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谱高效微生物防腐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应用_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36 结论与讨论 ............................................................................................. 39 第五章 菌株 LM2303 抑菌作用研究 ................................................................. 41 材料 ......................................................................................................... 41 微生物菌株 ................................................................................... 41 试剂 ............................................................................................... 41 仪器 ............................................................................................... 42 培养基 ........................................................................................... 42 方法 ......................................................................................................... 43 菌悬液制备 ................................................................................... 43 菌株 LM2303 对有害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43 抑菌物质粗提物制备 ................................................................... 43 抑菌物质抑菌谱测 定 ................................................................... 44 真菌孢子悬液制备 ....................................................................... 44 抑菌物质对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44 抑菌物质对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44 抑菌 物质稳定性研究 ................................................................... 45 III 抑菌物质分离纯化及定性研究 ................................................... 45 结果与分析 ............................................................................................. 47 菌株 LM2303 对有害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 47 菌株 LM2303 抑菌物质抑菌谱 ................................................... 48 对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49 对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50 抑菌物质的稳定性研究结果 ....................................................... 51 抑菌物质 分离纯化及鉴定 ........................................................... 52 结论与讨论 ............................................................................................. 55 第六章 生防菌株在冬枣贮藏中的应用 ............................................................. 56 材料 ......................................................................................................... 56 菌株 ............................................................................................... 56 培养基 ........................................................................................... 56 试剂 ............................................................................................... 57 仪器 ............................................................................................... 57 方法 ......................................................................................................... 57 冬枣贮藏期致腐真菌的分离 ....................................................... 57 回接验证试验 ............................................................................... 58 冬枣致腐真菌的种属鉴定 ........................................................... 58 冬枣致腐真菌 拮抗菌株的筛选 ................................................... 58 结果与分析 ............................................................................................. 58 冬枣致腐真菌的分离鉴定 ........................................................... 58 冬枣致腐真菌拮抗菌株的筛选结果 ........................................... 60 结论与讨 论 ............................................................................................. 61 第七章 结 论 ..................................................................................................... 62 参考文献 ............................................................................................................... 63 致 谢 ................................................................................................................... 70 作者简介 ............................................................................................................... 71 IV 广谱高效微生物防腐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应用 1 第一章 前言 研究背景 在食品工业中,粮食、果蔬及加工类食品的防腐保鲜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据 FDA 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 10% ~ 20% 的食物损失于各种腐败,其中微生物侵染是导致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 各类食物的腐败变质不仅会导致其丧失营养和食用价值,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由于许多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还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石立三等 , 20xx)。 据 WHO 统计,全世界每年数以亿计的食源性 疾病患者中, 70%是由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食物引起的。 因此,防止微生物侵染是食品工业面临重大问题,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首要任务。 目前,用于各类食品防腐保鲜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和化学的方法。 (1)物理方法:主要是采用热处理、气调、辐照及低温贮藏等方法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其中热处理和紫外线辐照处理的方法在葡萄、梨、苹果、西红柿等多种果蔬的防腐保鲜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 (赵明慧等 , 20xx)。 但低温贮藏、辐照处理等物理方法均需要特定的专业设备,难以大面积的普及推广应用 (吕劳富和何勇 , 20xx)。 (2)化学方法:主要是运用化学合成药剂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化学方法具有效价高、效果稳定、作用机理明确等显著优点,但长期的研究表明,化学合成药剂对人体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毒性,其中一些具有诱癌性和致畸性,在超标使用的情况下甚至会引起食物中毒,而且化学合成药剂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抗性和造成环境污染 (刘钟栋 , 20xx)。 由于物理和化学方法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迫切需要寻求更安全有效的防腐保鲜新技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天然防腐剂的开发利用,天然来源的防腐剂分为动植物源和微生物源防腐剂 ,相对于动植物来源的防腐剂,微生物因为具有生长繁殖快、生长条件简单、易于培养等特点而成为天然防腐剂的重要来源。 利用微生物菌株及其代谢产物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开发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它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 生物防治方法是现阶段各类食品防腐保鲜研究的热点 (贾士儒 , 20xx)。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并已经投入使用的安全生物防腐剂有:乳酸链球菌素 (Nisin)、纳他霉素 (Natamycin)和 ε聚赖氨酸 (εpolylysine)。 河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生防微生物概况 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种类 利用微生物进行各类食品的防腐保鲜就是选取不会对食品造成危害的微生物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或降低食品腐败变 质程度的目的,目前研究较多的生防微生物主要有芽孢杆菌 (Sharma et al, 20xx)、乳酸菌 (Jiang et al, 20xx)、放线菌 (Subramaniam et al, 20xx)、酵母菌 (Droby et al, 20xx)及霉菌 (Ippolito A et al, 20xx)等,如表 11 所示。 表 11 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 微生物种类 微生物菌株 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解淀粉芽孢杆菌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短小芽孢杆菌 (Bacillus pumilus)、蜡样芽孢杆菌 (Bacillus cereus) 乳酸菌 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干酪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asei)、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乳酸链球菌 (Lactic streptococci)、乳酸片球菌 (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放线菌 白色链霉菌 (。广谱高效微生物防腐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应用_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152 四、安全作业防护措施 ...................................................................................................... 153 五
标进行定位放线,公司技术部复核,设立定位控制桩点,并加以妥善保护。 本建筑 14 物的平面控制,拟布设成矩形控制网,采用导线法进行测定和平差计算,并规划到设 计点位上。 本工程平面轴线控制采用内,外双控法进行平面制点的布设。 具体方案是:在定位放线完成后,在建筑物各个大角处各设 2 个主轴线设控制桩,并加以标识妥善保护,以便引测。 控制桩作为永久性标志保护好,为了便于投测,外控点应距主轴线 3m
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温泉发展规划,规模档次低 温泉属于非普遍性存在的旅游资源,不可再生,具有稀缺性, 因此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前需要进行高水平的 统筹规划,确保稀缺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发挥最大的效益。 一方面龙湾温泉度假村开发前并没用明确的目标市场,几乎面向所有大众人群,缺乏正确的市场定位,针对细分市场的温泉产品几乎没用,所以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形成自己的稳定性优势客源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有限公司 7 道路用地 公顷 绿化用地 公顷 地块 车位计算 项目 户数 /面积 系数 车位数 住宅 1080 513 商业 112 总计 625 六、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问题 水、电、气等市政设计资料 目前,由于在初步设计前仍有一些市政资料尚未落实,包括电业站的规模及位置,煤气管道接入口,上、下水市政接入口等均未明确。
1. 3投资规模 总投资额 13 亿元人民币。 1. 4建设投资主体 成立庄子文化生态园项目筹备组,建设后转为庄子文化生态管理委员会,政府及企、事业,行业协会共同投资建设。 公益性和市场相结合,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 成立投资开发主体:庄子文化投资(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及蒙城分公司,成立专业投资团队,负责项目投融资、园区营销模式开发等。 庄子文化投资(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原始资本金为 2 .3 亿
交通与电力条件 ****市有郁江、黔江和浔江贯穿境内,水路交通 运输条件优越。 陆路交通方面,除有南(宁)梧(州)二级公路、玉桂公路等国道省道外,实现了乡乡、村村通公路的标准,村屯之间也基本上有机耕道路相通,电力也实现了村村通电。 因而,交通畅顺,电力充沛。 ( 8)农业科技服务条件 ****现有农业科技服务机构配套齐全,技术力量雄厚。 市级有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种子种苗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