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营养护理课件(修订)李玮内容摘要:
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营养护理课件(修订)李玮 1你真的学会了吃饭吗。 一日三餐食物分配合理吗。 2营养配餐与 食谱编制3知识目标 掌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基本内容。 能运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编制简单的食谱;能熟练运用食物交换份等各种工具表。 能力目标学会编制营养食谱。 素质目标学习目标4一、营养配餐的概念按人们 身体的需要 ,根据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营养素比例合理,即达到 平衡膳食。 5二、营养配餐的目的和意义1、 可以将各类人群的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具体落实到用膳者的 每日膳食中 ,使他们能按照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同时又防止营养素或能量的过高摄入。 2、 可根据群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结合当地食物的品种、生产季节、经济条件和厨房烹调水平,合理选择各类食物,达到平衡膳食。 3、 通过编制营养食谱,可指导食堂管理人员有计划的管理食堂膳食,也有助于家庭有计划地管理家庭膳食,并且有利于成本核算。 6三、营养配餐的理论依据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3、食物成分表74、营养平衡理论膳食中三种宏量营养素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膳食中优质蛋白质与一般蛋白质保持一定的比例; )保证营养平衡1、按照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的要求,膳食应满足人体需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2、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 3、食物的搭配要合理。 酸与碱,主与副,粗与精,荤与素的平衡搭配。 4、膳食制度要合理。 9(二)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口味。 (三)考虑季节和市场供应情况。 (四)兼顾经济条件。 10食谱的编制方法食谱编制方法通常有两种,即 营养成分计算法 和 食品交换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相关软件 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提高食谱编制工作效率。 11营养食谱的编制方法(一)一、计算法(一)步骤1、确定用餐对象全日能量的供给量。 2、计算宏量营养素全日应提供的能量。 3、计算三种能量营养素的每日需要量。 4、计算三种能量营养素的每餐需要量。 125、主副食品种和数量的确定( 1) 主食品种、数量的确定: 由于粮谷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因此主食的品种、数量主要根据各类主食原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确定。 ( 2)副食 品种、数量的确定: 副食品种和数量的确定应在已确定主食用量的基础上,依据副食应提供的蛋白质质量确定。 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主食中含有的蛋白质重量;2)用应摄入的蛋白质重量减去主食中蛋白质重量,即为副食应提供的蛋白质重量;3)设定副食中蛋白质的 2/3由动物性食物供给, 1/3由豆制品供给,据此可求出各自的蛋白质供给量;134)查表并计算各类动物性食物及豆制品的 供给量;5)设计蔬菜的品种和数量;6)确定纯能量食物的量。 下面以 4岁男童食谱 编制为实例,介绍用营养成分计算法来编制食谱的步骤。 141查出该对象每日热能和营养素的供给量 根据用餐者的性别、年龄和劳动强度,查表找出 4岁男童每日能量的供给量为 400蛋白质为 50g。 2计算每日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供给量 蛋白质50g,供热比为 14;脂肪供热比为 30;糖类为 56。 脂肪: 1400X 30 ÷ 9=47(g)糖类: 1400X 56 ÷ 4=196(g)153按照表 1牛奶、鸡蛋、蔬菜、水果 )的用量。 副食用量 查表计算以上常用食物中蛋白质 、 脂肪和糖类量 , 得出谷薯类含糖类量 , 再除以谷类糖类含量 (75 )得谷类用量 , 取整数。 同样方法计算瘦肉类 、油脂用量。 瘦肉类蛋白质 、 脂肪含量分别以 20 、 28 计 ,食用油的脂肪含量以 99 计。 5 粗配食谱 以实习表 1 1计算出来的主 、 副食用量为基础 , 按 4岁男童生理特点确定餐次和各餐次热能分 (如按三餐两点安排 , 热能分配为早餐 20 , 早点 10 , 午餐 35 , 午点 10 , 晚餐 25 )粗配食谱 .( 表 17186评价和调整 食谱制定后计算出所提供能量及营养素的数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比较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般能量摄入达到标准的 90为正常,蛋白质摄入量达到标准的 80为正常,其他营养素应该达到标准的 80以上。 评价方法如下:(1)计算食谱所供热能和营养素,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 1920(2)计算每日食物蛋白质来源比,填实习表 1 4。 21(3)计算每日糖类、脂肪、蛋白质的热能来源比,填实习表 12(4)计算每日三餐热能分配 , 填实习表 餐热能为早餐与早点的合计,午餐热能为午餐与午点合计。 236、食谱的评价与调整参照食物成分表初步核算该食谱提供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含量,与 差在 10%上下,可认为合乎要求,否则要增减或更换食品的种类或数量。 制定食谱时,不必严格要求每份营养餐食谱的能量和各类营养素均与 般情况下,每天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物的量的出入不应该很大,其他营养素以一周为单位进行计算,评价即可。 24根据食谱的制订原则,食谱的评价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食谱中所含五大类食物是否齐全,是否做到了食物种类多样化。 2)各类食物的量是否充足。 3)全天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是否适宜。 254)三餐能量摄入分配是否合理,早餐是否保证了能量和蛋白质的供应。 5)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比例是否恰当。 6)三种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是否适宜。 26评价食谱的过程:1)首先按类别将食物归类排序,并列出每种食物的数量;2)从食物成分表中查出每 100克食物所含营养素的量,算出每种食物所含营养素的量: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 =食物量( g) *可食部分比例 *100食物中营养素含量 /100273)将所用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分别累计相加,计算出一日食谱中三种能量营养素及其他营养素的量。 4)将计算结果与 行评价。 5)根据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折算系数,分别计算出这三种营养素提供的能量及占总能量的比例。 6)计算出动物性及豆类蛋白质占总蛋白的比例。 7)计算三餐提供能量的比例。 287、营养餐的制作8、食谱的总结、归档管理。 29二、食物交换份法1、根据膳食指南,按常用食物所含营养素的特点划分为五大类食物。 第一类:谷类及薯类。 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 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 二类:动物性食物。 包括肉、禽、鱼、蛋、奶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 族维生素。 第三类:豆类及其制品。 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 四类:蔬菜水果类。 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 五类:纯能量食物。 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 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 养食谱的编制方法(二)302、各类食物的每单位食物交换代量表1) 谷类、薯类:每份约可提供能量 180白质 4g、碳水化物 38g。 食物 重量( g) 食物 重量( g)面粉 50 大米 50玉米面 50 小米 50高粱米 50 挂面 50面包 75 干粉丝(皮、条) 40土豆(食部) 250 凉粉 750312)蔬菜、水果类:每份约可提供能量 80白质 5g、碳水化物 15g。 食物(食部) 重量( g)大白菜、油菜、圆白菜、韭菜、菠菜等 500750芹菜、莴笋、雪里蕻(鲜)、空心菜等 500750西葫芦、番茄、茄子、苦瓜、冬瓜、南瓜等 500750菜花、绿豆芽、茭白、蘑菇(鲜)等 500750柿子椒 350 鲜豆角 250 鲜豌豆 100倭瓜 350 胡萝卜 200 白萝卜 350蒜苗 200 水浸海带 350李子、葡萄、香蕉、苹果、桃、橙子、橘子等 200250323)动物性食物:每份约可提供能量 90白质 10克,脂肪 5克,碳水化合物 2克。 食物 重量( g) 食物 重量 ( g)瘦猪肉 50 瘦羊肉 50瘦牛肉 50 鸡蛋( 8个 1斤) 1个禽 50 肥瘦猪肉 50肥瘦羊肉 50 肥瘦牛肉 50鱼虾 50 酸奶 200鲜牛奶 250 奶粉 30334)豆类:每份约可供能 45白质 5克,脂肪 水化合物 3克。 食物 重量( g) 食物 重量( g)豆浆 125 油豆腐 20南豆腐 70 北豆腐 42豆腐干 25 熏干 25腐竹 5 千张 14豆腐皮 10 豆腐丝 2534五、纯能量食物:每份约提供能量 90肪 10克食 物 重量( g)菜籽油 10豆油、花生油、棉籽油、芝麻油 10 牛油、羊油、猪油(未炼) 10353、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上标出的数量安排每日膳食食物 低能量 中等能量 高能量约 1800 约 2400 约 2800类 300 400 500蔬菜 400 450 500水果 100 150 200肉、禽 50 75 100蛋类 25 40 50鱼虾 50 50 50豆类及制品 50 100 100奶类及制品 100 100 100油脂 25 25 25364、根据不同能量的各种食物需要量,参考食物交换份表,确定不同能量供给量的食物交换份数。 办公室工作的男性职员,根据上表中中等能量膳食各类食物的参考摄入量,相当于 8份谷薯类食物、 12份果蔬类食物, 4份肉蛋奶等食物、 2份豆类食物、 5份油脂类食物。 注意:食物交换代量表的交换单位不同,折合的食物交换份数也不同。 这些食物分配到。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营养护理课件(修订)李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