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7000吨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新品种生产面积, 20xx 年 15000 ㎡的生产面积, 20xx 年 100000 ㎡的生产面积。 2 关键技术: 1 菌种空间搭载,保证杏鲍菇菌种在空间生存。 2 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保证在众多的杏鲍菇菌种变异中筛选出有益的变异及杏鲍菇优良性状品种系列。 3 性状的检测。 4 进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检测基因的变化。 3 工艺路线: 菌种搭载→菌种复壮→菌种筛选(形态学、细胞学、生理学、农艺性状)→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新品种鉴定→申请专利→产业化发展。 3 4 研究安排: 研究过程分三步:第一步在 20xx 年 9 月对杏鲍菇等菌种进行空间搭载。 第二步 20xx 年 9 月对搭载杏鲍菇菌种在中科院微生物所进行筛选。 第三步对筛选出的杏鲍菇菌种进行菌种生产试验,农学性状观察,同时对选育出的优良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新品种鉴定。 市场需求分析 杏鲍菇航天诱变育种,选育出新的优良株系,将扩大珍稀杏鲍菇的栽培面积,效益也将随之增加。 食用菌产业以低投入高产出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项目,投入产出比都能达到 1: 12。 高档珍稀菇品价格更呈上升趋势。 1 国际市场 珍稀 食用菌品种需求量大 : 我国食用菌 产 品畅销美国、日本、韩国 、德国、法国和港澳地区,需求量较大。 发达国家视食用菌为纯天然、 无污染的保健食品 , 是他们主要食物来源,每年需大量进口。 国外部分制药厂每年不惜一切代价大量进口食用菌,部分食用菌已提炼成了珍贵的药品和保健食品。 如香菇 “ 多糖 ”、 灵芝 “ 多糖 ” 等针药是一种很好的抗癌药品,价值相当昂贵。 天麻丸、片剂、猴头片剂、灵芝膏、灵芝茶等都有较高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珍稀食用菌 杏鲍菇 食之可以改善胃肠功能,并有明显的美容效果。 入药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2 国内市场消费潜力较大 : 我国在很久以前就有吃食用菌的习惯,特别是吃黑木耳、香菇、蘑菇、灵芝的历史悠久。 近几年又推出了 杏鲍菇 、 白灵菇、 牛肝菌等新品种更受人们欢迎。 目前我国食用菌年 产量 为 780 万吨, 占世界总产量的 65%以上, 总产值 314 亿元,创汇 6 亿美元。 我国已成为食用菌的出口和生产大国, 其中双孢菇占世界 总量20%以上,香菇占世界 总量 的 70%以上 , 我国香菇、平菇、木耳、茯苓、银耳、猴头菌、草菇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一些珍稀菇类如杏鲍菇和白灵菇等珍稀类草腐菌的开发,使玉米芯、麦秸、稻草、秸杆等农作物废 弃物得以充分利用,变废为宝,发展空间极大。 3 杏鲍菇航天搭载诱变育种: 杏鲍菇航天搭载诱变育种将丰富我国杏鲍菇品种资源,同时培育出的杏鲍菇4 系列优良品种,可一定程度满足市场对杏鲍菇新品种的需求。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 投资估算: 本项目研究第三年共需资金 80 万元,自筹 60万元,需无偿拔款 20 万元,具体内容如表一。 2 资金筹措: 本研究所自筹资金 60 万元,需无偿拔款 20 万元。 3 经费使用计划( 20xx—— 20xx) 见附表二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1 预期经济效益分析: 食用菌 产业以低投入高产出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项目,投入产出比都能达到 1: 12。 高档珍稀菇品价格呈上升趋势,杏鲍菇去年价格达到 1040元 /每公斤,白灵菇 40160 元 /每公斤。 比如:一亩地大棚用来种植杏鲍菇,投料 20xx0 斤,投资 120xx 元,室内发菌,利用大棚出菇, 10 月中旬入棚,到 12月结束,可产杏鲍菇 1600020xx0 斤,这段时间的每公斤不低于 10 元,扣去成本,可获益 万 万,杏鲍菇效益分析:每亩成本 120xx 元,产菇 万斤,收入 万元,纯收入 万元。 种菇结束后,还可种春季 蔬菜,蔬菜产量要比平时增产 1030%,肥料投入量减 50%的成本。 因废料菌糠中的菌丝能抑制花叶病毒的侵染,而菌丝中又可分泌一些刺激植物生长的激素,所以还可提高作物产量,增强抗病能力。 因此,开发珍稀菇品种杏鲍菇等对提高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非常有利。 2 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1 食用菌是 面向国际市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的好项目;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已讲了 20 多年,但实际进展却不十分令人满意,其中原因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与国际市场接轨。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要发展那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且要发展那 些在国际市场上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我国生产的食用菌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价格仅为国际市场的 1/10 甚至更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 由于是举世公认的健康保健食品,其消费是全球性的,但生产却5 受劳动力成本和气候条件制约,只能是局部性的。 目前食用菌难以实现全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主要依赖于从发展中国家进口。 发展食用菌 产 业恰好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 食 用菌变废为宝,是解决剩余劳动力难题的好产业, 我国发展食用菌产业可解决大量的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 食用菌生产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将农副产 品的下脚料变废为宝。 二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立体栽培、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是菌糠可以作为饲料、肥料和燃料,达到改良土壤、促进转化和解决能源和多重作用。 发展食用菌可以使大量林业废木屑及各种作物秸秆得以充分利用。 1 公斤秸秆可转化 公斤蘑菇,产值 2 元以上。 加之我们北方具有得独厚的气候资源,适合菌丝生长,出菇质量好于南方,给我们实施该项目提供良好的基地环境。 3 食用菌是当今世界风靡 的 热销食品 : 是高蛋白、低脂肪、无公害绿色保健食品。 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及东南亚国家消费量很大。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对食用菌需求增势强劲。 近几年,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的超市、酒店、宾馆,食用菌消费已非常火爆。 迎合了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 而且宜于调节市场供应时间和品种,其产品既可组织出口,还可投放国内大中城市超市等高层次消费市场。 3 我国发展食用菌优势: 1 原料资源丰富: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据粗略估计,年产各类秸杆以及林业副产品等大约 5 亿吨,这些都是发展食用菌的优质原料,而且持续性强,综合利用率高。 但是,这些原料中 绝大多数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有的甚至变成垃圾。 如果将其中大约五分之一的原料用于发展食用菌的话,其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2 劳动力资源充足:我国拥有 13 亿人口,人均耕地占有量较少,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用。 加上食用菌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低,绝大多数工艺流程完全靠手工操作,生产成本低。 在国外,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这正是我们发展食用菌生产的价格优势。 也是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利条件和最大的优势。 3 符合绿色食品标准:是真正时尚的绿色食品,这给产品出口在质量上带 来很强的竞争优势。 4 符合我国国情:发展食用菌生产,对于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提6 高农民的收入,发展出口创汇产品,进行科技扶贫,促进生态环境改善,解决城镇下岗职工在就业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 产业化发展前景: 欧美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食用生产大部分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 从拌料、装袋 、灭菌 、接种、 发菌 、 出菇 、采菇及清床等生产环节,基本上都使用机械操作。 同时,采用空调设备、各种测量仪器以及自动化和半自动化装置,调节控制温度、湿度、水分、通风、光照等,创造最适合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我国近十几年来也开始大力发展食用 菌 机械,以推进食用菌机械化和工厂化栽培, 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我国食用菌业与世界各国的商贸接轨 , 这对我国食用菌行业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项目计划在开始实施后, 12 个月内完成。 1 20xx 年 10 月 20xx 年 6 月 将航天育种二年来筛选的有益变异进行小规模生产栽培试验,选育出农学性状优良的菌株,再进行同工酶检测或者进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同时进行农学性状检测。 申请新品种系列,进行产业化生产。 2 20xx 年 6 月结束各项试验内容,写出课 题研究报告,工作总结,于10 月进行现场验收、成果鉴定。 3 项目关联行动,相关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国际合作落实情况。 1 20xx 年在原 10000 ㎡设施栽培基础上,再增加 5000 ㎡用于杏鲍菇选种后的试验栽培。 2 购置试验所需的仪器,引进国内外食用菌珍稀品种,进行航天搭载诱变育种。 3 为使项目成果产业化应用,本所在原生产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增加设施栽培面积 10000 ㎡并优价提供杏鲍菇新菌种,预计 20xx 年产量 250T。 带动农户进行产业化生产。 4 葫芦岛市政府确定绥中县食用菌研究所为 20xx 年重点支持的产业化发展单位。 7 5 20xx 年我所生产的“顺成”牌杏鲍菇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5 现有工作条件: 1 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 绥中县食用菌研究所是一个以生产、科研、技术推广、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现有员工 34 人,技术人员 9 名,总投资 300 万元,年生产能力 300万棒(袋),年产值 300 万元,年利润 60 万元。 拥有拌料机、装袋机、灭菌锅炉(常压、高压)、高压灭菌柜、氧离子灭菌器、恒温箱、显微镜、包装机、超净工作台及小 型恒温库等生产设施,产品有杏鲍菇、白灵菇、茶薪菇等 20 多个品种,其中以杏鲍菇、白灵菇等珍稀食用菌品种为主,产品畅销国内、国外。 2 技术依托单位、合作单位基本情况: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及完善的现代化的生理、生化检测设备。 为试验提供可靠的高精度检测数据,其研究手段达到定性、量化水平。 真菌研究室首席科学家魏江春院士及五位博士、博士后保证了此项试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东方红宇航技术公司实施菌种的空间搭载,保证菌种在空间生存提供技术及设备服务。 中国航天育种第一人蒋兴村教授同时作为试验基地 绥中县食用菌研究所项目实施技术负责人。 6 申请人基础条件: 本人于一九八八年函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九四年开始从事食用菌生产。 本人曾荣获辽宁省“再就业名星”、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等荣誉称号。 研究所被东三省食用、药用真菌协会评为“先进科研单位”、葫芦岛市政府授予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 8 经 费 概 算 附表一 项 目 数 量 单价(万元) 金额(万元) 实验人工费 全年 4 新购生产用具费 500 套 5 分子生物学检测 费 10 10 改扩进恒温库费 125m3 1000 新建接种室费 1 个 5 5 水电费 3 燃料费 3 运输费 2 调研费 糖酸测定仪 1 个 VC 测定仪 1 个 电子天平 1 台 奥林巴斯摄像显微镜 1 台 2 2 超声波。年产7000吨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