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知识2-现场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传授工作方法的三个阶段等 (顺序 2:使制定的标准得到完全遵守的维护管理活动) 所谓标准,即使制定了,如果不遵守也只是纸上谈兵,与没有制定如出一辙。 而且即使改革过的标准化,如果不遵守,其改革也不会产生效 果。 监督者在充分说明让操作者能理解遵守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还有必要有计划地观察操作情况,为了标准化作业能准确地实施,对其进行反复的指导与训练。 另外,监督者针对标准的难以操作、或不能遵守的方面,积极地听取操作者的意见,如果他们对设备及零件感觉有什么不妥或异常,监督者有义务让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让操作者遵守已制定的标准是谋求提高生产活动水平所必不可少的。 为此,确定操作观察的管理项目,并按时追踪项目的进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操作观察表 新:新人;不:不合适;维:维持;改:改善; 操作观察人 实验日 区分 操作人名,编写人名 不合适信息,听到的结果, 顺序 要点 时间 多余的动作 基础 原因 处理,对策 次数 步行 操作方法 替换 临时放置 距离 落后失败 困惑 (不知所措) 观察次数 新、不、维、改 1 2 3 4 5 新、不、维、改 1 2 3 4 5 新、不、维、改 1 2 3 4 5 (顺序 3:问题的表面化及反馈活动) 通过观察人物设备的操作情况,让与制定了的标准相违背的异常现象表面化,让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的影响操作及质量的问题以及造成设备故标准作业书(编成版) 第 3 章 进行现场管理的方法 37 障等现象的浪费、不稳定、无理操作的问题更加明显,再根据这些情况确定必须由谁来采取对策,合理地分担各项任务。 况且,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可立即实施改善措施,而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反馈给其它部门,请求其采取对策。 关于反馈的做法,除了采用 QC 手法、 IE 手法、 PM 分析法进行分析之外,留意其它部门及员工所提出的一些数据也是很重要的。 标准 (顺序 4:为进行更加高效地生产所做的改革活动) 就像前面所叙述的那样,现状的标准即使在目前是最好的方法,也不是永久的最好方法。 作为企业来说为了持续生存下去,降低原价及提高质量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现场的监督者来说改善这项活动始终应摆在 重要工作的位置上。 “改革是无限的”。 标准,经过改革就意味着会变得更好。 用改革、标准化来进行维护管理,随着改革活动的不断深入,产品制造工作也会一步步接近应有的模式。 2. PDCA 的良性循环 ( 1)管理循环的 4 个步骤 管理循环的基础是 4 个步骤,其中 P 和 D 是各自分开的两个步骤。 现就 PDCA 的良性循环以及各步骤的要点说明如下: 应有的模式 第 3 章 进行现场管理的方法 38 决定目标 做出处理 决定达到目 标的策略 进行教育 和训练 检查实施的 状况和 结果 实施具 体工作 ① 计划: P (决定目标) 从现在的情况出发,所决定的今后“做什么、谁来做、做到何时”就是目标。 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有必要考虑以下要点来进行制定。 在接受了工厂方针及部门、科室的目标后监督者的 Camp。 J 就更加具体化并具有一贯性。 用具体的数据来表示 Q、 D、 C 及技能水准,库存量,工作效率等。 从 Q、 D、 C 评价及步数提高的诊断结果正确认识现状,明确活动的优点和缺点,在这个基础上再做出决定。 同时,明确现状与应 有模式之间的差距。 明确完成目标的期限及核查的期限。 形成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与有关联的部门共同解决问题点,明确协作的体制及责任的分担。 在车间的全体员工中有目的地开展此项工作。 第 3 章 进行现场管理的方法 39 (决定完成目标的策略) 仅提出目的和目标,而不决定达到目的和目标的策略,就好比单纯从精神上不断地驱使别人“加油”“加油”一样。 为了在完成目标时,最有效地活用人物设备方法这一 4M,就应该先决定如何去做的结构及策略。 决定完成目标的策略的要点如下: 从回顾前面工作的过程中了解未达到目标的原因。 使用配 置图等来看清不良的程度。 决定策略的步骤、管理方法及管理项目。 明确异常情况的应对方法。 目标 ② 实施: D (教育训练工作) 第 3 章 进行现场管理的方法 40 一旦决定了完成目标的策略,就有必要教育训练实施这一策略的部下。 如果按照计划进行了充分的教育训练,不仅可以培育提高部下的技能,还会让部下所接受的工作的质量大大提高,并能挑战新的目标及课题。 教育训练时的要点如下: 监督者要做到用言传身教。 本着要将实际工作交给部下去做的出发点进行教育训练。 (实施工作) 这是指通过部下的工作谋求目标的完成,也同时可以反映出职场的业绩。 这里所说的工作范围并非单纯意味着操作及操作指示,它还包含着给部下一定的活动范围以及推动上司的工作、与有关部门的协调等广泛的内容。 最重要的是监督者首先要行动。 ③ 核查: C 仅仅靠命令、指示、教育,管理现状的改变是不会实现的。 定期按照目标、标准活动进行核查才是最重要的。 在核查的方法中,有检查确认工作是否按照标准进行(要素系列的核查)以及检 查 Q、 D、 C 的产品能否顺利地生产出来(结果系列的核查)两种方法。 以上这些内容在后面的“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的项目中有详细的解说,但现场的监督者 前问题发生前就应事先察觉其异常点,并制定对策才是最重要的要点。 检查时的注意要点如下: 第 3 章 进行现场管理的方法 41 根据管理项目,把握实际状况。 不能仅仅漠视与观察,而要灵活应用检查,测试。 采用任何人一看就明白是正常还是异常的方法进行管理。 注意所得出的结果不能散乱。 (要素系列的检查) 核查的第一步是能否正确分析要素(人、物、设备、方法)的状态。 为此,经常参照标准巡视现场是很重要的。 ( 结果系列的检查 ) 有必要在分析 Q、 D、 C 的结果后牢牢抓住要素的问题点。 即重要的不是检查 结果,而是用结果进行检查。 另外,。现场管理知识2-现场管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