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4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串讲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 资本家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因为:工作日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 工作日的低限:大于必要劳动时间。 制约工作日的高限的两个因素:生理因素,道德因素。 P74 14.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P75 15. 超额剩余价值的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比较记忆: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 16.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 17. 资本有 机构成的提高的前提:单个资本的增大。 18. 社会再生产,按照规模不同分简单再生产 和扩大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同一。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6 页 共 57 页 19.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 20.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无偿占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 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或者说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源泉: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 累。 21. 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发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点: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全部资本归根到底是工人创造的,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22.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生产力水平,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23. 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发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特点: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全部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是进一步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劳动力买卖的真实内容是资本家用 不等价交换来占有工人的劳动的一部分以获取更大量的工人的活劳动。 24. 单个资本的增大的两条途径: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增大自己资本的总额。 资本集中: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少数大资本。 25.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主要有三种形式:流动形态的过剩人口,潜在形态的过剩人口,停滞形态的过剩人口。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7 页 共 57 页 26.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作用:社会劳动生产力有了巨大提高,劳动的社会化程度也有了提高。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生产不断社会化,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 资本主义 积累的结果:资产阶级为自己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资产阶级为自己灭亡造就了掘墓人。 27. 资本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其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28.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29.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30. 资本集中得以实现的杠杆:竞争大鱼吃小鱼,信用,股份制。 31. 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的关系: 资本积累与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手段和途径。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二者都是资本增大的途径。 二 者区别表现在资本积聚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额的增大,而资本集中则不会。 资本积聚要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因此增长较慢。 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因此它会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资本。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发展,资本集中的加快优惠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 答题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8 页 共 57 页 1. 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牢记) 1)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货币不是生来就是资本,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 2) 流通中的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资本家在流 通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劳动力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上部分的价值。 3) 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4) 劳动力 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使用价值。 资本家的货币只要和劳动力进行交换,就能使其带来剩余价值。 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 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记住) 1)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 因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工人及家庭必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9 页 共 57 页 须生活资料的价值;为降低生活资料 的价值,必须提高生产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以及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当上述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时,生活资料价值便会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3) 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3. 简述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条件(记住) 1) 资本的总公式: G- W- G’。 2) 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同价值规律相矛盾,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交换过程的结果只 能使价值形式在货币与商品之间转换,不能引起价值量的变化,而资本总公式却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值。 这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3)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关键是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 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说明,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发生价值的增殖,离开流通领域,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所以,从货币到资本家的转化,既不能发生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4) 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 G- W 阶段的货币上,不能发生在 W- G’ 阶段上 ,而只能发生在 G- W 阶段的商品上。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这个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因此,劳动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0 页 共 57 页 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并使资本总公式难度得到解决。 4.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记住) 1) 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种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两种方法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2) 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剩余价值 率。 3)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因为任何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都必须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能生产剩余价值。 同时,只有工作日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才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4)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技术水平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日 益成为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5. 为什么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记住) 1)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决定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没有止境。 为了获得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以便扩大生产规模。 为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2) 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量,也迫使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 只有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才能更快更有效的改进生产技术,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1 页 共 57 页 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在生产、销售和信贷方面取得比较优越的条件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6. 为什么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同 时又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记住) 1) 相对过剩人口:相对于资本的需求来说,或者说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相对过剩的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2)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 第一,相对过剩人口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需要的产业后备军。 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发展,可随时调节劳动力的供给。 起到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 4) 第二,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 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资本家可以乘机压低工资使用更廉价的劳动力。 还可以迫使工人遵守资本主义的劳动纪律。 5) 正因为如此,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可能也不会真正愿意消灭失业人口。 7. 什么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了解) 1)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2) 剩余价值之所以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因为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2 页 共 57 页 产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 劳动力作为资本要素存在,而资本的使命就是进行价值增殖。 因此,生产必然是服从追求剩余价值这一目的,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3)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都受剩余价值规律支配。 同时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全部过程。 8.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说明什么(了解) 1) 马克思曾经从资本积累对无产阶级命运的影响中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这个规律尖锐的揭露了资本积累过程的对抗性矛盾。 2) 它的一极是 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无产阶级的失业、贫困的积累。 在业工人为了减少贫困,就要多受劳动折磨。 失业工人不受劳动折磨,却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