( CMP)、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 HWCCP)和 ISO900族系列质量管理与控 制体系标准设计。 本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 6 度,工程建构筑物按 6 度抗震设防。 五 、供电 本项目 10kV 电源单回路引自 凤台县 变电所,供电距离为 5km 内。 厂内 设有配电控制室 设有400KVA 变压器一台, 采用放射式供电,为各电气室变压器及高压电机供电。 车间以一般照明为主,局部照明为辅,重要场所设事故照明。 项目供电负荷估算为 300KW。 六 、 防雷与接地 安装覆盖全厂建构筑物的综合防雷保护系统,所有建构筑物的防雷保护均直接接地并与全厂接地网相连。 利用建筑物柱内主钢筋作引下线。 全厂设钢质材料构成的接地网,正常不带电的 电气设备之金属外客等均接于接地网上。 七 、 给水排水 (一)供水 项目生产用水来源于 凤台县 自来水供应站,经厂区供水室经管网向厂区进行生产、生活供水。 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消防水量贮存在清水池内。 生活、生产及消防给水管成环网布置,管径不小于 DN100,管网水压不小于。 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120m。 (二)排水 雨水采用明沟就近排至厂区附近水沟中。 清洗原料的污水回收经过沉淀口中和后回收利用。 一部分供清洗原料,一部分用于消防、绿化用水。 浸提、萃取车间及化验室产生的 废水, 与 生活污水排 除先经地埋式二级生化处理后,进入中间调节池,再进行加药反应、过滤处理后,进入中水池消毒,经中水泵加压回用,供绿化、浇洒道路, 剩余部分 外排。 八 、 通风 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xx),项目建筑物 采用 自然通风。 第七 章 环境保护 一、采用的依据和标准 07 届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15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20xx《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 标准》 二、工程污染源 (一)粉尘污染 本项目主要是粉碎辣椒 、锅炉原煤 燃烧 过程中产生 的 粉尘。 (二) 气态污染 主要是锅炉原料 燃烧 时产生的烟雾,含有 SO2。 (三) 噪声污染 主要是粉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四) 废水污染 废水主要 清洗原料、提取辣椒红色素、加工副产品、 化验室 化验产生 废水和生活污水。 三、防治措施 (一)粉尘防治措施 锅炉房 烟冲安装除尘设备,吸收烟雾中的粉尘,通过净化后再排放。 原料准备车间安装袋式除尘器吸收空气中的粉尘。 粉尘排放 可以达到国家 标准。 (二)气态污染 防治措施 锅炉房烟冲安装除硫 设备,原煤燃烧采用新型原煤燃净技术。 可使烟雾中的 SO2 达到排放 标准。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选用加工精良、装配质量好、产生噪声低的设备 ,以及 采用基地加震、消音器,或 利用建筑物、构筑物来阻碍声波的传播。 (四)污水治理措施 生活、 生产 污水治理 详见 供水排水 章节。 (五)绿化 绿化在防止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它具有较好的调温调湿、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等功能。 本项目在厂房的周围及道路两旁等 , 凡能绿化的地带均尽量种植以参木、灌木、草坪相协调的品种,加强厂区和周围的绿化。 四、生态环境 本 项目在实施建设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其破坏的植被, 采取生态恢复、补偿措施,恢复其原有功能 , 以减少水土流失及防止其它生态问题的发生。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 五、环保投资 本项目环保投资约占本工程总投资的 1%。 第八 章 消 防 为确保工厂的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本 项目 将严格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设计规范,以使用方便、经济合理为原则,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先进的防火技术,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达到促进生产,保障安全的目的。 一、编制 依据 GB5001620xx《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 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20xx《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939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规范》 二、 火灾危险性定类 本 项目浸提调车间、辣椒红色素车间 火灾危险性属于乙类, 原料准备车间、配电室、材料 库属于丙类,其余都为丁、戊类。 三、消防措施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厂内重要场所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如 材料库、辣椒红色素车间、乙醇等易燃易爆化工产品存放点。 (二)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严格 按照有关的规范设置防火间距及防火要求。 厂区道路均为环形道路,消防通道宽大于 4m。 运输线路、消防车道、管线及室外消防栓的布置也按照有关规范进行布置。 (三) 建筑物的防火 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及安全疏散、门、窗等的确定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执行。 (四) 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 厂内建有 消防池 、消防栓 ,配备一定数量的 消防灭火器。 消防给水网与厂内生活、生产用水管网相连。 形成 成环网。 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消火栓。 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120m。 第九 章 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一 、编制依据 劳动部第 3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监察规定》 GB128019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07 届生物技术专业毕业。年产10吨辣红素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人们越来越注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尤其是随着与国际发达国家接轨, 我国 对包装环保要求日益提高,有着优异的性能和可生物降解性的 聚乙烯醇 薄膜必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无疑将助推我国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成为聚乙烯醇的主要消费市场和领域,对聚乙烯醇的需求将会 大幅增长。 聚乙烯醇产品将成为保护环境的前沿品种。 2)干粉胶
尔质量: 由相平衡曲线得: 3 . 0 6 4 3 . 0 6 4 0 . 0 1 7 0 . 0 5 0 31 2 . 0 6 4 1 2 . 0 6 4 0 . 0 1 70 . 0 1 7 3 2 1 0 . 0 1 7 1 8 1 8 . 2 3 8 /0 . 0 5 0 3 3 2 1 0 . 0 5 0 3 1 8 1 8 . 7 0 4 2 /WV W ML W
值,经过密封封闭部分亲水基因,达到吸湿率适中,成为水中不溶物。 最后经水洗、上油、烘干、卷曲、定型、牵切、打包多工序处理分丝加捻,卷装为成品。 产品技术指标 线密度: - 单纤断裂强度: - 断裂伸长率: 18%左右 初始模量:适中 定伸长弹性回复率:接近蚕丝 回潮率: 6- 9% 染色性、色牢度:优于蚕丝 设备方案 专用设备。 由邵阳二纺机厂共同合作研究、生产。 主纺设备
8 种,其中荆山银杏,树龄千年有余。 青龙孤松,树龄八百余年, ****叶子银杏,国内独有,树年产 10 吨吉西他滨医药中间体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龄二千年之多。 ***饲草资源丰富,总载畜量 ,“ **黑山羊”远近闻名。 药材资源 500余种,如丹参、白首乌等,其中“ ***”不仅是珍稀药材,而且是名贵佳肴。 五、 *****镇概况 **镇位于县境中部,属于山间平原丘陵地带。
胜 ”的发展思想,有能力实现资源、技术、市场、人才和资金在该项目上的优化配置,确保企业效益。 年产 10 万立方米新型材料木塑胶合板技改项目 ZJSQ20xx05I20 15 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土建工程 本项目 在原厂实施,不新增土地。 涉及的建筑物主要 为 厂房的改造及 扩 建,生产厂房 总建筑 34400 平方米 ,其中改扩建厂房面积 8000平方米,新增场地硬化
包装、入库 3. 3 设备选型 本项目生产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生产过程中的检验设备由哈工大、南开大学提供,并已通过国家微电机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 考虑企业发展需要,在设备匹配时,机加工生产能力选择较大,以适应扩产需要,该公司现有大部分设备均可与之配套使用,只需增加如下设备。 设备选择详见下: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生产单位 1 四柱液压机 JX32100 台 2 徐州锻压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