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打造中国b2c的物流模式(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得到最有价值的认识: B2C 不仅仅是顾客上网点击商品,网站送货那么简 单,它是一个交易过程,包含着交易双方的责任和承诺。 “电子”只是手段,“商务”才是根 本。 只懂“电子”技术,不懂得的“商务 ”,即交易习惯和规矩,不可能做好 B2C。 中国网站 经营者几乎都是年轻的 IT 领域的弄潮儿,不懂中国的交易国情正是他们的弱点。 四、中国 B2C 应该嫁接到传统商业 我国传统的商业大环境可以说非常适合于发展电子商务。 有如下几点理由: 1. 相对落后的传统商业不排斥电子商务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大家对于电子商务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电子商务要 走出“概念”,要“落地”等等,其本意就是 B2C 要与现有的商业基础对接。 那么传统商业是 否能接受 B2C。 我国目前的传统商业企业无论是管理还是规模都欠发达,不但不会对 电子商务发起有力的挑战 ,反而给电子商务留下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很大的宽容度。 传统商业经营手段落后,效率低, 成本高,而网站商店的便利和价格优势对于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平都不高的中国消费者具有很大 的吸引力。 据报道, 8848 网站去年开通试运行的一个月内,有位家住北京商业中心的消费者 5 次在网上购物,他说网上购物的感觉好,用自己的钱投电子商务一票。 因此,电子商务嫁接到传统商业不会遭到消费者的拒绝。 2. 传统商业已经为 B2C“准备 ”好了物流网络 电子商务集商流、资金流、物流于一体,前两者都可以在网上实现,后者必须要 有物流网络。 因特网和物流网是电子商务的基础构件,物流网是目前大多数网上商店所缺少的,有些网站化 巨资新建一个物流系统。 事实上我国的传统商业体系已经建有自己的物流网,不足之处是信息处理手段落后,效率太低,物品种类太少,是可利用的资源。 传统的商业基础是建国五十来所造就的现实。 前 30 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条块管理模式建立起了 一个覆盖面极其广泛的商业网,这对电子商务是至关重要的。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每新建一个居民区,就会有商业网点延伸过去,如菜市场、日用百货粮店、书店、药店、邮局等等与 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服务设施 都会建立起来。 这些商业设施都有按行业划分的各级管理机构。 在上海最典型的是行政性公司,如粮油食品公司、百货公司、医药公司等,有区级公司、市级公司,最后由行政主管局统一归口管理。 这种政府行政机构管理下的商业模式的最大特点是: 第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