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课件-吴斐华 绪论内容摘要:

解剖生理学课件-吴斐华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中药药理教研室吴斐华第一章 绪论 人体解剖学生理概述 生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第一节 人体解剖学生理概述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对象1、人体解剖学 究正常人体的构成及其形态结构的科学2、人体生理学 究生命活动的规律或生理功能的科学。 细胞 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组织 构及功能相似的一类细胞通过细胞间质聚合一起构成组织。 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结构及功能密切相关的器官协调配合,共同实现特定的生理功能。 如消化系统二、生理学的实验方法1628年, 英国 心和血的运动 ,第一本基于生理学实验的著作。 (一)、急性实验( 1、 离体实验 ( in :活的动物取出细胞、组织或器官置于近乎生理状态的人工环境中进行实验和观察。 2、 在体实验 ( in : 通过麻醉或去大脑等方法,使动物失去知觉但仍存活下进行实验。 (二)、慢性实验( 先对动物施行手术,待恢复后,使其健康、清醒,并处于正常生活状态下,对某一项功能进行实验。 三、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1、细胞分子水平: 研究细胞的生理特性及构成细胞的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 2、器官和系统水平: 研究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整体水平: 研究机体各器官系统的相互关系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阐明某一生理功能的机制,需要将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得出较全面的结论。 四、人体解剖生理学与现代医药学的关系1、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现代医药学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之一。 2、人体解剖生理学与现代医药学其它的基础课程互相促进。 3、现代医药学的发展又能推动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的发展。 五、如何学好生理学1、深刻理解、前后联系、分析比较和归纳总结2、重视实验第二节 生理研究的基本范畴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生理功能的调节反馈调节一、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一)、体液 占体重 60%1、细胞内液: 2/32、细胞外液: 1/管内):细胞外液的 1/织间隙)、脑脊液: 细胞外液的3/4(二)、内环境1、 内环境 ( 细胞具体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2、 外环境 ( :机体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3、 内环境稳态 (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4、稳态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1813法国 ): 首先提出“内环境”的概念二、 生理功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 (、 基本过程: 反射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2、 结构基础 :反射弧反射弧 (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特点 :快速、精确(二)、 体液调节 (、 体液调节: 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所作用的细胞,调节组织细胞的功能。 激素 :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充当信使的作用,携带某种生物信号,调节组织细胞功能的化学物质。 激素的传递方式1、 远距离分泌 ( 血液 远距离的靶细胞2、 旁分泌 (组织液扩散 邻近细胞3、 自分泌 (一些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可反过来影响分泌激素的细胞 神经分泌 (一些激素是由神经元所分泌的。 2、神经 些内分泌细胞由于接受神经的支配,其分泌活动受到相应神经的调节。 3、 体液调节特点: 缓慢、广泛、持久(三 )、 自身调节 (组织细胞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而产生的适应性调节。 如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但仍有一定意义三、 反馈控制系统运用自动控制理论( 20世纪 40年代产生的新学科)原理分析人体的调节活动。 反馈 (: 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控制部分 受控部分控制信号反馈信号根据反馈信息的作用效果分为:1、 负反馈 (调节的结果使调节的原因或过程减弱。 or 后,波动大意义:维持稳态控制信息 输出变量受控系统控制系统偏差信息调定点监测装置反馈信息干扰信息2、 正反馈 (调节的结果使调节的原因或过程加强 : 分娩,血液凝固。 or 速生理过程(三)前馈控制系统( 在受控部分的状态尚未发生改变之前 ,机体通过某种监测装置得到信息,提前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用以对抗干扰信号对受控部分稳态的破坏,这种调控称为 前馈。 条件反射实际上是前馈。 作用:预先监视干扰,防止干扰的扰乱;超前洞察动因,及时作出适应性反应。 思考题坐骨神经 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激素分泌的方式负反馈、正反馈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