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护理 急重症护理学-李世胜内容摘要:

重症护理 急重症护理学-李世胜 出 版 集 团 北 京 出 版 社第三章 重症护理学习目标1了解 作制度及特点2熟悉 握 点掌握 够正确进行 确执行防范对策 【 预习案例 】案例 3患者张某,女性, 45岁,因在全麻加气管插管下行剖腹探查术,术毕带气管插管急送 科时体查:麻醉末醒,双瞳孔对光反射灵敏直径约 3温 ,脉搏 108次 /分,无自主呼吸,用呼吸囊辅助呼吸,血压 130/87士立即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机加压给氧,调节呼吸机模式为 功能监护仪监测,遵医嘱予以抗炎、促醒、补液等支持对症处理,完善各项相关检查,给予 考: 1请问护士如何做好呼吸机使用管理。 2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第一节 概 述 一、 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抢救、监护、会诊、治疗和护理的场所,对因疾病、创伤、大手术后可能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和机会,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二、 ) 体、有效地加强医疗护理为主要任务的科室。 因此,在设置 是要接近患者的来源。 据统计, 术室、术后恢复室或医院内其他科室。 二是 应靠近能提供经常的部位,如检验科、放射科、血库及手术室等,以便于抢救患者。 一个医院如有多个 应考虑将其比较集中地设置,以便于互相支援与交流。 (二) 局合理 为使患者有安全感和舒适感,护士站和中央监护台应设在 分间面向护士站方向应有 1用百叶窗遮挡。 1)环型或扇形放射状结构,并设中央监护台。 ( 2)单独小室间或大厅式结构。 ( 3)单独室间,以利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和相互干扰。 2 理想的可调节的照明系统;还应设有空调和空气层流装置,室温以 22为宜,湿度以 60%宜,并有空气净化和消毒作用;每张床占地面积 间距离不小于 中心氧源、负压吸引及空气压缩系统的管道应装于夹墙内并通向各个病床, 3种管道的接口颜色及口径应有区别,以免误接。 4每张病床设置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并与中心台连接,监测参数在床旁台和中心台屏幕上应可同时显示。 5病床要具有多种功能,可随时迁移,可调节床面高度和角度,并有翻身、牵引、功能锻炼和传呼报警的功能。 6每张病床要有 4有独立的保险系统。 7每个病室应备有移动光源,以备行静脉穿刺或气管切开术时应用。 8应装有心肺复苏呼叫系统,当发生心搏骤停时可立即救援而不中断抢救工作。 9应安置醒目的时钟,一方面便于护理人员工作,另一方面可使清醒患者有时间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10应有空气滤过装置或空气消毒装置。 (三) 2%,但具体床位数应根据医院实际的危重患者数量确定,用 平均住 365× 预计的床位占有率(四) 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专科 一般是临床二级科室所设立的 心内科监护病室,是专门为收治某个专科危重病员而设立的,多属某个专业科室管理,对抢救本专业的急危重病员有较丰富的经验。 收治病种单一,不能接受其他专科危重病患者是其不足。 2部分综合 介于专科 由医院内较大的一级临床科室为基础组成的 外科、内科、麻醉科 综合 是一个独立的临床业务科室,受院部直接管辖,收治医院各科室的危重患者,这种体制有利于学科建设,便于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 (五) 生与床位的比例要求要求达到( :1,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为( :1,否则难以完成艰辛的抢救任务。 三、 )心理素质要求1清晰敏捷的思维 知识面要广。 思维敏捷、勇于钻研和创新,具有清晰的判断问题的能力。 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能用最短的时间制订最佳的护理方案。 2积极稳定的情绪 此, 积极的情绪调节施行抢救的气氛,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重症监护过程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更是医护集体智慧的结晶。 拥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擅长人际交流和沟通,以保证各环节工作的衔接及开展。 4顽强坚忍的意志品格 相对于其他专科的护士, 此, 理问题沉着、果断、迅速,只有这样才能胜任 二)业务素质要求除了要掌握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知识及各个专科护理和抢救知识外,还要熟练掌握各种监测仪器的使用、管理及其监测参数、图象的临床意义。 急救复苏技术 包括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技术、呼吸机使用、氧气吸入疗法、各种动静脉穿刺技术等及急救药物的应用。 2各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 包括循环、呼吸、消化、神经、血液、骨科、泌尿、小儿等专科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3各种监护技术 包括心电监测、血压、呼吸、体温监测,血液常规、生化、电解质、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并了解各种监测结果的临床意义。 4其他 拥有娴熟的基础护理技能及非语言交流的技能,并能准确执行各项医嘱和各种护理制度及护理文书的书写。 (三)身体素质要求路敏捷、适应性强,能适应高度紧张的工作重症监护工作保证医院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成立了医院重症护理应急队,在医院护理人力不足的情况下,保证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抢救水平,促进了科室间重症监护技术的优势互补,提高了重症监护水平。 第 二节 重症监护工作 一、 ) 士长负责管理,每月组织有关人员专题研究讨论工作一次。 2 救场所,必须保持整洁、安静、舒适、避免噪音,作好四轻、十不准。 3进入 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来参观人员必须经医务科或护理部批准后方可进入。 5统一病室的陈设,保持床位及床旁桌等用物的清洁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6作好病室医疗文件的保管工作,患者和陪人不得翻阅病历和医疗文件。 7任何患者均不得留陪护,探视者按规定探视的时间进行探视,患者的一切治疗护理由医护人员承担。 8 真履行各班岗位责任制,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随时作好危重患者的抢救准备工作。 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发生差错事故。 9随时作好接收新患者的准备工作和平稳患者的转出工作,病情及药品等其他物品交接清楚,患者的贵重物品不得带入 0切实作好病室的消毒隔离及清洁卫生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经常保持病室的清洁,每日清扫,每周一次大扫。 11医务人员工作时,穿好工作服,注意仪表仪容,讲究文明礼貌和清洁卫生。 12作好安全保卫,节约用水用电。 (二) 护,不留陪人,陪人在患者所属的原病室等候,不得在病室走廊内逗留。 2探视患者要按规定的时间探视,每次不超过 2人,学龄前儿童不宜带入病室,一切宠物禁止带入病室,传染患者一般不予探视与陪伴。 3探视人员必须遵守院规,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不得擅自翻阅病历和其他医疗记录,不得私自将患者带出院外。 不要谈论有碍患者健康和治疗事宜,不要吃患者的食品和使用患者的用具,不在患者床上睡觉,要保持病室清洁、安静。 不准吸烟,要爱护公物、节约水电。 4患者不携带贵重物品入室,探视者携带物品外出,须经办公室值班人员清点并开具放行证方可带出。 5探视人员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协助作好患者的思想和生活管理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不干涉医疗,未经许可,不在院外请医生诊治或用药。 6查室及治疗检查期间,探视人员应主动离开病室,如须了解患者情况,等待查室及治疗检查结束后,向医护人员询问。 (三) 专人管理仪器设备、定期联系工程技术人员检查、保养和维护、保持性能良好。 2建立严格的各类仪器设备使用登记和维修登记制度,如发生故障,及时维修,保持良好的状态。 3护士应学会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能设定各种常用参数。 使用时,各种导联线、管道、电源线放置平整,勿弯曲、打折;各种接口轻插轻拔;保持仪器外壳的清洁。 4使用完毕,整理、清洁、消毒后放回原处,保持备用状态。 5仪器设备需要报废时,应有修理部门的技术鉴定、签字,方可办理报废手续。 (四)医务人员进入 务人员进入 进入 衣。 将自己鞋整齐摆放于 工作人员走进病床旁时须戴口罩,接触患者时必须严格洗手或戴手套,听诊时须用各病床之专用听诊器。 4未经 绝带家属进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医务人员进入 它传染病者谢绝入内。 6服从 格执行 五) 治范围 已经或很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但可望通过加强治疗治愈或好转的危重患者。 对于虽然危重,但在目前无救治可能的患者,如恶性肿瘤晚期、脑死亡等及传染病、精神患者不宜收入 殊情况例外。 2收入途径 门、急诊及各病室的危重患者,全麻后、重大手术后及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各种术后患者。 3非常紧急之危重患者及术后需加强监护治疗的患者,可电话通知 便作好接收准备。 一般情况下,应由 意后,方可转入 从门、急诊或各病室收容的内科系统之危重患者,由 括医疗文件书写、开列医嘱、申请会诊、交代病情等,外科系统及儿科患者,由专科医生负责病历及其它相关文件的书写,并负责专科情况,及时与患者家属交代病情。 环境稳定及脏器支持,与患者家属交代全身情况,并及时书写病程记录。 5经治疗病情稳定者,由 与患者或家属说明以取得理解。 然后通知管床护士,并书写转科记录。 6在 班医生及时书写死亡抢救记录,择日讨论。 二、 ) 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2降低死亡率。 3减少并发症。 (二) 患者来自医院的各科室。 2有一支紧急救治的专业医护队伍。 3备有先进的监测仪器 ,对患者生命功能进行持续 /动态监测。 4利用先进的治疗手段提供高水平治疗技术及医疗、护理服务。 5 三) 危重患者进行严密、持续的监护,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