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代谢(改)Amino Acid Metabolism内容摘要:

氨基酸代谢(改)Amino Acid Metabolism 生化教研室雷 康 福第 九 章氨基酸代谢白质的功能(一)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二)参与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催化(酶)、免疫(抗原及抗体)、运动(肌肉)、物质转运(载体)、凝血(凝血因子)等。 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可释放 4.1 能量,人体每日 18%能量由蛋白质提供。 (三)氧化供能目录二、体内蛋白质的代谢状况。 如何从不含蛋白的物质中检测出蛋白质。 三聚氰胺( 含氮量 66%凯氏定氮法氮平衡 (录 氮平衡摄入食物的含氮量与排泄物中含氮量之间的关系。 氮总平衡: 摄入氮 = 排出氮氮正平衡: 摄入氮 > 排出氮氮负平衡: 摄入氮 < 排出氮氮平衡的意义可以反映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概况。 (正常成人)(儿童、孕妇等)(饥饿、消耗性疾病患者)目录蛋白质的生理需要量在不进食蛋白质时,成人每日最低分解约 20成人 每日 蛋白质 最低 生理 需要量 为 30g50g,我国营养学会 推荐 成人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 80g。 目录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一 两 色 素 本 来 淡 些)必需氨基酸 (体内 需要 而 又不能 自身 合成 , 必需由 食物供给 的氨基酸 , 共有 8种 :异 、 亮 、 色 、 苏 、 苯 、 赖 、 蛋 、 缬其余 12种氨基酸体内可以合成,称非必需氨基酸。 组、精(人体能合成,但量不多)酪、半胱(苯、蛋转变过来,半必需)目录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 种类 、 数量 、 比例。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 混合食用 ,其必需氨基酸 可以 互相补充 而 提高营养价值。 赖氨酸 色氨酸谷类 少 多豆类 多 少目录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蛋白质消化的生理意义 由大分子转变为小分子,便于吸收。 消除种属特异性和抗原性,防止过敏、毒性反应。 (一)蛋白质的消化目录1、蛋白质在胃中被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 胃蛋白酶的 最适 蛋白质肽键的作用 特异性较差 , 产物 主要为 多肽 及少量氨基酸。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 多肽碎片胃酸、胃蛋白酶(目录2、多肽在小肠被水解成 寡肽 和氨基酸小肠是蛋白质消化的主要部位。 胰酶 及其作用胰酶是消化蛋白质的主要酶,最适 括内肽酶和外肽酶。 内肽酶水解内部肽键: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 弹性蛋白酶 外肽酶水解两端肽键:羧基肽酶 (A、 B) 氨基肽酶(小肠粘膜细胞) 蛋白水解酶作用示意图氨基酸寡肽酶氨 基 肽酶 内肽酶氨基酸 + 寡 肽羧基肽酶目录 小肠粘膜细胞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寡肽酶 :氨基肽酶、二肽酶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目录胃小肠小肠黏膜细胞外源蛋白胃蛋白酶酸性主要消化场所 (内肽酶,外肽酶)寡肽酶基酸产物:多肽片段产物:氨基酸、寡肽目录(二)氨基酸通过主动转运过程被吸收 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吸收形式:氨基酸、寡肽、二肽 吸收机制: 主 )目录1、氨基酸载体吸收机制(主)载体蛋白氨基酸 成 三联体由 入细胞内 , 由钠泵排出细胞。 七种转运蛋白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酸性氨基酸转运蛋白碱性氨基酸转运蛋白亚氨基酸 转运蛋白氨基酸 转运蛋白二肽 转运蛋白三肽转运蛋白A D P + P P 氨基酸K + 泵小肠粘膜细胞肠腔 门静脉吸收机制粘膜面 浆膜面目录 2、 O 2C C 2C O 2目录半胱氨酰甘氨酸(胱氨酸甘氨酸肽酶 N O O N O O 谷胱甘肽目录二、蛋白质在肠道发生腐败作用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所起的作用。 产物大多有害:胺、 氨 (主 )、苯酚、吲哚等;也可产生少量的脂肪酸及维生素 (K/酸 /生物素 /叶酸 )。 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 录(一)脱羧基生成 胺类蛋白质 氨基酸 胺类蛋白酶 脱羧基作用组氨酸 组胺赖氨酸 尸胺色氨酸 色胺酪氨酸 酪胺降压升压苯丙氨酸 苯乙胺目录 假神经递质某些物质结构 (如苯乙醇胺, 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结构相似,可取代正常神经递质从而影响脑功能,称假神经递质。 苯乙胺 苯乙醇胺 )氨的产生未被吸收的氨基酸渗入肠道的尿素氨(氨基作用尿素酶肠道 胺盐形式排出, 氨的吸收 ,这是 酸性灌肠 的依据。 虚恭 肠道对氨的 吸收与肠 道 + 出入 血目录(三) 腐败作用产生的其它有害物质酪氨酸 苯酚半胱氨酸 硫化氢色氨酸 吲哚 正常情况下,上述有害物质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只有小部分被吸收,经肝的代谢转变而解毒,故不会发生中毒现象。 目录第三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内蛋白质分解生成氨基酸 成人体内的蛋白质每天约有 1%2%被降解,主要是肌肉蛋白质。 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大约 70%80%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蛋白质。 目录 蛋白质的半寿期 (白质降低其原浓度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 表示。 (一)蛋白质以不同的速率进行降解不同的蛋白质降解速率不同,降解速率随生理需要而变化。 目录不依赖 利用溶酶体中的组织蛋白酶降解 外源性 蛋白、膜 蛋白和 长寿 蛋白质。 1、蛋白质在 溶酶体 通过 降解(二)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有两条重要途径目录2、 蛋白质在 蛋白酶体 通过 降解 依赖 降解 异常 蛋白和 短寿 蛋白质 泛素 ( 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 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而得名 一级结构高度保守目录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机理 活化; 泛素分子转移到 2转移到靶蛋白;蛋白酶体识别多泛素化的靶蛋白,靶蛋白进入蛋白酶体被降解为小肽。 泛素活化酶 2泛素连接酶 基酸代谢库( 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吸收的氨基酸 ( 外源性氨基酸 ) 与 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及 体内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 ( 内源性氨基酸 ) 混在一起 , 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 , 称为 氨基酸代谢库。 目录氨基酸代谢库食物蛋白质组织蛋白质分解体内合成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胺 类 代谢转变其它含氮化合物(嘌呤、嘧啶等 ) 合成酮体氧化供能糖目录三、氨基酸脱氨基作用脱氨基作用:指氨基酸脱去 氨基 方式:转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联合脱氨基非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和氧化脱氨基偶联转氨基和嘌呤核苷酸循环偶联目录(一)转氨基作用 ( 、定义: 在 转氨酶 (作用下,某一氨基酸去掉 另一种 多数氨基酸可参与转氨基作用,但赖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除外。 目录正常人各组织中 性 (单位 /克湿组织 )血清转氨酶活性,临床上可作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组 织 织 4000 142000 胰 腺 2000 28000肾 19000 91000 脾 1200 14000心 7100 156000 肺 700 10000骨骼肌 4800 99000 血清 16 20目录2C=2+丙氨酸 酮酸 谷氨酸丙转氨酶,急性肝炎时血清 2C=2 酰乙酸 谷氨酸谷草转氨酶,心肌梗塞时血清 +目录 酸吡哆醛(氨基传递体 ) 酸吡哆胺 氨酶作用机制转氨酶的 辅酶 是 磷酸吡哆醛目录转氨基作用不仅是体内多数氨基酸脱氨基的重要方式,也是机体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通过 转氨基并未产生游离的氨 转氨基作用的生理意义目录(二) )+)H+H+ C H 2 ) 2C O O O C H 2 ) 2C O O O C 2 ) 2C O O O H+氧化伴随脱氨基 存在于 肝 、 肾 、 脑 中辅酶: 或 )联合脱氨基作用两种脱氨基方式的联合作用,使氨基酸脱下 . 类型 转氨基偶联氧化脱氨基作用1. 定义 转氨基偶联嘌呤核苷酸循环目录 转氨基偶联氧化脱氨基作用氨基酸谷氨酸氨酶+种方式既是 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 ,也是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主要方式。 主要在 肝 、 肾 、 脑 组织进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