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家风家训征文6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她也很伤心。 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突然想到老师说的,要学习骆驼,得沉得住气,我慢慢平静下来,坚定地对妈妈说: “ 妈妈,你就安心照顾姥爷吧,我在家陪着姥姥。 ” 妈妈摸着我的头夸我长大了。 接下来姥爷被转到别的医院,经过医生的精心 治疗,一天天的好起来了。 这期间,我陪姥姥一起做家务,一起送饭,用热毛巾给姥爷擦脸、喂水喂饭。 这件事后,我从一个霸道小公主破茧成蝶长成懂事的大姑娘。 除了勤劳孝顺,我们还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我看到妈妈把我没用完的本子装订在一起,拿来当记事本或草稿纸,有时候还会画上几笔。 妈妈说纸张是用木材做成的,节约纸张就是保护森林,保护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 节约用水也是妈妈的强项,她用净水机排的废水洗衣服擦地,用洗菜水浇花,而且她从来都不允许我浪费水,还给我看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喝不上水的视频,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 下过 雨之后的小水洼竟然是他们喝水的地方,为此我和妈妈还给 “ 母亲水窖 ” 工程捐了款。 就像妈妈说的,我们生活得太幸福了,不懂得珍惜。 而爸爸为了改掉我剩饭的毛病,专门带我去山上看农民伯伯收谷子。 现在我很能理解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的意思,如今我可是光盘行动派啦。 让我受教育的事情还在不断发生,我能做的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把这些好习惯坚持下去,做一个越来越优秀的人。 【篇四】 有人说,我身上有股不服输的韧劲儿。 细细想来,这股韧劲儿,是成长的过程中,在家庭环境耳濡目染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小时候,每当我做事松懈,打算半途而废的时候,姥姥最常给我讲的,就是 “ 铁杵磨成针 ” 的故事。 平时的闲聊中,姥姥经常会对我谈起关于祖辈们的一些事情。 书中的故事,似乎总觉得有点遥远,但祖上的事迹,却对我有更加深刻的触动。 从姥姥的口中,我得知,我的祖太姥就是一个能够坚持不懈的人。 她那个年代,女人们常常靠绣锦缎贴补家用。 一些简单的花、鸟、树木之类的图案,好多人都能绣得出,因此也就不足为奇。 祖太姥不满足于仅仅绣这类东西,于是便潜心钻研一些针法复杂的图案。 其中有一幅名叫《凤凰戏牡丹》的图案,连一些技艺精湛的人都会 对它望而却步。 而我的祖太姥却不退缩,她说: “ 别人能画得出,我就一定能绣得出,我偏要试一试。 ” 她说到做到。 每天早上天刚刚亮,她就开始照着样图绣起来,晚上光线暗得看不见了才停下。 有时一整天都不见她挪动一下。 一天一天过去了,她的眼睛蒙了血丝,腰背痛得厉害,甚至走路都直不起身子了。 可她还是日复一日地坚持着。 偌大的一幅锦,有时绣上一整天也似乎看不出有多大的进展。 旁人都劝她不要绣了,认为这么难的图案,普通人是不可能绣成的。 她却只是微微一笑,伸个懒腰,活动活动腰骨,继续执着地工作。 锦缎上的图案就这样一天一天地累积起来 „„ 终于有一天,一幅惟妙惟肖的 “ 凤凰戏牡丹 ” 跃然锦上,映得满屋生辉,成了方圆百里的抢手货。 在别人的艳羡中,祖太姥淡淡地一笑,说: “ 我也没有大本事,就是一个坚持呗。 再苦再累,咬咬牙挺一挺就过去了。 ” 在祖太姥的影响下,曾太姥也沿袭了祖太姥锲而不舍的干劲。 有一年闹旱灾,炎热的空气仿佛是一大块蘸了热水的布紧紧压在人们的头顶,大地干旱得四处裂缝。 村中许多人都放弃了在田地的劳作,蔫头蔫脑地聚在大树下抱怨、闲谈。 曾太姥却每天依然如故地拎着已故的曾太姥爷留下的农具,拉扯着几个孩子,顶着炎炎烈日向地里走去。 一 个邻居冲她大喊: “ 大姐呀,这天儿都旱成这样了,粮食是收不了的啦。 干嘛还要去白费力气。 ” 曾太姥一笑,摇摇头,继续向田间走去。 在田里,曾太姥一个小脚女人,顶着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