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就业服务管理局、文化局工作总结及计划(2个文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届国际小戏艺术节,获得艺术节最高奖 剧目演出大奖,该戏导演章世 杰荣获 “优秀导演奖 ”,男女主角方汝将、黄陈雪获 “优秀表演 奖 ”,作曲潘好男获 “优秀音乐奖 ”,该剧同时还获得 “稀有剧种保护奖 ”。 艺术节的专家们高度评价了《水牢》,认为该剧利用现代的审美理念,使传统剧目的文 化内涵得以升华和提高。 文化部已推荐《水牢》参加明年 4 月在香港举行的中国第三届绝技绝活大赛。 《水牢》自去年排演后,获得很好的社会反响,曾赴台湾演 出。 最近该剧受中国剧协邀请,将赴京汇报演出。 市越剧团启用新人,重新排演了曾为我市赢得很大声誉的南戏新编剧目《荆钗记》,十月份在温州大戏院公演,戏 剧新人的亮丽扮相, 赢得观众的称赞。 下半年市越剧团又推出了全部由青年演员担纲主演的改编自元杂剧的《灰阑记》, 12 月 9 日在东南剧院公演。 永嘉昆剧传习 所委托上海昆剧院代培的 7 名学员学成归来后,演出了《张协状元》,获得肯定后,再创排南戏新编剧目《杀狗记》,在第二届全国昆剧艺术节上,喜获优秀剧目 奖。 通过这批青年演员的表现,我们欣喜地发现,雏凤清音,温州戏剧事业后继有人。 今年以来,我市各专业剧团呈现出艺术创作、市场演出两旺盛的 良好状态,仅春节期间,温州越剧团、温州瓯剧团、乐清越剧团等剧团均下乡演出50多场。 5 月份因受到 “非典 ”的影响,我市各剧团演出基本处于停顿状态,但 各剧团 “停演不停排 ”,在做好防范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时间排演新剧目,加工老剧目,在 “非典 ”结束后,将更优秀作品奉献给广大观众。 据统计,市直两剧团 全年演出达 264 场,市越剧团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各类文艺活动频繁,城市文化氛围不断浓郁。 金秋十月,我市召开了首届世界温州人大会和中国轻 工产品(温州)博览会。 在节日期间,我局组织举办了系列文化活动,大型文艺晚会 “温州之约 ”,由中央电视台 “同一首歌 ”栏目组协助策划, 10 月 11 日晚在 温州体育中心举行,参加世温会和轻博 会的嘉宾及市民近两万人观看了演出。 10 月 1 日,新博物馆试开馆。 10 月 10 日,我局举办了温州市第四届曲艺会演,本 届会演分下午和晚上两场,演 7 出了鼓词、大词、花鼓、莲花、卖技等五个曲种,共 16 个节目,展示了温州民间艺术的风格和魅力。 启动于八十年代未的温州市曲艺 会演每三年举办一次,现已举办了四届。 举办曲艺会演,推动和繁荣了我市曲艺创作,煅造并推出发现了一批曲艺新人,为扶持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两场全市小品节目汇演、两场歌舞精品汇演共四场广场文化活动;市越剧团在温州大戏院推出了新人 版《荆钗记》,市瓯剧团在东南剧院演出 了《仇大姑娘》和《折子戏专场》;市展览馆举办了 “古城遗韵 161。 乡土芳馨 ”大型民俗风情画展;市图书馆和市艺术研究所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市少儿图书馆开展 “庆世温会、走名人路 ”系列广场文化活动。 继去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大学生电影节后, 9 月底,我市举办了首届温州电影文化节暨第二届大学生电影 节。 本届电影节 “以文化温州、魅力电影 ”为主题,以繁荣电影产业为目的,吸收国内外电影节的成功经验,开展一系列电影文化活动。 整个活动持续五十天,观众 达 万人次。 温州雁荡电影院线选择中外优秀影 片送进 6所大学,免费放映电影 24 场,约有 万人次观看,学生们积极参与影评,写下影评稿件 38 篇, 大学生电影节正逐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佳节。 今年 10 月份举办了首届全市小品比赛,从全市各县(市、区)创作的 20 多个小品中筛选出 9 个节 目进行决赛,这些小品内容生动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我们从中发现了一批小品创作和表演人才,将我市的小品创作水平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11 月份,全省小 品创作邀请赛在苍南举办,我市共有 4 个节目参赛,获得三金一银的好成绩。 在积极备战 “七艺节 ”的同时,对外文化交流活跃。 3 月 5 日至 8 日,温州市 瓯剧团应邀参加了第 31 届香港国际艺术节演出。 3 月 6 日晚,在香港大会堂演出了南戏新编剧目《杀狗记》,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赢得了香港戏迷的好评。 7 日演 出了昆剧《张协状元》,同样获得了观众和艺术家们的热烈称赞。 在港期间,市瓯剧艺术团受到了温州同乡会的热情接待,香港影视界大亨邵逸夫先生专门在他的私 人花苑宴请了温州戏剧代表团领导及主创人员和主要演员。 3 月 5日,温州市瓯剧团的演员们还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参加了香港大学陈守仁教授举行的南戏研讨会。 年 初,市歌舞团应邀赴意大利和法国演出。 积极扩大温州文化在浙南闽 北的影响, 11 月份举办了宁德、温州两地青年歌舞大奖赛。 二、抓基层,推动城乡文化整体发展 我市各级文化部门贯彻落实文化部、省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以四大文化工程为抓手,围绕 “四基 ”建设,全面推进基层文化工作。 上半年启动了全国文 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温州基层分中心建设,至年底正式开通了 30 个基层分中心。 全年创建东海明珠 金海岸文化明珠乡镇(第二期) 15 个,并对已命名的乡镇进 行复查,以巩固创建成果。 为了提高基层文化干部的业务水平,组织举办了为期七天的首期基层文化干部业务培训班, 100 多文化站干部 参加培训。 今年以来对全市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开展评估定级考核检查,全市各公共图书馆开展了较大规模、多形式的图书馆服务周活动,共同倡导终身学习,全民学习。 市图 书馆积极配合我市 “创建学习型社会 ”活动,发展社区图书流通点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近 20 个,举办各类读书活动 80 余场,周末到图书馆听讲座已成为市民 重要的业余文化生活之一。 同时利用馆藏丰富的优势,开展馆际互借活动,全年流通总人次 86 万,总借阅册次 145 万册(盘)。 此外,网上图书馆日益红火,特 别是 “非典 ”期间,网上图书馆有效地解决了爱书人的读书难题 ,全年网络读者 65 万人次。 市少儿图书馆继续建立校园借书点,送书进校门,今年还将服务对象扩 展到农村和社区,新建 2 个农村和 4 个社区图书流动点,受惠群众 8 25000 多人次。 除开展日常的图书借阅活动外,市少儿图书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多种形 式的课外活动,努力将少儿馆建设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组织举办 “我与好书交朋友 ”读书游园活动,以及各类征文、知识竞赛、摄影比赛、小记者培训等活动,参 与小读者近 9万人次,全年图书借阅 12 万多人次。 《温州文献丛书》整理出版工作进展顺利,今年又出版了《张聪集》《薛季宣集》两书,第二批 《温州文献丛 书》已完成定稿工作。 社会文化工作紧扣主题,广场文化活动和文化下乡长年持续不继地开展。 以文艺形式宣传十六大精神,是今年群众文化工作的重 头戏。 去年底至今年初,我们组织全市文艺创作骨干,创作宣传 “十六 ”大精神文艺资料,征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100 多件,制作光盘和专题资料汇编各 1000 多份,发放到基层乡镇文化站。 从年初开始,我们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文化下乡活动,组织市歌舞团创作排演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歌舞节目到 洞头、泰顺、龙湾等地演出; 2 月 27 日,我局会同市农业局、卫生局、科技局前 往永嘉乌牛镇,举办以 “支持农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 ”为主题 “情系三农,共 奔小康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元旦春节期间,全市 9个专业剧团下乡演出达 270 多场,各地文化局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有 200 多场,市图书馆、少儿图书 馆开展了送书下乡、送书进社区活动。 “非典 ”疫情缓解后,我局在市展览馆举办了 “万众一心、抗击非典 ”大型摄影展,在海坛广场举办了 “科学防治非典,艺术 振奋精神 ”大型广场文艺晚会,我市专业文艺团体的知名演员和业余文艺骨干参加了演出,晚会特邀 200 名医护人员参加,数万市民观看了演出。 举办了首届城市 社区文艺汇演、全市老年文艺汇演等活动。 通过 “走出去、请进来 ”的方法,积极发挥国办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龙头作用,今年以来市群艺馆组织 开展 “文化进社区 ”活动,新建了站前、前花、锦园等六个社区文化示范点,组织 280 多名鹿城区各社区文艺骨干进馆参加舞蹈、声乐、戏曲等各类文艺培训活 动,辅导选送的表演唱《香香花为媒》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在 “唱响文明赞歌 20xx 浙江省社区之歌演唱》大赛中,瑞安的《飞云古镇》和乐清的《可爱的 社区美丽的家》荣获金奖。 全年市区开展广场文化活动 125 场,观众 30 多万人次。 此 外我们还组织开展了系列书画创作、展览活动,如承办了马孟容、马公愚诞辰 110 周年系列活动;温州书画院组织举办了第五届温州市书画展;市展览馆全年举办各类展览 26 场,观众近 15 万人次。 三、抓管理,积极推进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我市文化市场坚持 “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以建设和发展为主题,以整顿和规范为载体,坚持不懈地开展 “扫黄打非 ”,把 “打地下、破大案、端窝点 ”作 为重要任务,全年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出动检查 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 万家,收缴销毁非法音像制品和出版物 136 万件,查处违规单位 1925 家,其 中大案要案 13 起,8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针对城效结合部无证经营现象,文化执法部门多次到举报地点暗访摸底,在 明确非法经营户的具体位置后,会同公安、工商部门进行三次整治,取缔无证经营户 70 余家,销毁各种赌博机 230 多台,收缴非法音像制品 1 万余张(盒),非 法图书 1000 余册。 因管理稽查成绩显著,我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受到了省文化厅的通令表彰。 继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