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学检查-健康评估课件-李群芳,熊瑛内容摘要:
骨髓细胞学检查-健康评估课件-李群芳,熊瑛 第八节骨髓细胞学检查第六章 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二、 骨髓标本的采集三、 骨髓涂片检查四、 正常骨髓象五、 异常骨髓细胞形态变化特点及意义主要内容案例评析髓细胞学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 证外周血细胞成份及形态异常。 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 骨痛、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血沉明显增加等。 化疗后的疗效观察。 其他;骨髓活检、微生物及寄生虫学检查(如伤寒)等。 2禁忌 证由于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妊娠晚期做骨髓穿刺术应慎重。 髓标本的采集采集方法: 一般采用穿刺法吸取。 骨髓穿刺部位: 常选胸骨、棘突、髂骨、胫骨等处。 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 髂后上棘。 此处骨皮质薄,骨髓腔大,进针容易,骨髓液丰富,被血液稀释的可能性小。 骨髓穿刺示意图髓涂片检查1. 普通光镜低倍镜检验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 估计巨核细胞系统增生情况 ; 观察涂片边缘 、 尾部 、 骨髓小粒周围 , 有无体积较大或成堆分布的异常细胞。 2. 油镜 选择满意的片膜段 , 观察 200 500个细胞 , 按细胞的种类 、 发育阶段分别计算 , 并计算它们各自的百分率 ; 仔细观察各系统的增生程度和各阶段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常骨髓象1 骨髓增生程度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 /红细胞比例为( 3 4) 1。 2 粒细胞系统约占有核细胞的 50% 60%。 嗜酸性粒细胞小于 5%,嗜碱性粒细胞小于 1%。 3红细胞系统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 20%。 4淋巴细胞系统约占 20%。 常骨髓象5单核细胞和浆细胞系统一般均小于 4%。 6 巨核细胞系统通常在 见巨核细胞 7 35个。 7其它细胞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骨髓成分。 常骨髓细胞形态变化特点及意义1胞体异常( 1)大小异常胞体比同期正常细胞明显增大或缩小。 ( 2)形态异常幼稚细胞形态畸形显著,不规则,多形性,瘤状突起。 成熟的细胞,如红细胞呈椭圆形、镰刀形、不规则形等。 常骨髓细胞形态变化特点及意义2胞核异常( 1)数目的异常正常时只有一个核的细胞在异常时变为多个核。 ( 2)形态异常 奇形怪状,极不规则。 ( 3)核染色质异常疏松、粗糙如巨幼红细胞或巨幼样粒细胞。 ( 4)核仁异常 大小不一、数目增多、色泽改变等。 ( 5)异常核分裂在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易见异常核分裂,即分裂体大小不等,数目多少不一,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 例 : 男性 , 36岁 , 咽痛 3周 , 发热伴出血倾向 1周入院。 发热 39 , 伴鼻出血 ( 量不多 ) 和皮肤出血点 , 咳嗽 , 痰中带血丝。 查体 : 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 , 浅表淋巴结不大 , 胸骨有轻压痛 , 心肺未见异常。 实验室 : 血常规检查 : , 09/L, 分类 : 原始粒 12%, 早幼粒 28%, 中幼 8%, 分叶 8%, 淋巴 40%, 单核 4%, 血小板 30×109/L, 骨髓检查示增生明显 早幼粒 91%, 红系 全片见一个巨核细胞 , 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 题评析 : 患者外周血化验呈全血细胞减少 , 白细胞分类原始粒 12%, 早幼粒 28%, 中幼 8%, 分叶 8%, 淋巴40%, 单核 4%, 血小板 30×109/L, 见幼稚粒细胞 , 以早幼粒细胞为主 ; 骨髓检查示增生明显 早幼粒91%, 红系 支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病例中患者发病急 , 有贫血 、 发热 、 出血 ; 查体 : 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 , 胸骨有压痛。 上诉表现均符合急性白血病症状 , 实验室检查结果高度提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可能 , 确诊仍需做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健康评估课件-李群芳,熊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