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国软件产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件企业,也不仅是软件园和软件基地,还包括软件城 市,包含所有的这些才能构成软件产业链。 正如在后面的章节所述,许多著名优秀跨国软件企业在中国收购兼并企业和建立研发中心时,都会把城市作为最为重要的评审指标之一。 目前,许多城市意识到加大对当地的软件产业投入和制定正确的政策倾斜,不仅促进了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 由此,我国有许多城市加入到软件产业城市的发展之路。 基于这样的认识,今年的报告在去年研究软件、软件企业、软件园的三个层面基础之上,增加了对软件城市的研究,并且作为重点深入研究。 目前,关于软件产业的研究报告很多,但是,对这一 课题作深入系统的研究几乎没有。 而对软件城市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无论对软件企业、软件园决定发展战略,还是软件城市发展决定发展方向,对国家制定软件政策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因此, 20xx 年的报告研究选择了十九个软件城市,一方面在这些城市抽样 调查了软件企业和软件园,另一方面,对这十九个城市的( 1) 行业规模 ( 2) 基础设施 ;( 3) 客户类型和分布 ;( 4) 政策环境 和商业环境;( 5) 人力水平 ;( 6)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7) 产业 特点( 8)创新能力八个方面做了深入的调查,建立了软件城市分析模型,进行了软件城市定位分析。 我们可以期待, 就如 20xx 年的报告一样,这次深入系统研究软件城市,建立定量化的评价模型和方法,不仅能为国家、城市和企业制定政策和战略提供依据,促进软件产业链的发展,而且可以反过来促进软件创新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按惯例, 20xx 年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组委会与《 21 世纪经济报道》再度携手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多名院士和知名大学教授等权威专家学者,组建强大的学术委员会,在“客观、全面、权威”的原则下,指导课题组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新形式展开研究。 报告研究期间,分别在北 京、上海举办了四次专家学者的研讨会,十二名记者分赴 20 多个城市采访,五名来自著名大学的老师执笔小组承担数据处理、模型建立和执笔工作。 《 20xx 中国软件自主创新报告》将于 20xx 年 6 月“第六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上发布,并印刷成册在海内外公开发行,及递送国家有关产业决策机构。 . 研究对象 . 软件、软件企业、软件产业 软件、软件企业和软件产业仍然年度报告的研究核心。 正如 20xx 年报告所述, 软件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 尚无一个统一的 准确 定义。 软件企业的范畴, 从不同角度研究,涵盖大小不一。 在本报告中,为了保证研 究的延续性、可比性,关于软件、软件企业、软件产业主要的描述和比较指标仍然以 20xx 年报告为基准。 软件产品与服务是指为用户计算机的应用而开发的计算机程序和所提供的相应服务,属于知识产品的范畴。 它们具有知识性、集成性、专业性、沿袭性和规模效益性等特点 2。 软件的分类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 2 何艳,中国软件企 业发展战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xx 行业分类( 20xx)》、信息产业部软件产业统计报表制度 (20xx20xx)、联合国《国际各种经济活动工业标准分类 ISIC( 20xx)》( 版)对“计算机及相关服务业”的划分、 NASSCOM 对印度软件外包行 业的划分,结合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划分为六大领域 3: 表 13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分类体系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 基础软件 操作系统 数据库系统 中间件 应用软件 通用应用软件 文字处理软件 报表 处理软件 地理信息软件 网页制作 游戏软件 企业管理 软件 多媒体应用软件 辅助设计与制造 (CAD/CAM)软件 信息安全软件 信息检索软件 机器翻译软件 其它通用软件 行业应用软件 及系统集 成 政府 金融 通信 制造业 商业 能源 教育 旅游服务 交通运输 多行业应用集成 3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北京软件产业发展蓝皮书 20xx 年(投资分册简版)》, 20xx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 其他行业 应用软件 嵌入式软件 嵌入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应用软件 嵌入式系统软件 软件 技术 服务 软件售后服务 软件咨询和供应 数据处理 软件测试 软件培训 IT 服务管理 业务流程外包 (BPO) 其他服务 互联网信息服务 网络 游戏运营 网络出版服务 数字影音服务 数字动漫服务 移动 增值 服务 电子商务运营 网络综合门户 网络信息检索 网络接入 运营 IC 设计 软件企业,即以开发、研究、经营、销售软件产品或软件服务为主的企业组织。 软件企业的认定仍按信息产业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制定的软件企业划分标准。 软件产业,即以开发、研究、经营、销售软件产品或软件服务为主的企业组织等一系列经济单位,及其在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构成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软件产业隶属于整个信息产业的范畴,与硬件产业相对应的。 软件、软件企业、软件产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在随着产业的发展在变 化。 研究报告必须抓住发展的脉搏,研究结论才有意义。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报告很多地方都采用了更加开放和前瞻性的指标。 特别是在软件城市竞争力分析中,研究 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都是软件行业研究的独创。 此外,报告还专门对软件产业新理念作了阐述。 . 软件城市 20xx 年 6 月,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正式认定北京、上海、西安、大连、成都、济南、杭州、广州、长沙、南京、珠海等 11 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20xx年 1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和信息产业部共同认定北京、上海、大连、深圳、天津、西安等 6 个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 20xx 年 10 月 23 日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在北京联合举办 “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授牌仪式。 成都、西安、上海、深圳和大连成为中国首批 “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 20xx 年 1 月天津市和北京、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等 6 个城市被认定为第二批 “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 20xx 年 12 月合肥、长沙、广州三个城市被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苏州、无锡、南昌、大庆四个园区被设立为 “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 ”。 至此,经国家认定的软件外包基地城市已达到 14 个,示范基地达到了 4 个。 表 13 国内主要软件园的国家级基地认定情况 城市 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 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服务外包示范基地 北京 √ √ √ 上海 √ √ √ 西安 √ √ √ 大连 √ √ √ 成都 √ √ 济南 √ √ 杭州 √ √ 广州 √ √ 长沙 √ √ 南京 √ √ 珠海 √ 深圳 √ √ 天津 √ √ 武汉 √ 合肥 √ 苏州 √ 无锡 √ 南昌 √ 大庆 √ 这些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均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 规模,有骨干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有较高的软件产值和出口额,人才相对集中,有科研、院校和应用单位的支持。 可以看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软件企业相对集中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软件人才充沛的区域,从而形成了以北京、上海等为首的软件产业第一梯队城市,以大连、杭州、成都、西安、深圳等为代表的软件产业第二梯队城市 4。 此外,还有许多城市发觉发展软件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软件产业链中相应环节,在资源上加大投入,在政策上倾斜支持,也逐渐走上由自己特点的软件城市发 展之路。 . 研究方法 . 数据采集 1.采用调查问卷调查方式,分别针对中国本土软件公司、外资软件公司、以软件为重点发展产业的城市、还有初创型的小软件公司,设计了四套问卷。 调研了百余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企业。 2.派出十六名对软件产业一直保持观察研究的 IT 记者深入全国 20 多个城市进行实地调研,我们将深入企业、政府,倾听各界对软件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了解各地软件园以及园内软件企业的创新、开发、营销情况,填写调查问卷。 3.举办三场研讨会,召开软件自主创新的专题座谈会,共同探讨有关自主创新的主流话题。 4.直接向软件 企业、软件园、软件出口基地等索取相关数据及资源信息。 5.安排专职调查人员,对软件行业内部重要行业企业进行广泛深入的、面对面采访。 6.通过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组委会,向各个参会的软件园和软件企业收集相关信息。 7.收集整合行业内重要媒体中刊登过的相关软件业的重要信息。 4 蔡鹏,西安软件园营销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 . 调研内容 1.结合十七大报告中对信息化的阐述中,中国政府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宣布成立工业与信息化部。 软件行业如何帮助传统行业实现信息化,提升竞争力是为本报告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2.在《 20xx 中国软件自助创新报告 》基础上,打破 纯软件 公司的疆界,将调查的视角延伸至软件开发、生产销售以及提供服务的中外软件企业,分析企业的特征、外在影响因素与条件及在 影响下的各个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软件即服务”成为软件公司当前的热门话题,而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一批基于软件提供服务的互联网公司的兴起为中国软件产业开启了一个新思路。 3.展开为期三个月的“软建中国”调研之旅,调查了七十多家中外软件企业,调研内容包括软件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企业规模、性质、人力资源状况、研发投入(资金、人员的比率等)、收益构成、创新特点等, 并建立了一套软件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并以此对中国软件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分析。 5.以影响因素的衡量和评价体系为基础,借鉴一些软件城市的成功软件战略和软件环境,建立软件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深入探讨一个城市发展软件产业的必备条件、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分析各城市软件行业的发展定位,识别中国的“软件城市”热潮中存在的误区,并针对重要的因素,就软件城市的发展方向献计献策,并推出软件城市排行榜。 ,发掘其优点,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对软件园中软件企业的实地调研,希望能为中国 软件企业提供建设性意见,推动本土软件业与跨国软件企业在全球化时代的进一步融合发展。 7. 软件的产业化是中国的老问题,通过网上报名、地方政府推荐、记者搜索等各种方式,挖掘创新型的软件公司,并聘请软银中国、德丰杰龙脉、联想投资、赛伯乐等国内外知名 VC 担任评委,评出“候启之秀 ——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创业型软件公司”,以此鼓励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和推动产业和资本的对接。 . 分析方法 报告中主要采用了四种分析方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公开信息渠道的文献,如政府数据与信息、相关的经济数据、软件行业公开信息、企业年报、行业 报告和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掌握行业的总体概况和行业特点。 历史研究法:报告是在前两次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深入研究,连续研究软件行业,一直贯穿着对软件产业发展历史过程的全景分析。 因此,报告在把住总体概况下,可以动态的对软件产业发展的来龙去脉有清楚的认知。 德尔菲法:结合上面提及的几种调查方法得到的数据,采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和 SPSS 等数据分析工具,确定衡量软件自主创新的指标以及软件自主创新的关键成功因素。 对比分析法:报告横向研究了世界软件产业发达的几个国家的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差异,总结 各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规律,探索适合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道路。 建模分析法:报告将调研收集的复杂的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归纳、抽象,简化内涵,分解成相对简单的元素,找出这些元素的根本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联,建立模拟这些逻辑关系的模型,再利用模型可以预测各个相关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专家评审 . 评审实施 专家评审一直是本报告研究的重要关键手段。 学术专家委员会的智识能保证报告有更高的认识水准。 具体实施包括小组焦点座谈和深度访谈。 小组焦点座谈的做法是,本次活动将通过组织座谈会,将重点软件企业人员、专家等人员汇聚一堂, 共同对自主创新的热点话题展开头脑风暴,再结合德尔菲专家打分法对各个关键要素进行评分,得出一个有效的量化的评价体系。 深度访谈的做法是记者通过一对一的形式,与软件业的专家、学者及。20xx年中国软件产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