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枸杞的保护地栽培内容摘要:

菜用枸杞的保护地栽培 杞每 100 克嫩茎叶中含蛋白质 、脂肪 、糖 、克、硫胺素 、尼克酸 克、维生素 克。 常食用有明目、滋阴润肺、提高免疫机能、抗衰老等保健功能。 我国南方消费者习惯以枸杞嫩茎叶煲汤或炒食,在一些城市有较大的需求量,仅广州市年产量约 7 万吨。 在北方引种菜用枸杞实行保护地栽培,既可丰富蔬菜花色品种,又可提高菜农经济效益,是一种颇有发展前景的蔬菜。 菜用枸杞主要有细叶枸杞和大叶枸杞两个品种。 细叶枸杞叶卵状披针形,叶肉较厚,味浓;大叶枸杞叶卵形,叶肉较薄,味淡,但产量高。 生产上两个品种均可选用。 枸杞生产上多采用扦插繁殖。 扦插应选用一年生枝条。 扦插时从枝条基部按 8米长度截取插条,每段要有 3腋芽,插条直径以 5 毫米左右为宜。 将插条在 50 毫克/千克的 根粉液中浸泡 24 小时,有利于插条生根。 生产中可直接在栽培畦中扦插,也可扦插在苗床内,发根后再移植。 扦插后浇透水,注意及时搭小拱棚覆盖薄膜保湿。 晴天加盖遮阳网,床内温度保持在 20土壤湿度 20%左右,经 10插条基部和中部即生出不定根,上部萌发出新芽。 如若插条上部长出新芽,下部未长出不定根,则属于假活。 一般在地温低、气温高时易产生这种现象。 生产上应采取增高地温、降低气温、保持扦插床适宜湿度等措施,以促使插条及早生根成活。 在正常条件下,枸杞插条扦插成活率一般可达 90%以上。 枸杞适于各种土壤栽培,但肥沃的沙壤土更利于生长。 定植前要深翻土壤,667平方米施有机肥 2000克,三元复合肥 50 千克。 在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中须作成南北向的平畦,畦面宽。 定植行距 26 厘米,株距 15 厘米或株行距均为 20 厘米,开沟定植,定植深度 6米。 定植后浇透水。 为使产品在春节前后上市,定植期不宜迟于 10 月中旬。 定植后 40,新枝条可长达 20米。 此时要中耕,667 平方米追硫铵15 千克,也可用 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 室内温度保持 15间,并保持土壤湿润。 随着室外气温下降,切忌灌大水,以免地温下降影响枸杞生长。 在第一次采收后,隔 10施速效化肥 1 次,直至最后一次采收。 每年 9 月可在行间施膨化鸡粪等补充有机肥料。 北方保护地菜用枸杞栽培产品上市在 12 月中旬至 5 月中下旬。 主要采摘 1567 平方米可产 2000克。 采收嫩梢后,基部的腋芽又可生出新的嫩枝。 在采收时应特别注意留足 3基部腋芽,以利其萌发出更多的新枝条。 5 月中下旬,气温上升,用于扩繁的枝条应停止采收,并作好养护管理,培养出健壮的枝条,以备 9 月中下旬扩繁。 剪取插条的老根仍作为母株生产枸杞嫩梢。 用老根在保护地中生产枸杞嫩梢上市早,产量高。 老根可连续用 2,之后要更新。 北方保护地栽培菜用枸杞要重视病虫害的预防。 从南方引进插条必须选用无病虫害的健康枝条。 在未剪成插条前,应用消毒液浸泡枝条,以免将残存在枝条上的枸杞木虱、枸杞瘿螨带到保护地中。 在同一日光温室中,最好不要混种其它蔬菜。 日光温室上膜前要将环境清理干净,清除杂草和落叶。 上膜后用百菌清烟雾剂熏蒸,以保持洁净的生态环境。 在扦插育苗和定植后,外应加强温室的温度和湿度管理,使枸杞健壮生长。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