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基城16号工字钢悬挑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产生的轴向力 (kN); No = 经计算得到 Nlw = ,连墙件轴向力计算值 Nl =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f = A[f] 其中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i=; A = ; [f] =。 经过计算得到 Nf = NfNl,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 9 连墙件拉结楼板预埋钢管示意图 七、悬挑梁的受力计算 悬挑脚手架的水平钢梁按照带悬臂的连续梁计算。 悬臂部分脚手架荷载 N的作用,里端 B为与楼板的锚固点, A为墙支点。 本工程中,脚手架排距为 800mm,内侧脚手架距离墙体 300mm,支拉斜杆的支点距离墙体 = 1150mm, 水平支撑梁的截面惯性矩 I = ,截面抵抗矩 W = ,截面积 A =。 受脚手架集中荷载 P= 水平钢梁自重荷载 q= 10= 1 10 悬挑脚手架示意图 1 5 0 1 1 5 0 1 7 0 01 2 . 8 7 k N1 2 . 8 7 k N 0 .2 5 k N /mA B 悬挑脚手架计算简图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14 .7 714 .7 6 11 .1 8 11 .2 6 悬挑脚手架支撑梁剪力图 (kN) 2 .1 6 61 .2 0 0 悬挑脚手架支撑梁弯矩图 () 7 4 悬挑脚手架支撑梁变形图 (mm) 各支座对支撑梁的支撑反力由左至右分别为 R1=,R2=,R3= 最大弯矩 Mmax= 抗弯计算强度 f=M/+N/A= 106/( )+ 1000/= 水平支撑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满足要求 ! 八、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11 水平钢梁采用 16号工字钢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b ——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查表《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xx)附录 B得到: b= 由于 b大于 ,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xx)附录 B其值 b39。 =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 106/( )=; 水平钢梁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 九、 拉杆的受力计算 水平钢梁的轴力 RAH和拉钢绳的轴力 RUi按照下面计算 其中 RUicos i为钢绳的拉力对水平杆产生的轴压力。 各支点的支撑力 RCi=RUisin i 按照以上公式计算得到由左至右各钢绳拉力分别为 RU1= 十、拉杆的强度计算 拉绳或拉杆的轴力 RU我们均取最大值进行计算,为 RU= 拉绳的强度计算: 如果上面采用钢丝绳,钢丝绳的容许拉力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 [Fg] —— 钢丝绳的容许拉力 (kN); Fg —— 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 (kN); —— 钢丝绳之间的荷载不均匀系数,对 6 1 6 3 6 61钢丝绳分别取 、 和 ; K —— 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 12 选择拉钢丝绳的破断拉力要 大于。 选择 6 19+1钢丝绳,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 1400MPa,直径。 钢丝拉绳的吊环强度计算: 钢丝拉绳的轴力 RU我们均取最大值进行计算作为吊环的拉力 N,为 N=RU= 钢丝拉绳的吊环强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 [f] 为吊环抗拉强度,取 [f] = 50N/mm2,每个吊环按照两个截面计 算; 所需要的钢丝拉绳的吊环最小直径 D=[15196 4/( 50 2)]1/2=14mm 十一、锚固段与楼板连接的计算 ,拉环强度计算如下: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受力 R=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强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 [f]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每个拉环按照两个截面计算,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f] = 50N/mm2; 所需要的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最小直径 D=[12173 4/( 50 2)]1/2=13mm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一定要压在楼板下层钢筋下面,并要保证两侧 30cm以上搭接长度。 ,螺栓粘结力锚固强度计算如下: 锚固深度计算公式 其中 N —— 锚固力,即作用于楼板螺栓的轴向拉力, N = ; d —— 楼板螺栓的直径, d = 20mm; [fb] —— 楼板螺栓与混凝土的容许粘接强度,计算中取 ; h —— 楼板螺栓在混凝土楼板内的锚固深度,经过计算得到 h 要大于 ( 20 )=。 ,混凝土局部承压计算如下: 混凝土局部承压的螺栓拉力要满足公式 其中 N —— 锚固力,即作用于楼板螺栓的轴向拉力, N = ; 13 d —— 楼板螺栓的直径, d = 20mm; b —— 楼板内的螺栓锚板边长, b=5d=100mm; fcc —— 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强度设计值,计算中取 =; 经过计算得到公式右边等于 楼板混凝土局部承压计算满足要求 ! 九、脚手架配件数量匡算 : 扣件 式钢管脚手架的杆件配备数量需要一定的富余量,以适应构架时变化需要,因此按匡算方式来计算; 根据脚手架立杆数量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L 长杆总长度 (m); N1 小横杆数 (根 ); N2 直角扣件数 (个 ); N3 对接扣件数 (个 ); N4 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