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四千头自动化生态养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荷兰 129 万吨,日本 127 万吨,这些国家将很快被菲律宾所取代,菲律宾每年的猪肉产量为 118 万吨。 20 20xx20xx 年世界生猪 10 强国生猪存栏数量(百万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中 国 美国 巴西 德国 越南 西班牙 俄罗斯 波兰 法国 丹麦 20xx20xx 年世界生猪 10 强国年产量情况(千吨)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中国 40314 41845 43266 45186 47170 美国 8596 8691 8929 9056 9332 巴西 3981 4074 4110 4239 4363 德国 2912 2993 3070 3190 3191 越南 20xx 2230 2565 2524 2431 西班牙 1900 2315 2350 2339 2312 俄罗斯 1923 1849 2018 2094 1924 波兰 1640 1731 1854 1882 1900 法国 1624 1714 1759 1762 1810 丹麦 1409 1515 1653 1795 1765 我国猪肉生产,始终保持世界第一。 但与产量极不相称的是猪肉出口较少。 世界猪肉出口是发达国家垄断,占世界出口总量的%,特别是欧洲国家。 虽然他们都是工业国,同时也不放弃农业利润,力争作大猪肉出口。 猪肉出口国主要有两类:一个是欧洲农业 21 发达国,如丹麦、荷兰、德国、法国等,相当部分农民仍然靠农业谋生,例如,丹麦猪肉产量的 %是为了出口,荷兰 %,加拿大42%,巴西 24%。 第二是以进出口作本国调剂的大国,如美国、澳大利亚。 我国也是猪肉 “有进有出 ”的国家,目前数量中等,进口 万吨,出口 万吨。 我国的优势,第一是价格, 20xx 年猪肉平均出口价每吨 美元,比发达国家平均 美元低 %,这对不发达国家是很大的实惠。 我国出口市场目前面向低收入层次,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有低收入人群,也有一部分消费市场。 我国第二个优势是猪肉部位质量适应很广:我国产量大,产品多,出口产品可以任意挑选。 加上国内市场很大,国外不要的我们可以自己消费。 目前世界上不同部位的肉食品价格差别很大,我国与国外的消费习惯也有较大差异,这也是我们的优势。 我国是猪肉出口大于进口,香港的猪肉基本是内地出口。 20xx 年,我国出口活猪 万头,出 口额为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和 %。 我国活猪主要出口地是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出口额分别为 亿美元和 亿美元;活猪出口香港同比增长 %,出口澳门略有下降。 活猪出口排名前 5 位的省是: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和河南,出口额合计为 亿美元,占我国活猪出口的 %,各省出口均有所增长。 世界猪肉进口基本都在发达国家: 20xx 年进口 万吨,占世界进口的 %,特别是欧洲国家。 许多国家既有出口又有进口。 贸易的目的很大程度是相互调剂。 基本依赖进口解决本国消 费的国 22 家:例如,日本、新加坡、香港等,经济十分发达,但没有养殖的资源与条件。 日本猪肉 %靠进口,意大利 %、俄罗斯 %、新加坡、香港是 100%需要靠进口。 进口与出口并存调剂的国家:从进口量看德国、美国、法国等最明显。 从人均占有量更突出:荷兰人均猪肉 公斤,人均进口 公斤,出口 公斤;德国人均猪肉 公斤,人均进口 公斤,出口 公斤;澳大利亚人均猪肉 公斤,人均进口 公斤,出口 公斤。 进出口几乎相等。 猪肉需要进口,但支付能力不足:大部分都是发展中 国家,这些国家 20xx 年进口猪肉 万吨,占世界进口的 %。 人均猪肉才 公斤,非洲进口才 万吨,占世界 %。 人均消费猪肉 公斤。 主要靠原始的草食动物。 低收入国家也应是我国的出口市场,可以通过经济合作,特别是开发自然资源,以进出口贸易相互调剂,提高他们的支付能力,出口我国的猪肉食品。 亚洲猪肉出口市场潜力很大:亚洲国家 20xx年人均消费猪肉 公斤,进口 万吨,占世界进口的 %。 部分国家猪肉消费水平不高,如泰国 公斤,马来西亚 公斤,朝鲜 公斤,越南 公斤。 这些国家也应作为我国的出口市场。 通过旅游经济合作,相互支持,提高他们的支付能力,出口我国的猪肉食品和养猪技术。 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开拓我国猪肉出口途径。 国内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 20xx 年我国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23 我国的生猪生产主要集中在粮食产区,冀、苏、皖、赣、鲁、豫、鄂、湘、桂、川是我国生猪十大产区。 20xx 年上半年我国生猪存栏首次出现下降,出栏和猪肉产量增长但增幅趋缓。 据行业统计,上半年全国生猪存栏 47671 万头,同比下降 %,其中能繁母猪 4489 万头,同 比下降 3%,占存栏猪的比重为 %。 生猪出栏 37389 万头,猪肉产量 2818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和 %,增幅同比分别下降 4 和 个百分点。 出栏生猪超过 1500 万头的有 8 个省,分别为四川、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广西、广东和湖北, 8省出栏合计占全国的 %。 其中四川、湖南、河南三个生猪生产大省出栏猪超过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我国生猪进出口形势分析 20xx 年上半年,我国生猪产品(包括鲜冷冻猪肉、加工猪肉、猪杂碎和活猪)出口额为 亿美元,同比减少了 %。 其中,活猪占 %。 生猪产品进口额为 ,同比减少了 %。 我国生猪产品出口大于进口,呈现贸易顺差,接近 4 个亿,是畜产品贸易顺差最大的产品,也是我国农产品创汇最多的产品之一。 24 20xx 年上半年我国活猪出口量为 万头,出口额为 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 %和 %。 主要出口到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区。 国内猪肉消费状况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 20xx 年 1- 5 月份我国城镇居民猪肉人均购买量为每月 千克,与上年同期比提高了 %,占肉禽类消费比重的 %。 从各省市来看,广西城镇居民每月人均猪肉购买量达到 千克,居全国之首;其次是广东省,为 千克。 全国共有 18 个省市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新疆、宁夏、西藏等三省的每月人均消费量还不到 1 千克。 我国猪肉消费数量和消费比重较低的省市 单位:千克 地区 新疆区 宁夏区 西藏区 青海省 内蒙古区 北京市 每月人均消费 量 占肉禽比重( %)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肉类消费结构来看,江西城镇居民猪肉消费比重最大,占肉禽类消费的 %,贵州、湖北、云南、重庆、四川、湖南和福建等省猪肉消费比重超过 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疆、宁夏、西藏和青海等地区猪肉消费比重低于 45%,特别是新疆、宁夏和西藏等西部地区由于受饮食习惯、生产结构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牛羊肉消费比重较大,而猪肉消 费比重较小。 我国猪肉消费数量和消费比重较高的省市 单位:千克 25 地区 贵州省 江西省 湖北省 云南省 福建省 四川省 湖南省 每月人均消费量 占肉禽比重( %)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近年来生猪市场走势及发展预测 近年来,生猪价格暴涨暴跌,行情跌宕起伏。 从 20xx 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一路攀升,并于 20xx 年 9 月达到最高点,猪价的涨幅和价位是十多 年来最高的。 20xx 年下半年,猪价迅速下跌,行情持续低迷。 20xx 年 1 月虽短暂回暖,但 3 月份猪价再次下滑,生猪生产者普遍亏损; 7 月下旬猪价全面上扬, 11 月份几近 20xx 年 9 月历史最高价,春节后价格出现节后正常小幅下调,但仍维持较高价位运行至今。 生猪供需严重失衡,是导致此轮周期生猪价格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而禽流感则是生猪供需严重失衡的直接因素。 20xx 年大面积禽流感暴发,引起生猪市场需求突增,致使猪价暴涨;高价位的生猪价格又引起本已有较高基数的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加上禽流感影响的消除使禽肉市场复位,从而生猪 生产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又致使猪价暴跌。 目前,生猪价格较高,养殖利润空间巨大。 普通 育肥猪、苗猪和三元猪、三元苗猪的价格分别为 10 元 /公斤、 13 元 /公斤和 元 /公斤、 元 /公斤。 猪粮比价为 8: 1,高于 : 1 的盈亏点,处于高盈利区间。 农户出栏一头普通育肥猪可获利 200 元左右,出栏一头三元育肥猪可获利 250300元。 当前生猪市场行情是生猪市场供求变化、 26 饲养成本增加、农产品价格上涨拉动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生猪栏存减少,导致供应不足。 20xx 年 8 月至 20xx 年 7 月,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养殖亏损 ,农户大幅淘汰母猪,抛售生猪,全国生猪栏存下降,导致供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0xx 年,全国生猪栏存同比下降 %。 饲料原料上涨,饲养成本增加。 玉米作为主要饲料原料,占饲料总量的 55%以上。 自 20xx 年 9 月以来,全国玉米价格强劲上涨, 20xx年 1 月,玉米价格达 元 /公斤,创 1997 年以来新高。 据测算,每吨育肥猪料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 150 元左右。 每出栏一头肥猪,仅饲料一项就要增加成本 40 元左右,生产每公斤肉猪成本上升约 元。 物价上涨拉动,猪价水涨船高。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物价指数( CPI) 显示, 20xx 年 11 月我国物价同比上涨 %,打破了一年来物价持续低幅运行的态势。 食品消费价格指数 11 月份涨幅较大,超过 2%。 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下半年出现大幅上涨,高达 8%,接近两年的最高水平。 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 12 月份超过 5%。 受上述因素影响,多种农产品价格 “水涨船高 ”,猪肉产品价格的上扬也符合这一趋势。 猪肉产品出口,拉动国内市场。 据海关数据, 20xx 年 6 至 11 月生猪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出口数量为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 进口增长相对平稳, 6- 11 月生猪产品进口数量 万吨,比上年同期 增长 %。 这些因素助推了生猪产品价格的上升。 27 从生猪生产周期看,每出栏一头生猪需 5 个月左右。 20xx 年 的高价位刺激了养殖积极性,母猪栏存增加,苗猪供应量逐步回升,投放量增加,生猪生产规模逐步扩大,预计在 20xx 年 8 月份之后 猪价少量下滑。 从生猪饲养群体看,主要是千家万户、养殖大户和规模养殖场。 近几年,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人们就业方式多样化,千家万户的饲养量呈下降趋势,规模大户和规模场的养殖量逐步上升,但总体平衡,出栏量保持稳定,短期内不会出现生产过剩。 从市场需求看,中国人素有喜食猪肉的传统,猪肉 消费市场稳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加工和出口总量的增加和下半年几大节日消费增长,生猪需求总量将会进一步上升。 河南省生猪产销形势分析 产销情况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河南省生猪传统养殖模式发生较大变化,农户空栏户大幅增加,大中型规模化养殖企业迅速发展。 目前,全省生猪规模养殖小区发展到 866 个,养殖场达 1300 多个,其中:万头以上的猪场已达到 100 多个, 5000 头~10000 头的 100 多个, 1000 头~ 5000 头的 400 多个, 1000 头以下的达 300 多个,规模养殖 比重达到 40%以上。 20xx 年 6 月末全省生猪存栏 4426 万头,比上年同期上升 %,比上月下降 %。 其中公母猪存栏 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 %,比上月上升 %;仔猪存栏 万头,比上年同期上升 %,比上月下降 %; 28 育肥猪存栏 万头,比上年同期上升 %;比上月下降 %。 据全省 20 个行情调查联系点统计, 20xx 年 7 月上旬全省生猪收购价平均为 元 /公斤,比上年同期下降 %,比上月上升 %;仔猪市场平均价为 /公斤,比上年同期下降 31%,比上月上升 %。 养猪业是河南省的传统产业,也是河南省的优势产业,年出栏生猪 5500 多万头,但消费水平有限,生猪产品主要靠外销。 由于受国际市场对肉类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全国性生猪生产相对过剩的影响,再加上上海、深圳、北京等相继实行生猪产品 “市场准入 ”,提高了调入门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0xx 年上半年全省生猪出口和外调量明显减少。 上半年出口下降 %,调省外下降幅度较大。 趋势预测 从全省的养殖情况看,由于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预计近段时间,生猪及猪肉价格不会有大的上 涨。 但随着生猪存栏结构的调整和季节性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后猪价可能有一定的反弹。 产品目标市场 我国活猪主要出口地是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区。 活猪出口排名前 5位的省是: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和河南。 20xx 年全国猪肉出口量为 万吨。 香港是中国最大的猪肉出口目标市场。 其它目标市场包括北朝鲜、俄罗斯、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29 价格现状与预测 产品国内市场销售价格 20xx 年活猪平均价格 元 /千克,比上年同期低 %。 主产区(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