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五味子高产栽培技术 殖技术目前人工栽培主要采用种子繁殖法。 因种子的种皮坚硬光滑而有油层,透水性不强,未经处理不易出苗,故果实采收后,应选大果用水浸 34昼夜,然后去除果肉,并漂洗干净,去掉秕瘦粒及杂物,晾干表面水分,再与湿润干净的河沙进行层积或混合贮藏催芽,但要注意河沙湿度不可过大。 入春后,要经常检查,以防霉烂。 一般贮藏到 4 月份,当种子裂口露出胚根时,即可取出播种。 采用条播,条距 15种沟深 3右。 每公顷播种量 75后覆土 2草浇水,防止干旱。 播后 2030 天即可陆续出苗。 当有 1/3 幼苗出土后,应分批抽撤盖草,同时搭设简易阴棚,并适当进行追肥、浇水、松土等管理。 二、定植定植苗多采用 2 年生大苗,要求苗高 1m 以上、基茎 上。 秋冬或早春均可种植。 定植密度常以支架式不同而定。 一般篱形、不搭支架的宜密,株行距为 工搭支架的应适当密植,株行距为 m;采用自然支架的宜适当稀植,株行距为 3m×3m。 三、抚育管理五味子是喜肥植物,除在定植前施足基肥外,以后每年春季在其旺盛生长之前,也应追施一次有机肥和适量的磷钾肥,促进其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到入冬前再进行一次施肥培土。 五味子基茎不定芽的萌芽力强,为减少养分的消耗,在冬季休眠期要适当进行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增加产量,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五味子有时在 67 月间发生叶枯病。 可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 11100 波尔多液,每周 1 次,连喷 3 次。 如见卷叶虫为害,可用 50%辛硫磷乳油 500 倍液,或 50%磷胺乳油 1500 倍液喷雾防治。 四、采收加工与利用五味子始果期早,一般栽后 12 年始果,45 年进入盛果期。 于 10 月前后果实呈紫红色时,选晴天采摘,以便能及时晒干,确保质量。 如果采后遇阴雨天,应及时摊开晾干或用微火稍加温烘干,以防发霉变质。 干后过筛除去杂质,放入防潮的容器内盖严,置于干燥处收藏备用。 入药的五味子商品质量以果皮紫红色、粒大、肉厚、有油性、光泽好为佳品。 专利查询。五味子高产栽培技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