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汽车展示厅高支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0 图略详见 JGJ130— 20xx( 20xx 版P41~42 表 用经纬仪或吊线 和卷尺 下列脚手架允许水平偏差( mm) 搭设中检查 偏差的高度( m) 总高度 50m 40m 20m H=2 H=10 H=20 H=30 H=40 H=50 +7 +20 +40 +60 +80 +100 +7 +25 +50 +75 +100 +7 +50 +100 中间档次用插入法。 3 间距 步距 纵距 横距 - +20 +50 +20 - 钢板尺 4 纵向水平杆高差 一根杆的两端 - +20 图略详见 JGJ130—20xx( 20xx 版 P41~42表 水平仪或 水平尺 同 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 - +10 图略详见 JGJ130—20xx( 20xx 版 P41~42表 5 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 杆外伸长度偏差 外伸500mm - 50 - 钢板尺 20 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规范规定 企业标准 轴线位置 5 3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177。 5 177。 4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 部尺寸 基 础 177。 10 177。 8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 5 177。 3 钢尺检查 层高 垂直度 不大于 5m 6 4 经伟仪或吊线 、钢尺检查 大于 5m 8 6 经伟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3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说明: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预埋件和预留孔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 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 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 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 寸 +10, 0 说 明: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使用管理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 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不得任意拆除杆件 , 当模板支架基础下或相邻处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支架使用过程中不得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架体因特殊原因或使用荷载变化而发生改变时,需采取措施(编制补充专项施工方案),重新验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观测模板支撑系统的工作状态,观测人员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浇筑人员 暂停作业,情况紧急时应采取迅速撤离人员的应急措施,并进行加固处理 ;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均匀浇捣,并 采用从中间开始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21 高支模模板的拆除 柱墙模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进行。 拆模顺序与支模顺序相反,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先松动并拆除穿墙螺栓,然后使模板完全脱离混凝土墙面,当局部有吸附或粘接时,可在模板下口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将模板拆下。 拆除困难时可用橇杠从底部轻微橇动,不得硬撬和使用大锤敲砸,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和模板不受损坏。 拆除支撑系统应 设置警戒区,并应派专人负责警戒。 梁板模板拆除执行拆模申请制度,根据同条件试块强度来判断能否拆模。 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下表强度后,经监理单位同意后方可拆除。 梁板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 板 ≤ 2 ≥ 50 > 2,≤ 8 ≥ 75 > 8 ≥ 100 梁、拱、壳 ≤ 8 ≥ 75 > 8 ≥ 100 悬臂构件 ≥ 100 拆除 4m高度以上柱墙梁板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设防护栏杆。 拆除时逐块拆卸,不得成片 松动、撬落或拉倒。 拆除楼板的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 拆柱墙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待拆范围以外的安全地带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所有杆件,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严禁杆件和垃圾物从高处抛落。 22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组织保障机构 在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由项目经理 徐宝贤 任 组 长,项目技术负责人 温惠清、顾振新 及滕斌、邱国金、 王炳祥、卜建生、徐晓东 任 组员。 领导小组负责高支模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事务协调。 做到事前交底、事中控制、事后监测,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抓安全生产,层层落实到责任人。 项目经理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安全教育 质量安全文件学习 安全监督 安全活动 安全管理 按四不放过原则分析事故 重点部位防检查 措施执行情况检查 制度执行情况检查 制定安全奖罚标准 制定安全保证措施 制定安全生产制度 日常安全教育 安全操作培训 特殊工种培训 安全总目标 安全总结整改 安全文明施工竞赛 安全无事故活动 周一安全学习 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23 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劳动保护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要求。 作业前,应先检查所使用的式具是否牢固,榔头、板手等应系挂在身上,工作时应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 凡属高空作业安装与拆模,应加强安全措施,必要时搭设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作业 时应避免上下同时作业。 交叉作业时,要有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不得伤害他人,也避免被他人伤害。 安装模板所有的搭头,撑头必须撑牢,支撑必须牢固可靠,发现松动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整修稳固,严防倒塌事故。 作业人员抬运模板时,应相互配合,协调工作。 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防护架, 支模应按顺序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未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模板等稳固。 拆除顶板模板前必须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区域用钢管、安全网封闭,并挂“禁止通行、正在拆模”安全标志,操作人员必须在铺 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 拆除模板应采用长撬棍,作业人员不准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操作,在拆除顶棚模板时应注意整体塌落,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加固好,不准在已拆除支撑的模板上进行作业。 已拆模板起吊前应认真检查螺栓是否拆完,并清理模板上杂物。 确认安全后,方可起吊。 拆下的模板应随时清理运走。 浇筑砼前必须仔细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 浇筑砼时必须由木工组设专人看模, 发现下沉、松动或变形现象应及时处理。 确认安全后,方可再次进行浇筑施工。 现场管理及操作人员经常检查钢管支撑及扣件是否松动,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组织处理后方可施工。 木工机械必须使用专用开关箱,电源线不得超过 3米,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 电锯和电刨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电刨传动轴、皮带必须具备防护罩和护手装置。 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 50 ㎝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应断电加锁。 木工作业场所严禁烟火,必须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 刨花等废料应有专人经常清理并运出场外,所有木工机械应安装齐 全的安全防护装置,使用木工机械应遵守有关木工机械的安全技术操作操作规程。 24 不得在木工房内吸烟。 所有电气设备的线路严禁乱拉乱设,临时电线必须架空在。 在模板及支撑系统材料上和地下潮湿处施工时,应用36V 低压电源,所有机电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所有电器设备的修理拆换工作应由持证电工进行。 浇筑砼前各级电箱内漏电触保器应逐一试跳,确保灵敏可靠。 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专人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对有锈蚀、弯曲、压扁、裂缝和壁厚小于 8mm 的钢管杜绝进场。 任何人员不 得擅自拆动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如必须拆动时须经安全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行。 手持电动锯锯板时应按料厚度调整锯切深度,禁止架在腿上锯切。 按锯片齿数分锯切与截料的功能,不得混用。 锯片连续断齿三个以上不得使用。 预防支模架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规范施工,加强技术交底和监管。 模板支撑体系的地面要坚实平整。 按设计要求设置连墙件,连墙件与主体结构连接应牢固。 按设计要求设置水平向和垂直向剪刀撑 、纵横向水平杆。 搭设支撑体系的钢管、扣件必须认真 挑选,使用合格品。 拆除支撑体系时,应按方案要求的顺序进行拆除。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高空作业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在临边洞口处设置符合要求的安全护栏。 遇到超过六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停止施工。 施工作业人员不得从模板支撑体系和脚手架的钢管上任意上下。 高度大于 6米的高支模排架其在操作层 及 以下 2步处设置竹排片水平防护层。 高支模工程监测监控措施 监测项目 高支模体系的支架沉降和支架水平位移。 监测点设置 25 在 每跨框架梁跨中位置均设一个监测剖面 ,每个监测剖面设置一个 支架水平位移观测点 和两个支架沉降观测点。 支架沉降观测点 是在支撑体系梁底水平杆上焊接一个长度为 5cm 的Φ 12 钢筋头, 支架水平位移观测点 是在立杆上焊接一个长度为 5cm 的Φ 12 钢筋头, 位置应设置准确,平时不用应有保护措施。 监测 仪器配置 名称 型号 数量 自动安平水准仪 DS3 2 经伟仪 JS3 2 对讲机 4 检测板手 4 塔尺 5m 2 监测措施 派专人监测支模架松动、变形、下沉或水平位移等情况。 监测频率 ①、在模板支撑体系完成后监测一 次; 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连续监测,监测频率不超过 30 分钟一次; ③、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监测一次。 监测预警值 ①、本工程 支模架 沉降观测点 监测预警值为 10mm, 水平位移观测点监测预警值为 15mm。 ②、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高支模工程应急预案 编制目的 为防止和减少高支模工程造成的财产损失,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6 适用范围 本预案用于施工中可能发生高支模工程事故的应急救援。 高支模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部位有:模板支架、高处作业、施工用电等。 危险源评估及控制措施表(模板支架、高处作业) 项 目 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 控 制 措 施 物理性危 险危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 扣件的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按照有关规定,项目部对不符合要求的扣件及时更换或退场 未设置扫地杆 木工班应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要求 设置,经过检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立杆的接头间隔不符合规范要求 木工班应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要求设置,经过检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立杆的间隔不符合方案要求 木工班应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要求设置,经过检查符合安全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架体的转角处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过大 木工班应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要求设置,地面夹角应在45186。 ~ 60186。 之间并经过检查合格后投入使用 横杆的端头与扣件的中心小于10c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