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赛迪老1、2栋办公楼广告牌施工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 焊接质量检查按以下标准执行: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 2001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 GB11345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 GB33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2. 质量等级及标准: 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 合下表的规定 焊缝的质量等级 一级 二级 内部缺陷 超声波探伤 评定等级 Ⅱ Ⅲ 检验等级 B 级 B 级 探伤比例 100% 20% 内部缺陷 超声波探伤 评定等级 Ⅱ Ⅲ 检验等级 AB 级 AB 级 探伤比例 100% 20% 注: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焊缝长度不足 1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 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 项目 允许偏差 缺陷类型 二级 三级 未焊满(指不足设计要求) ≤ +,且≤ ≤ +,且≤ 每 焊缝内缺陷总长度≤ 根部收缩 ≤ +,且≤ ≤ +,且≤ 长度不限 咬边 ≤ ,且≤ ;连续长度,≤ 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 10%焊缝长度。 ≤ 且≤ ,长度不限 弧坑 裂纹 - 允许存在个别长度≤ 的弧坑裂纹。 电弧檫伤 - 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檫伤 接头不良 缺口深度 ,且≤ 缺口深度 且≤ 每 焊缝部应超过 1 处。 表面夹渣 - 深≤ ,长≤ ,且≤ 表面气孔 - 每 ≤,且≤ 的气孔 2个,孔距 6 倍孔径 注: t: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对接焊缝及完全熔透组合焊缝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 序号 项目 图例 允许偏差 1 允许偏 一、二级 三级 差余高C B< 20: 0- B≥ 20: 0- B< 20: 0- B≥ 20: 0- 2 允许偏差错边d d< ,且≤ d< ,且≥ 部分焊透组合焊缝和角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 序号 项目 图例 允许偏差 1 焊角尺寸 ≤ : 0- > : 0- 2 角焊缝余高 ≤ : 0- > : 0- 注: 1 h> 的角焊缝其局部焊角尺寸允许低于设计要求值,但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 10%。 2 焊接 H 型钢腹板与 翼板的焊缝两端在其 两倍翼缘板宽度范围内,焊缝的焊角尺寸不得低于设计值。 焊缝外观缺陷的返修方法 、焊缝过宽、电弧檫伤、飞溅、焊瘤等采用砂轮打磨平整 ; ,使焊缝的两边过渡平顺 ; ,过高或过宽焊缝用砂轮打磨;过低或过窄的焊缝采用信焊条按工艺补焊。 ,咬边的焊缝采用焊接补焊;焊前该预热的要按规定进行预热,补焊时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焊后做消氢处理。 、表面夹渣、表面气孔、弧坑 裂纹应按无损检验显示缺陷的处理方案返修。 (1)根据无损检验的结果,找到缺陷位置,确定缺陷类别,分析原因,制定返修工艺,由有经验的焊工持证返修。 (2)局部加热,碳弧气刨清除缺陷,焊缝两端各刨去 50mm,两端应磨成圆口。 (3)补焊前局部预热温度要比规定温度高 50 度进行预热,补焊时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第一道焊道的焊接电流略大一些,以保证焊透;严格控制层间温度,道道焊迹应用小尖咀锤打击焊缝,焊后做去氢处理。 (4)磨光返修部位的表面。 (5)无损探伤检验返修部位。 构件焊接变形的预防措施 焊接变形 造成的原因 ,性能要与母材相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焊条与母材应等强或略高于被焊母材的强度,防止因焊缝金属 与母材金属的强度不等,焊后构件产生过大的应力,造成变形。 ,并应符合支承的强度要求不使构件因子中失稳下坠,造成拼装构件焊接处弯曲变形。 ,防止在焊缝及热影响区产生过大的受热面积,使焊后产生较大的应力,导致构件变形。 焊接时应采取相应的反变形措施: ,可采用焊前预热来提高塑性,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和变 形。 ,对焊接长度较长的箱形梁,拼接缝等,应采取分段逐步退焊法或跳焊法进行焊接,使构件的焊接处及周围的金属受热,冷却均匀,减少应力和变形。 :对塑性较好的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的焊接构件,焊接时,事先用刚性较大的夹具临时加固,增加刚性后,再进行焊接。 :拼装时,可根据施工经验或以试焊件的变形为依据,使构件预先向焊接变形相反方向作适量变性,以达到消除焊接变形的目的。 焊接变形的治理方法: 构件发生弯曲和扭曲变形超过质量标准时 ,必须进行处理 ,以达到规定的质量标 准。 治理的主要方法有机械矫正法、火焰矫 正法和机械与火焰混合矫正法。 构件变形比较复杂,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刚度,矫正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先矫正总体变形,后矫正局部变形; (2)先矫正主要变形,后矫正次要变形; (3)先矫正下部,后矫正上部变形; (4)先矫正主体结构,后矫正副件; 矫正时采用顶弯机、压力机矫正弯曲构件 ,也可以利用固定的反力架,液压式或千斤顶等小型机械工具矫正构件的变形; 条形钢构件的变形主要采用火焰矫正,用新的变形来代替原有的变形。 矫正 时,加热位置选在构件火焰矫正凸面一侧,加热方法,三角形或线形加热,加热温度 700176。 - 800176。 C之间,严禁超过 900176。 C正火温度;火焰矫正构件应根据其变形的方向和大小来确定加热的位置及距离。 : 当构件的变形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应采取混合矫正的方法: (1)构件变形比较严重,并且兼有死弯; (2)变形构件截面尺寸较大,校正设备能力不足; (3)构件变形形状复杂; (4)构件变形方向有两个及其以上的不同方向; (5)用单一矫正方法不能矫正的变形构件 涂装 构件除锈方法及检验标准 ;清灰设备选用钢板清理机。 、灰尘、油污、毛刺等;应无铁锈、氧化皮漏出金属光泽;钢构件表面除锈等级应达到 级标准。 :用铲刀检查和用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8923规定的图片对照观察检查。 、建设单位、施工方共同确认。 ,构件必须人工或喷砂除锈合格,钢结构表面的除锈方法和除锈等级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 收规范》GB502052001 的规定。 涂装应在监理认可达施工图所要求的除锈等级要求后进行;构件表面无锈、无油、无酸碱、无水、无灰尘,所用油漆开桶后已搅拌均匀,无漆皮和粒状物,并采用与油漆本配套的稀释剂调配至合适的施工粘度。 钢构件涂装方法 :所有钢结构的防锈漆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涂装。 ,基层上不得有污浊,砂粒及油脂附着物以及露水,霜等结成的水分;焊缝周围不得有飞溅、焊疤、药皮等。 ,进行喷涂。 涂装顺序为:先上后下,先难后易,先左后右,保持厚度均匀一致,不漏刷,不流坠为准。 第一遍底漆干后,经用细砂纸打磨,除去表面浮物后,再刷第二遍底漆,刷法与第一遍相同。 涂面漆时,应按设计或技术文件规定的颜色和品种进行涂 装 ,操作方法与涂刷底漆操作方法相同。 、翻转、运输和制作过程中撞落损坏的油漆,应按正常涂装工艺过程要求,及时补刷好。 应按施工图中说明,安装前不得涂装的部位不得涂装;安装焊缝处应留出 3050mm,不涂装,对禁止涂漆的部位,在施工前应进行遮蔽保护,防止涂刷或喷涂时过界以及错涂。 ,无明显起皱、流挂,附着良好,膜最小 厚度应≤ 30μ m。 ,应在构件上标注构件的原编号(设计图纸上的编号),对有组装要求的构件,标注组装符号。 构件涂装注意事项 1. 涂装地点的操作环境和成品保护要严格要求,其操作环境基层处理 第一遍底漆 磨光扫(吹)干净 第二遍底漆 磨光 扫(吹)干净 第一遍面漆 磨光扫(吹)干净 第二遍面漆 构件编号及标注 和保护要求如下:涂装油漆工作地点温度应在 5 38℃之间。 85%; ; 4 小时内严禁雨淋及潮湿; 装 油漆前后严格风力作用,免受沙粒、尘土、油污等污染。 ,使用时不得随意添加稀释剂。 7 涂刷漆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每遍涂层干漆膜厚度偏差不小于 5μ m。 钢构件涂装检验标准 : (1)构件表面应均匀,颜色基本一致,无明显色差和失光; (2) 构件表面不应有漏涂,误涂;涂层不得有脱皮和返锈; (3)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气孔、裂纹; (4)构件表面不应有脏 物粘附和污染; (5)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6)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 (1)检查数量:主要构件抽查 20%;次要构件抽查 10%; (2)验方法:每个构件检测 5处,在每处的四周侧 4个相距为50mm 的点,取平均数为该处的 厚度。 : ( 1) 基层处理有缺陷时,采用手动喷砂清理机进行处理;对小面积的缺陷可采用磨光机进行打磨处理 ; ( 2) 涂装后的油漆质量发生质量通病时,应将不符合规定的缺陷部位,用砂轮机打磨或直接用工具铲除,经用粗、细砂纸或磨光机将表面打磨光滑后,按规定的材 料,涂装工艺程序要求进行修补涂油漆,补 涂 后的油漆厚度、颜色,应与原涂装油漆规定要求相同 ; ( 3) 对不应涂漆的部位发生误涂,应将误涂的油漆用砂轮机将其打磨干净 ; ( 4) 缺陷处理完成后,应提请质量检查部门进行检验。 4. 禁止刷漆部位 工地焊缝部件及两侧 100毫米的范围内 ,对以上部位,喷漆之前均要求用塑料纸包扎好,然后才对构件进行整体喷漆。 钢结构 的存放和 运输 存放:钢构件应根据加厂的实际情况以及出厂的前后顺序按种类、型号分区存放;大构件在下,小构件在上;钢构件底层垫枕就在足够的支承面 ,并防止支点下沉;相同型号的构件叠放时,各层钢构件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防止压坏变形。 构件的运输 本工程的大型钢结构在我公司钢结构加工厂制作,制作完成后用汽车。中冶赛迪老1、2栋办公楼广告牌施工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